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890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催化裂化干气与水洗罐相连,水洗罐出口与胺液吸附器相连,胺液吸附器出口与原料缓冲罐相连,原料缓冲罐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原料加热炉入口相连,原料加热炉出口与催化反应器顶部的热干气入口相连,催化反应器底部的反应物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热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分馏塔的下部入口相连,分馏塔的气相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热侧入口连接,分馏塔底部的重质燃料油出口经第一冷却器与重质燃料油泵相连,重质燃料油泵的出口与重质燃料油储罐相连。该系统可直接生成燃料油组分、液化石油气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属于炼油辅助设施

技术介绍
催化裂化是石油二次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主要反应有分解、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缩合、生焦等。与热裂化相比,其轻质油产率高,汽油辛烷值高,柴油安定性较好,并副产富含烯烃的液化气。现有催化裂化装置的干气产率为2~5%,干气中含有氢气、乙烯、甲烷、乙烷等组分,其中乙烯浓度为15~25v%。在中小型炼厂中,催化裂化装置的干气一般作为燃料气进入燃气管网,供各装置加热炉、锅炉作为燃料,剩余燃料气则送入火炬系统烧掉,造成乙烯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可直接生成燃料油组分、液化石油气组分。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包括与催化裂化干气出口相连接的催化裂化干气管G1,所述催化裂化干气管G1的出口与水洗罐V1的入口相连,水洗罐V1的出口与胺液吸附器V2的入口相连,胺液吸附器V2的出口与原料缓冲罐V3的入口相连,原料缓冲罐V3的出口与冷干气三通管道G2相连,所述冷干气三通管道G2的上端口与第一换热器H1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H1的冷侧出口与第二换热器H2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H2的冷侧出口与原料加热炉F1的入口相连,原料加热炉F1的出口与催化反应器R1顶部的热干气入口R1a相连,催化反应器R1底部的反应物出口R1b与第二换热器H2的热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H2的热侧出口与分馏塔T1下部的混合组分入口T1a相连,分馏塔T1顶部的分馏塔气相出口T1d与第一换热器H1的热侧入口连接,分馏塔T1底部的重质燃料油出口T1b经第一冷却器L1与重质燃料油泵P1的入口相连,重质燃料油泵P1的出口与重质燃料油储罐E1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催化裂化干气中含有氢气、乙烯、甲烷、乙烷等组分,其中乙烯浓度为15~25v%,0.5MPa、常温的催化裂化干气从催化裂化干气管G1先进入水洗罐V1中进行水洗,粗脱乙醇胺等杂质,然后进入胺液吸附器V2中进一步脱除剩余的乙醇胺,使原料干气中的氨氮含量小于100ppm后,进入原料缓冲罐V3中,原料缓冲罐V3出口的冷干气经过第一换热器H1初步预热至60℃,再经过第二换热器H2继续预热至90~100℃,进入原料加热炉F1加热至反应触发温度240~280℃,随反应深度的逐渐加深,加热炉出口温度提高至260~350℃并稳定。热干气从顶部的热干气入口R1a进入催化反应器R1中,催化反应器R1中的温度保持在260~380℃,压力保持在0.48MPa,热干气中的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催化反应器R1中发生叠合、环化、脱氢、氢转移和异构化等反应,直接生成燃料油组分和液化石油气组分。380℃催化反应器反应产物从催化反应器R1的底部排出,进入第二换热器H2的热侧,利用反应产物的热量对经过一次预热的原料干气进行二次预热,既降低了原料加热炉F1的负荷,减少其能源消耗,又使得催化反应生成的燃料油组分和液化石油气组分的温度降至245℃,进入分馏塔T1分馏,分馏塔T1的塔顶压力控制在0.45MPa,分馏塔T1的塔顶温度控制在125℃,分馏塔T1的塔底温度控制在225℃,重质燃料油组分从分馏塔T1的塔底被抽出,经第一冷却器L1冷却至40℃,用重质燃料油泵P1加压至0.5MPa,送至重质燃料油储罐E1储存,由此得到了乙烯反应并分离后的第一种产品。