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39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2:00
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分段式杆塔单元,每个杆塔单元包括四根用于拼装的主柱,所述相邻两根主柱之间设置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至少两根以上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管、用于固定第一加强管的中间盘以及用于承载中间盘的支撑管,位于中间盘同一侧的第一加强管,其一端都与中间盘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柱的首尾端连接,该结构可以方便杆塔预先安装后在山区进行拼接安装,且拥有高强度。

A high strength combined tower

A high strength combined tower, including sectional tower unit two at least, each tower unit comprises a main pillar four for assembly, connecting par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main columns, the connecting part includes at least two reinforcement connection pipe, a reinforcing article for fixing the first intermediate plate strengthening tube and supporting pipe for carrying intermediate disc for disc,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ame side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reinforcing tub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lat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column end to end connection, the structure can be easily installed in an assembly tower pre installed after the mountain, and have high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输送设备,特别涉及输送特高压电力的高强度组合式杆塔。
技术介绍
原来运输特高压电力的杆塔安装难度大,时间长。因杆塔要求安装在没有道路的山岭上,需要将组成杆塔的每一个组件先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再通过工人进行拼接安装。这种方式存在运输杆塔组件难度大,每个组件拼接安装繁琐,且由于单个组件需要工人在高空中进行拼接组装,对于整个杆塔的强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如专利公告号CN201433592Y公布的一种特高压用铁塔,所述特高压用铁塔能够满足特高压输电的电气间隙要求;对导线形成负保护角,适合山区使用;采用全方位长短塔腿,保护山区的地形及植被,利于环保。但是该铁塔组件运输难度大,组件安装时繁琐,同时由于组件是工人在高空中单独安装,导致杆塔安装完成后的强度容易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分段式杆塔单元,每个杆塔单元包括四根用于拼装的主柱,所述相邻两根主柱之间设置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至少两根以上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管、用于固定第一加强管的中间盘以及用于承载中间盘的支撑管,位于中间盘同一侧的第一加强管,其一端都与中间盘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柱的首尾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根主柱上,所述支撑管包括长管,设置于长管端部的法兰盘,通过法兰盘与长管连接的短管。进一步的,所述长管伸出于中间盘外再通过法兰盘与短管连接,使中间盘能够完全承载于长管上,且安装时可以通过调节短管保证连接的准确性以及提高整个支撑管的强度。进一步的,相邻的连接部件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管,由多个第二加强管之间围成的平面与由多个支撑管之间围成的平面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管与其最接近一侧的主柱之间设置第一补强管;所述相邻两根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第二补强管,两者均起到增强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管和主柱上都分别设置用于与第一补强管连接的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二加强管上还设置用于与第二补强管连接的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一补强板与第二补强板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盘包括焊接于长管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面向第二加强管的一面上设置用于与第二加强管连接的固定板,另一侧设置与支撑管连接的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为十字交叉的纵横两块板,增加支撑板与支撑管连接时纵向以及横向上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管两端开设卡口,所述卡口内焊接U形板,所述主柱上对于U形板连接的位置设置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所在平面与支撑板所在平面平行。