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铈钛氧簇/聚3,4-乙烯二氧噻吩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薄膜,具体涉及一种铈钛氧簇/聚3,4-乙烯二氧噻吩复合薄膜(Ce@TiO2/PEDOT)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作为一种新型研究领域,其具有的优点有:适合的工作温度范围大;耗能小,与集成电路容易匹配;颜色可调范围很广且可实现连续变色;具有记忆功能,变色在开路的状态下仍可保持。铈钛氧簇属于一种多金属氧簇,其结构中的稀土金属元素与过渡金属元素填充于其阴离子的缺位中。其结构在溶解后不会改变,特别是对于有机极性溶剂,其结构不会改变的特点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广。多金属氧簇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电化学性质与电致变色性质,其电致变色机理为当施加足够大的电压时,金属离子的空轨道上被注入电子,金属离子由高价态变为低价态,颜色发生改变;当外加电压改变时,金属离子失去电子,金属离子由低价态回到高价态,颜色恢复成原本的颜色。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作为一种常见的导电聚合物单体,其聚合物(PEDOT)具有的导电率高,稳定性好,对比度大,响应速度快,可见光透过率高等特点,使其成为电致变色研究领域的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铈钛氧簇/聚3,4‑乙烯二氧噻吩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铈钛氧簇:将钛酸四乙酯、无水氯化铈和无水乙醇加入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的内胆中,再将所述的内胆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00~200℃温度下反应48~96小时,之后将所述的内胆取出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橙红色溶液,将橙红色溶液从所述的内胆中取出,静置于室温下缓慢挥发溶剂,30~60天后得到红色晶体,即为所述铈钛氧簇;所述钛酸四乙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4;所述无水氯化铈物质的量以钛酸四乙酯的体积计为0.142~0.285mmol/mL;(2)Ce@TiO2/P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铈钛氧簇/聚3,4-乙烯二氧噻吩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铈钛氧簇:将钛酸四乙酯、无水氯化铈和无水乙醇加入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的内胆中,再将所述的内胆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00~200℃温度下反应48~96小时,之后将所述的内胆取出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橙红色溶液,将橙红色溶液从所述的内胆中取出,静置于室温下缓慢挥发溶剂,30~60天后得到红色晶体,即为所述铈钛氧簇;所述钛酸四乙酯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4;所述无水氯化铈物质的量以钛酸四乙酯的体积计为0.142~0.285mmol/mL;(2)Ce@TiO2/PEDOT化学聚合:向预先装有乙腈和二氯甲烷的容器中加入3,4-乙烯二氧噻吩、步骤(1)制备的铈钛氧簇,得到初始溶液,密封容器,在磁力搅拌下,向容器内注入溶有对甲苯磺酸铁的乙腈、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搅拌反应6~10h,得到聚合溶液;(3)Ce@TiO2/PEDOT膜的制备:将(2)中得到的聚合溶液倒入喷枪中,并取洁净的ITO玻璃,将其喷涂于ITO玻璃的导电面上即得所述铈钛氧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诚,蒯羽,吕耀康,蔡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