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宏婷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97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涉及生物制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包括:分别将正菌孢子和负菌孢子接入生理盐水得到正菌和负菌孢子悬液;按照正菌与负菌孢子悬液浓度比为2:3‑5接入种子培养基培养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进行12h后,向发酵液中补充与原始发酵培养基等量的发酵培养基。该工艺改进种子液的形式,将正负孢子悬液直接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进行接合生殖,产生的菌体为极小的菌球或菌丝,不产生成团菌体,有利于其在液体培养基中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改进发酵条件,增强菌体的代谢以及产物表达活性,利于番茄红素的累积,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
技术介绍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抗氧化、降血脂、保护皮肤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天然的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番茄红素不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番茄红素,需通过膳食等方式补充。据美国CMR(客户管理关系)国际公司预测,番茄红素产品销售将年增35%,预计两三年内到达200亿美元的销售量,世界跨国医药巨头和国内的医药巨头们纷纷进军番茄红素产业。目前,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天然提取、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已证实,天然番茄红素比化学合成的番茄红素更易吸收,而且,化学合成化学物残留的存在,因此,近年来已转向天然产品的开发。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天然番茄红素易受到条件和产率限制,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天然番茄红素从品质、技术、资源、成本及环境等因素考虑均优于上述两种方法,因而更具应用前景。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不足之处在于微生物不能高水平的积累番茄红素,导致发酵产率低、生产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一:种子制备,分别将正菌孢子和负菌孢子接入经灭菌的生理盐水中,搅拌得到正菌孢子悬液和负菌孢子悬液;步骤二:种子培养,按照正菌孢子悬液与负菌孢子悬液浓度比为2:3‑5接入种子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得到种子液;步骤三:发酵培养,将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进行12h后,向发酵液中补充与原始发酵培养基等量的新鲜发酵培养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一:种子制备,分别将正菌孢子和负菌孢子接入经灭菌的生理盐水中,搅拌得到正菌孢子悬液和负菌孢子悬液;步骤二:种子培养,按照正菌孢子悬液与负菌孢子悬液浓度比为2:3-5接入种子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得到种子液;步骤三:发酵培养,将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进行12h后,向发酵液中补充与原始发酵培养基等量的新鲜发酵培养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培养基的加入方式为:分别在发酵的第12h、16h、20h、24h按照1:2:4:8的体积比分次加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菌孢子和负菌孢子均经过如下培养得到:将菌种画线接入含土豆培养基的平皿,在无菌培养箱中,保持温度26-30℃,培养2-4d;随后降低温度至16-20℃,刺激孢子生成,并培养孢子1-3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培养孢子过程中,以2L/min的速率向培养箱中通入氧气,同时给与光照,光照强度为4WLx。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种子培养过程的温度为26-30℃,培养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宏婷
申请(专利权)人:宋宏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