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667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方法,厌氧培养体系中在以碳原子数为2~5的短链脂肪酸作为电子供体、以纳米二氧化钛作为电子穿梭体,其中,上述短链脂肪酸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8~35mM,上述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且亲水的纳米二氧化钛,且其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4~6g/L。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廉价的纳米二氧化钛,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微生物附着面和导电性,强化种间直接电子传递过程,相比种间H2传递和种间甲酸传递过程,效率更高;同时也节约了用于生长微生物纳米导线的碳元素,从而将更大比例的碳素流向甲烷,提高了底物经济性。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anaerobic methan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naerobic methane, anaerobic culture system in which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for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from 2 to 5 as electron donor, with nano titanium dioxide as electron shuttle, wherein, the short chain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um was 8 ~ 35mM, the anatase titania and hydrophilic nano titanium dioxide, and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um was 4 ~ 6g/L.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adding cheap nano titanium dioxide, the microbial attachment surface and conductivity, enhanced the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compared to the H2 transmission among species and between acid transfer efficiency is high; while also saving for the carbon nano wire for microbial growth, the flow of methane to carbon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the economy, improve the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甲烷生物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环境与能源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难题,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厌氧产甲烷过程。在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方面,厌氧产甲烷过程可以使得有机废水、畜禽废水、餐厨垃圾等得到充分利用与降解,最终产生可被利用的气体燃料,沼液和沼渣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在当前传统能源短缺、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厌氧产甲烷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多种群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从复杂有机物的水解酸化到产氢产乙酸过程,再到最终产物甲烷,涉及物质与能量的流动、氧化还原反应及物种间的电子传递过程。而其中互营菌与产甲烷菌之间的电子传递过程被认为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该过程若进行不畅,将会导致有机酸积累,导致发酵过程缓慢和产甲烷效率低下,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反应系统不可逆的崩溃。因此,平衡好互营菌与产甲烷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决定厌氧产甲烷过程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最新的研究表明,互营菌和产甲烷菌能够通过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的方式进行,该方式能够克服较早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培养体系中在以碳原子数为2~5的短链脂肪酸作为电子供体、以纳米二氧化钛作为电子穿梭体,其中,上述短链脂肪酸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8~35mM,上述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且亲水的纳米二氧化钛,且其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4~6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厌氧产甲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培养体系中在以碳原子数为2~5的短链脂肪酸作为电子供体、以纳米二氧化钛作为电子穿梭体,其中,上述短链脂肪酸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8~35mM,上述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且亲水的纳米二氧化钛,且其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4~6g/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脂肪酸为乙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鹏马文德韩克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