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该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19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强度不易下降且耐久性高的波长转换部件,且提供一种发光强度不易下降且耐久性高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具有包含通过激发光照射而发出荧光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波长转换部件(1D)具备:波长转换层(30),其包含被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至少1种量子点(30A、30B);至少1层夹层(40),其以与波长转换层(30)相邻的方式形成;及阻挡层(12、22),其形成于波长转换层(30)的至少一个面侧,夹层(40)中的至少1层和波长转换层(30)含有至少1种抗氧化剂。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unit and a backlight unit with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uni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该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包含通过激发光照射而发出荧光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的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该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平板显示器作为耗电量较小、节省空间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用途逐年扩展。液晶显示装置至少由背光和液晶盒构成,通常还包含背光侧偏振片、视觉辨认侧偏振片等部件。近年来,以提高LCD的颜色再现性为目的,在背光单元的波长转换部件具备包含量子点(也称作QuantumDot,QD。)作为发光材料的波长转换层的结构受到瞩目(参考专利文献1)。波长转换部件为转换从光源入射的光的波长而作为白色光出射的部件,在上述包含量子点作为发光材料的波长转换层中,能够利用发光特性不同的2种或3种量子点被从光源入射的光激发而发出的荧光来实现白色光。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为高亮度,而且半高宽较小,因此使用了量子点的LCD的颜色再现性优异。通过使用了这种量子点的三波长光源化技术的发展,LCD的颜色再现区域由现行的TV标准(FHD(FullHighDensity:全高清)、NTSC(National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比72%扩大至100%。已知包含量子点的层(以下,有时也称为QD层。)需要抑制氧的侵入。若氧侵入QD层中,则存在量子点由于与氧的接触而被光氧化,从而发光强度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为了保护量子点免受从外部侵入的氧的影响而在波长转换部件中在QD层的外侧具备抑制氧的侵入的阻挡膜(专利文献1等)。阻挡膜通常已知有如下方式:通过使用具有阻氧性的基材作为夹持QD层的支撑体来将基材本身用作阻挡膜的方式;或在支撑体的表面具备具有阻氧性的无机阻挡层或有机阻挡层的方式等。作为具有阻氧性及水蒸气阻挡性的无机阻挡层,可以优选使用无机氧化物、无机氮化物、无机氧化氮化物、金属等的无机层。然而,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在波长转换部件中,在QD层的外侧具备阻挡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氧侵入QD层中,但不能说充分。尤其,制成长条的薄膜形状的波长转换部件之后切割成所希望的大小来制造波长转换部件的情况等,由于在切割侧面中QD层暴露于外部空气中,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来自切割侧面的氧的侵入的对策。专利文献2及3中公开有QD层中包含发光稳定剂的构成,并记载有如下内容:由于QD层中存在发光稳定剂,因此能够减少透过了阻挡膜的氧或从侧面侵入的氧的侵入等的影响。并且,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包含抗坏血酸、棕榈酸、α生育酚(维生素E)等还原剂的含量子点的珠。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11367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31876号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3/078252号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31359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另一方面,若QD层的形成中所使用的含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中包含较多发光稳定剂或还原剂,则对包括含QD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前体层的固化反应带来影响而引起固化抑制,有可能较多的低聚合度成分包含于QD层或QD珠中。低聚合度成分引起聚合物的物理性能的经时劣化,因此从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其含量较少。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包含通过激发光照射而发出荧光的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的波长转换部件中,波长转换层内的低聚合度成分的含量较少,发光强度不易下降且耐久性高的波长转换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强度不易下降且耐久性高的高亮度的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具备:波长转换层,其包含被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至少1种量子点和抗氧化剂;至少1层夹层,其以与波长转换层相邻的方式形成;及阻挡层,其形成于波长转换层的至少一个面侧,其中,夹层中的至少1层为含有抗氧化剂的含抗氧化剂的夹层。当波长转换层中包含聚合度为2以上且4以下的低聚合度成分时,低聚合度成分在波长转换层中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下。