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8819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一种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先将平菇菌丝通过磁场磁化处理,然后进行磁化后培养,随后采用现有成熟的平菇栽培技术,进行原种、栽培种、生产种转接,采用袋栽模式,大棚出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量控制磁场强度及处理时间,能够使平菇生产性状得到改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业微生物

技术介绍
食用菌的菌种改良一般是通过驯化自然突变的野生品种或人工诱变现有栽培品种来实 现的。由于自然环境导致基因突变的频率低,因而野生突变品种非常少,依靠采集突变的野 生品种来改良现有品种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人工诱变可以采用物理因子、化学因子 或生物技术等手段来完成,物理因子中经常被采用的是以紫外线、Y射线和中子为主的中性 粒子辐射,化学法多采用聚乙二醇,生物技术包括单孢子杂交、原生质体杂交等。这类育种 技术的不足是具有正向突变的菌株只能随机产生,出现频率低(约10—3 10—4),从大量非 目的菌株中筛选出所需菌株需要作出大量的劳动。并且由于突变条件也会危害操作人员,操 作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专业防护。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采用转基因方法选育作物新 品种取得重大进展,转基因玉米和棉花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 而,这种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且由于该技术方法复杂,对育种实验条件要求 严格,影响了该方法的应用。因此探索一种安全、简单高效、易于推广的品种改良方式对当 今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包括原种转接、栽培种转接、生产种转接,采用 袋栽模式,大棚出菇,其特征在于,进行原种转接前先将平菇菌丝通过磁场磁化处理,然后 进行磁化后培养。以上所述的原种转接、栽培种转接、生产种转接,釆用袋栽模式,大棚出菇,均采用现 有成熟的平菇栽培技术。所述的平菇菌丝为采用标准PDA培养基,在温度25 27。C的条件下,培养60 90小时 后的平菇双核菌丝;标准PDA培养基成分为(重量份)去皮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 琼脂20份、水1000份。所述的磁场磁化处理为将平菇菌丝置于磁场场强0. 05 0. 25特斯拉条件下,处理l 20分钟。所述的磁化后培养步骤是切取经过磁场磁化处理后的菌丝末端菌种块,接入专用培养基,25 37'C避光培养6 8天。所述的专用培养基组分如下葡萄糖16 25g, MgS041.5g, KH2P043. Og,酵母膏0. 6 0. 8g,维生素B,O. 5mg,琼脂粉 15 25g,水1000ml。所述的菌种块为0. 5X0. 5cm2大小的菌种块。上述操作步骤及培养基如无特别说明均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磁场场强量程为0-0.50特斯拉,变化幅度为0.05特斯拉的可变磁场,处理 时间以分钟为计时单位,定量处理平菇菌丝,磁场作为一种外界物理刺激,具有相应的能量, 可刺激菌丝胞内酶发生改变。磁场提高平燕菌丝体内酯酶同工酶的产量、增强酶的活性。平 菇的生长,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表现和过程。而这种酶促反应的快慢又直接取决于反应时酶 活性的大小。因此,磁场促进菌丝生长的重要方面就是体现于磁场增强多种酶的活性。此外, 磁场处理可影响含有Mn, Cu, Zn, Fe等重要金属离子的胞质酶和细胞膜上的膜磁性蛋白质, 通过改变这些蛋白酶的活性、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影响到这些酶和蛋白质所参与的一系列生 理生化反应,使平菇表现出磁效应。通过定量控制磁场强度及处理时间,能够使平菇生产性 状得到改良。本专利技术优点1. 本专利技术采用可变磁场处理平菇菌丝,磁场作为一种安全的外加物理能量,不涉及有毒 有害及放射性物质,育成品种不会危及食品安全,操作过程简单,对操作人员无伤害。2.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磁场条件下,参加实验的平菇菌株,在较大范围内表现出正向转变, 本专利技术实验设计的5种强度、5种处理时间的条件组合中,多数能够促进平菇增产。因而本 方法适用多种平菇。3.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磁场处理条件下,所有试验菌株生长速度及产量较未处理对照菌株大 幅提高,整个生长周期縮短10天左右,总产量最高增加18.2%。见附图l-3。附图说明图1是六个平菇菌株处理前后产量对比;其中Al- A6是六个平菇菌株的编号。图2是 编号为A2的试验菌株在不同磁场强度与作用时间组合条件下的产量;图3是处理前后菌株 生长周期对比;其中I为试管长满,II为原种长满,III为栽培种长满,IV为生产种出菇, V为生产周期。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实施例中未明确限定的 均可按本领域现有技术。实施例1,具体步骤如下 菌种培养将平燕菌丝平板接种于标准PDA培养基,25。C培养72h;将培养后的平菇双核菌丝置于 0. IO特斯拉的磁场中IO分钟;从经过处理的平菇双核菌丝末端切取0.5*0.5,2菌种块,接 入特制的VB,-PDA培养基试管,25。C避光培养7天;VB「PDA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g, MgS041.5g, KH2P043. Og,酵母膏0. 6g,维生素B,O. 5mg,琼脂粉16g,水1000ml。出菇管理出燕场地可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等。要求是棚保温及通风良好、排水方便;原种、 栽培种用熟料,配方为棉籽壳、水、尿素之比为IOO : 120: 0.5: 3。熟熟料菌袋的规格可选用20厘米X45厘米X2. 5 3丝为宜,不可过粗或过薄。 生产种制袋生产种用发酵料,配方为棉籽壳、水、麸皮、尿素、石灰之比为IOO : 120: 10: 0.5:5。建堆发酵好后,待温度降到3(TC左右时,即可装袋。料袋规格可选用22 25厘米X45 厘米X1.5 2丝的塑料袋,播种方式采取四层菌种三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播好种后,在 料袋四周及两头放菌种部位可各扎8 10个通气孔透气。发菌管理菌袋应三层排放,排间距不小于50厘米,严防料袋温度超过33'C。 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80%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堆出菇。整个出燕过程中,必须注意良好 的通风湿度,应每天喷水3 4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提高平话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菌种培养步骤中,将接种于标准PDA培养基,25'C培养72h的平菇双核菌丝置于0. 15 特斯拉的磁场中5分钟,产量明显高于为经磁场磁化处理的普通生长的平菇菌株,结果详见 图2。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菌种培养步骤中,将接种于标准PDA培养基,25。C培养72h的平菇双核菌丝置于0. 05 特斯拉的磁场中15分钟,产量明显高于为经磁场磁化处理的普通生长的平菇菌株,结果详见 图2。权利要求1、,包括原种转接、栽培种转接、生产种转接,采用袋栽模式,大棚出菇,其特征在于,进行原种转接前先将平菇菌丝通过磁场磁化处理,然后进行磁化后培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菇菌 丝为采用标准PDA培养基,在温度25 27。C的条件下,培养60 90小时后的平菇双核菌丝。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场磁 化处理为将平菇菌丝置于磁场场强0.05 0.20特斯拉条件下,处理5 25分钟。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化后 培养步骤是切取经过磁场磁化处理后的菌丝末端菌种块,接入专用培养基,25 37'C避光 培养6 8天;所述的专用培养基组分如下.-葡萄糖16 25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平菇生长速度及产量的方法,包括原种转接、栽培种转接、生产种转接,采用袋栽模式,大棚出菇,其特征在于,进行原种转接前先将平菇菌丝通过磁场磁化处理,然后进行磁化后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志远李瑾任鹏飞曲玲任海霞姚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