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卡口设置于第一加强管首尾端的中间位置,其深度小于U形板长度,用于提高连接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杆塔解决了特高压电力杆塔的安装问题,可以通过预先安装后进行组装的方式使杆塔在山区安装变的简洁,快速,无需工人在山区高空单独安装杆塔的每一个组件,且本杆塔结构强度高,利于应对各种自然因素对杆塔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间盘的左视图;图3是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柱,11-加强板,2-连接部件,21-第一加强管,211-卡口,22-中间盘,221-支撑板,222-固定板,223-限位块,23-支撑管,231-长管,232-法兰盘,233-短管,24-第二加强管,25-第一补强管,26-第二补强管,27-第一补强板,28-第二补强板,29-U形板,3-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分段式杆塔单元,所述分段式杆塔单元包括四根用于拼装的主柱1,所述主柱1为圆形钢管,相邻两根主柱1之间通过连接部件2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四根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管21,所述第一加强管21为直径小于主柱1直径的圆形钢管,其两端均开设卡口211,所述卡口211为长条形,其位置位于第一加强管21的中心线上,然后在卡口211内部焊接U形板29,保证U形板29是与第一加强管21的中心线重合。这样将U形板29与其他部件焊接后,才能确定第一加强管21的所在平面。所述U形板29由长方形钢板折弯而成,相对比于普通长方形钢板,其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所述主柱1上焊接厚度大于U形板29的钢制加强板11,用于提高与U形板29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一加强管21一端的U形板29与加强板11通过螺栓3连接,该连接方式不仅方便工人进行安装固定,还能保证第一加强管21与主柱1之间通过面固定,增大两者之间接触面积,从而使整个结构具有更好的强度与稳定性。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加强管21另一端通过U形板29与承载于支撑管23上的中间盘22通过螺栓3连接,所述支撑管23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根主柱1上。所述支撑管23包括长管231,设置于长管231端部的法兰盘232,通过法兰盘232与长管231连接的短管233。所述长管231为圆形钢管,其一端与主柱1焊接固定,另一端焊接法兰盘232且伸长出中间盘22外,使整个中间盘22完全承载于长管231上,用以保证中间盘22的稳定性。所述短管233为与长管231相同直径的圆形钢管,其一端与主柱1焊接,另一端通过法兰盘232与长管231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调整短管233的连接以矫正中间盘22的位置,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降低了安装的难度。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盘22包括焊接于长管231上的支撑板221,所述支撑板221面向用于连接相邻连接部件2之间的第二加强管24的一面上设置用于与第二加强管24连接的固定板222,另一侧设置与支撑管23连接的由两块十字交叉形的板组成的限位块223。所述固定板222所在平面与支撑板221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使中间盘22受力均匀。所述限位块223增加了支撑板221与支撑管23连接时纵向以及横向上的强度。如图1所示,所述由四个第二加强管24之间围成的平面与由四个支撑管23之间围成的平面相互平行,又由于该平面为水平面,可以降低该结构受风力作用的影响。同时所述第二加强管24与其最接近一侧的主柱1之间设置第一补强管25,所述相邻两根第二加强管24之间设置第二补强管26,所述第二加强管24和主柱1上都分别设置用于与第一补强管25连接的第一补强板27,所述第二加强管24上还设置用于与第二补强管26连接的第二补强板28,所述第一补强板27与第二补强板28位于同一平面上用以提高连接时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加强管24、第一补强管25以及第二补强管26都与第一加强管21的材料、结构相同,但长度尺寸有所不同,且都通过U形板29与其他板体进行螺栓连接。通过第二加强管24、第一补强管25以及第二补强管26的设置,使连接部件2之间连接拥有更高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分段式杆塔单元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分段式杆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杆塔单元包括四根用于拼装的主柱(1),相邻两根主柱(1)之间设置连接部件(2),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至少两根以上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管(21)、用于固定第一加强管(21)的中间盘(22)以及用于承载中间盘(22)的支撑管(23),位于中间盘(22)同一侧的第一加强管(21),其一端都与中间盘(2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柱(1)的首尾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分段式杆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杆塔单元包括四根用于拼装的主柱(1),相邻两根主柱(1)之间设置连接部件(2),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至少两根以上用于加固连接的第一加强管(21)、用于固定第一加强管(21)的中间盘(22)以及用于承载中间盘(22)的支撑管(23),位于中间盘(22)同一侧的第一加强管(21),其一端都与中间盘(2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柱(1)的首尾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根主柱(1)上,所述支撑管(23)包括长管(231),设置于长管(231)端部的法兰盘(232),通过法兰盘(232)与长管(231)连接的短管(2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231)伸出于中间盘(22)外再通过法兰盘(232)与短管(23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连接部件(2)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管(24),由多个第二加强管(24)之间围成的平面与由多个支撑管(23)之间围成的平面相互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组合式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管(24)与其最接近一侧的主柱(1)之间设置第一补强管(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方良张斌杰翟宏伟禇禹秋蒋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飞剑杆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