120℃的油气组分从分馏塔T1顶部的分馏塔气相出口T1d蒸出,进入第一换热器H1的热侧,利用油气组分的热量对常温的原料干气进行一次预热,进一步降低原料加热炉F1的负荷。本专利技术利用120℃的油气组分对原料干气进行一次预热,然后利用380℃的反应产物对原料干气进行二次预热,实现了最低温的原料干气与温度较高的油气组分换热,一次预热后的原料干气与温度更高的反应产物换热,总体呈逆流换热形式,充分利用了温度的梯度差,使两级换热都保持了较高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催化反应器R1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反应段、第二反应段和第三反应段,第一反应段与第二反应段之间设有第一冷干气入口R1c,第二反应段与第三反应段之间设有第二冷干气入口R1d,所述第一冷干气入口R1c和第二冷干气入口R1d分别于所述冷干气三通管道G2的下端口相连。催化反应器R1自上而下设置三个反应段,可以使干气中乙烯彻底发生催化反应;因为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只能在催化反应器R1的顶部进行温度控制,随着原料气的向下流动,第一至第三反应段的温度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反应的稳定进行,在第一、二反应段之间,第二、三反应段之间通入原料冷干气,可以调节催化反应器R1中各段的反应温度,防止催化反应器R1出现飞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换热器H1的热侧出口与第二冷却器L2的入口相连,第二冷却器L2的出口与油水分离器V4中部的油水分离器入口V4a相连,油水分离器V4下部的轻质燃料油出口V4b与轻质燃料油泵P2的入口相连,轻质燃料油泵P2的出口分别与轻质燃料油储罐E2及分馏塔T1的分馏塔塔顶回流口T1c相连;油水分离器V4的底部排水口V4c通过污水泵P3与污水处理系统W1相连。从分馏塔气相出口T1d蒸出的油气组分在第一换热器H1的热侧对原料干气进行一次预热后,温度下降至80℃,然后经第二冷却器L2冷却至40℃,进入油水分离器V4中部利用密度差进行三相分离,油水分离器V4底部的少量污水由污水泵P3送往污水处理系统W1处理,轻质燃料油组分在油水分离器V4中聚集、分离,从油水分离器V4的下部排出,再由轻质燃料油泵P2送出,一部分轻质燃料油组分作为分馏塔T1的塔顶回流从分馏塔塔顶回流口T1c进入分馏塔T1,将分馏塔T1的塔顶温度精确控制在125℃,另一部分送至轻质燃料油储罐E2储存,由此得到了乙烯反应并分离后的第二种产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油水分离器V4的顶部贫气出口V4c与贫气缓冲罐V5的下部入口相连,贫气缓冲罐V5的顶部出口与第一压缩机C1的入口相连,第一压缩机C1的出口通过第三冷却器L3与捕油器V6上部的捕油器入口V6a相连,捕油器V6底部的轻质燃料油出口V6b与油水分离器V4下部的油水分离器回流口V4d相连,所述油水分离器回流口V4d在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入口V4a与轻质燃料油出口V4b之间;捕油器V6顶部的捕油器排气口V6c通过贫气回流阀U1与贫气回流管G3相连,贫气回流管G3的出口与原料缓冲罐V3的入口相连。油水分离器V4的顶部贫气经贫气缓冲罐V5缓冲后进入第一压缩机C1压缩,第一压缩机C1将贫气增压至0.6MPa,然后经第三冷却器L3用循环水冷却至40℃,从捕油器入口V6a进入捕油器V6中,捕油器V6捕集贫气中携带的少量轻质燃料油,从捕油器V6底部的轻质燃料油出口V6b排出,并从油水分离器回流口V4d回流至油水分离器V4中,由于捕油器V6捕集的轻质燃料油中含水率极低,油水分离器V4的油水分离器回流口V4d位于油水分离器入口V4a与轻质燃料油出口V4b之间,使得捕油器V6捕集的轻质燃料油直接进入油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包括与催化裂化干气出口相连接的催化裂化干气管(G1),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裂化干气管(G1)的出口与水洗罐(V1)的入口相连,水洗罐(V1)的出口与胺液吸附器(V2)的入口相连,胺液吸附器(V2)的出口与原料缓冲罐(V3)的入口相连,原料缓冲罐(V3)的出口与冷干气三通管道(G2)相连,所述冷干气三通管道(G2)的上端口与第