抗氧化剂优选为自由基抑制剂、金属钝化剂、单线态氧清除剂、过氧化物清除剂及羟基自由基清除剂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受阻酚化合物、受阻胺化合物、醌化合物、氢醌化合物、生育酚化合物、天冬氨酸化合物及硫醇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柠檬酸化合物、抗坏血酸化合物及生育酚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优选的方式,可以举出含抗氧化剂的夹层形成于阻挡层与波长转换层之间的方式。作为这种方式的含抗氧化剂的夹层,可以举出形成于阻挡层与波长转换层之间的粘结剂层。并且,可以举出如下方式:波长转换层包含:第1波长转换层,包含发出第1波长的荧光的第1量子点;及第2波长转换层,包含发出与第1波长不同的第2波长的荧光的第2量子点,含抗氧化剂的夹层与第1波长转换层和第2波长转换层相邻。还优选如下方式:含抗氧化剂的夹层以与波长转换层的两面相邻的方式形成。并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优选的另一方式,可以举出如下方式: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具备所述波长转换层和所述含抗氧化剂的夹层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在该区域内呈以下中的任意一种状态:所述波长转换层被所述夹层划分而分散存在;或者所述夹层被所述波长转换层划分而分散存在。其中,如下方式为更优选的一个方式:被划分而分散存在的一方的层的点的平均宽度在0.05~1.0mm的范围,且由至少包含波长转换层的立体区域中的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体积Vw和所述夹层的体积Vo计算的体积率Vw/(Vw+Vo)在0.2~0.8的范围。作为任意的这种方式的含抗氧化剂的夹层,可以举出形成于2个阻挡层之间的支柱状的间隔件结构物或在2个阻挡层之间形成空间的隔壁结构物等。还更优选如下方式:含抗氧化剂的夹层以与波长转换层的两面相邻的方式形成,且具有该2个夹层彼此连接这样的结构。阻挡层优选包含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碳化物或铝氧化物的阻挡层。阻挡层的透氧率优选为0.1cm3/(m2·天·大气压)以下。本说明书中,透氧率为在测定温度23℃、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的测定值,透氧率为0.1cm3/(m2·天·大气压)以下是指以SI单位为1.14×10-2fm/(s·Pa)以下。阻挡层优选设置在波长转换层的两面。本专利技术的背光单元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及光源,其出入射射到波长转换部件的一次光。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背光单元;及液晶盒,其从背光单元出射的光入射到所述液晶单元中。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第1制造方法为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准备在表面具备含抗氧化剂的夹层的基板,将包括包含至少1种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的波长转换层的前体层以与含抗氧化剂的夹层表面相邻的方式配置,并使前体层固化。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第2制造方法为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基板上配置包括包含至少1种量子点的聚合性组合物的波长转换层的前体层,使前体层固化而制成固化层,将含抗氧化剂的夹层以与固化层相邻的方式配置。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第3制造方法为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基板上将包括包含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波长转换部件及具备该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长转换部件,其具备:波长转换层,其包含被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至少1种量子点和抗氧化剂;至少1层夹层,其以与该波长转换层相邻的方式形成;及阻挡层,其形成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至少一个面侧,所述夹层中的至少1层为含有所述抗氧化剂的含抗氧化剂的夹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9 JP 2015-1109081.一种波长转换部件,其具备:波长转换层,其包含被激发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至少1种量子点和抗氧化剂;至少1层夹层,其以与该波长转换层相邻的方式形成;及阻挡层,其形成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至少一个面侧,所述夹层中的至少1层为含有所述抗氧化剂的含抗氧化剂的夹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层包含聚合度为2以上且4以下的低聚合度成分,该低聚合度成分在所述波长转换层中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自由基抑制剂、金属钝化剂、单线态氧清除剂、过氧化物清除剂及羟基自由基清除剂中的至少1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化合物、受阻胺化合物、醌化合物、氢醌化合物、生育酚化合物、天冬氨酸化合物及硫醇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柠檬酸化合物、抗坏血酸化合物及生育酚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所述含抗氧化剂的夹层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与所述波长转换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所述波长转换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所述波长转换层和所述含抗氧化剂的夹层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呈以下中的任意一种状态:所述波长转换层被所述夹层划分而分散存在;或者所述夹层被所述波长转换层划分而分散存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其中,在所述波长转换层和所述含抗氧化剂的夹层之中,被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竹亮大场达也伊藤英明米山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