一换热器(H1)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H1)的冷侧出口与第二换热器(H2)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H2)的冷侧出口与原料加热炉(F1)的入口相连,原料加热炉(F1)的出口与催化反应器(R1)顶部的热干气入口(R1a)相连,催化反应器(R1)底部的反应物出口(R1b)与第二换热器(H2)的热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H2)的热侧出口与分馏塔(T1)下部的混合组分入口(T1a)相连,分馏塔(T1)顶部的分馏塔气相出口(T1d)与第一换热器(H1)的热侧入口连接,分馏塔(T1)底部的重质燃料油出口(T1b)经第一冷却器(L1)与重质燃料油泵(P1)的入口相连,重质燃料油泵(P1)的出口与重质燃料油储罐(E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包括与催化裂化干气出口相连接的催化裂化干气管(G1),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裂化干气管(G1)的出口与水洗罐(V1)的入口相连,水洗罐(V1)的出口与胺液吸附器(V2)的入口相连,胺液吸附器(V2)的出口与原料缓冲罐(V3)的入口相连,原料缓冲罐(V3)的出口与冷干气三通管道(G2)相连,所述冷干气三通管道(G2)的上端口与第一换热器(H1)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H1)的冷侧出口与第二换热器(H2)的冷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H2)的冷侧出口与原料加热炉(F1)的入口相连,原料加热炉(F1)的出口与催化反应器(R1)顶部的热干气入口(R1a)相连,催化反应器(R1)底部的反应物出口(R1b)与第二换热器(H2)的热侧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H2)的热侧出口与分馏塔(T1)下部的混合组分入口(T1a)相连,分馏塔(T1)顶部的分馏塔气相出口(T1d)与第一换热器(H1)的热侧入口连接,分馏塔(T1)底部的重质燃料油出口(T1b)经第一冷却器(L1)与重质燃料油泵(P1)的入口相连,重质燃料油泵(P1)的出口与重质燃料油储罐(E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器(R1)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反应段、第二反应段和第三反应段,第一反应段与第二反应段之间设有第一冷干气入口(R1c),第二反应段与第三反应段之间设有第二冷干气入口(R1d),所述第一冷干气入口(R1c)和第二冷干气入口(R1d)分别于所述冷干气三通管道(G2)的下端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器(H1)的热侧出口与第二冷却器(L2)的入口相连,第二冷却器(L2)的出口与油水分离器(V4)中部的油水分离器入口(V4a)相连,油水分离器(V4)下部的轻质燃料油出口(V4b)与轻质燃料油泵(P2)的入口相连,轻质燃料油泵(P2)的出口分别与轻质燃料油储罐(E2)及分馏塔(T1)的分馏塔塔顶回流口(T1c)相连;油水分离器(V4)的底部排水口(V4c)通过污水泵(P3)与污水处理系统(W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裂化干气的乙烯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油水分离器(V4)的顶部贫气出口(V4c)与贫气缓冲罐(V5)的下部入口相连,贫气缓冲罐(V5)的顶部出口与第一压缩机(C1)的入口相连,第一压缩机(C1)的出口通过第三冷却器(L3)与捕油器(V6)上部的捕油器入口(V6a)相连,捕油器(V6)底部的轻质燃料油出口(V6b)与油水分离器(V4)下部的油水分离器回流口(V4d)相连,所述油水分离器回流口(V4d)在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入口(V4a)与轻质燃料油出口(V4b)之间;捕油器(V6)顶部的捕油器排气口(V6c)通过贫气回流阀(U1)与贫气回流管(G3)相连,贫气回流管(G3)的出口与原料缓冲罐(V3)的入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日远肖传慰陈祥黄常青袁卫张楠朱秋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