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12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基台上方的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导轨、一对连板、齿轮、电机、止退装置,导轨的左侧固设有与齿轮外啮合的齿条;导轨的右侧设置有轴向滑槽,轴向滑槽包括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止退装置包括与第二半槽相适配的限位杆、位于轴向滑槽内部的矩形滑块、位于轴向滑槽内部的矩形电磁铁、位于轴向滑槽内部的矩形永磁铁、前止退杆、后止退杆。该防内涝的充电桩在发生内涝时,充电桩本体能够上升至指定位置使得充电桩本体距离地面有足够的高度,避免内涝积水渗入到充电桩本体内部,安全性高,该防内涝的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A rechargeable pile for preventing waterlog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属于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目前的充电桩大多固定在用混凝土制成的基台上,能够预防少量的积水。但是,当城市发生内涝时,地面积聚了大量的积水,如果该部分积水渗入到充电桩的内部,不但容易发生漏电事故,而且还使得充电桩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受损,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或直接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基台上方的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导轨、一对连板、齿轮、电机、止退装置,所述导轨的下端与基台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左侧固设有与齿轮外啮合的齿条;所述连板的尾端与充电桩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板的首端设置有供导轨和齿条通过的矩形第一通孔;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连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导轨的右侧设置有轴向滑槽,轴向滑槽的横截面为T形,轴向滑槽包括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第一半槽的宽度为a,第二半槽的宽度为b,b>a;所述止退装置包括与第二半槽相适配的限位杆、位于轴向滑槽内部的矩形滑块、位于轴向滑槽内部的矩形电磁铁、位于轴向滑槽内部的矩形永磁铁、前止退杆、后止退杆,所述电磁铁的上端与永磁铁的上端齐平,所述滑块设置在电磁铁的上方或所述滑块设置在电磁铁和永磁铁之间,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滑块的上方且滑块的上端与限位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向滑槽的前侧设置有供前止退杆进出的第二通孔,前止退杆的尾端与电磁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向滑槽的后侧设置有供后止退杆进出的第三通孔,后止退杆的尾端与永磁铁的中部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块的宽度为c,电磁铁的宽度为e、永磁铁的宽度为d,c+d+e<a;所述导轨的宽度为p,所述前止退杆的长度为m,所述后止退杆的长度为n,b<e+d+m+n<p,c+d+e+m+n>p。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块的下端设置有等腰三角形状的凸部,凸部的顶角部朝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部与滑块为一体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转辊,转辊位于导轨的右侧,转辊的中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转辊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端部与第一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防内涝的充电桩在发生内涝时,充电桩本体能够上升至指定位置使得充电桩本体距离地面有足够的高度,避免内涝积水渗入到充电桩本体内部,安全性高,该防内涝的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内涝的充电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内涝的充电桩在内涝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止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止退装置在内涝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限位杆和滑块在轴向滑槽内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6所示,所述防内涝的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基台1上方的充电桩本体2,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导轨3、一对连板4、齿轮5、电机6、止退装置,所述导轨3的下端与基台1固定连接,所述导轨3的左侧固设有与齿轮5外啮合的齿条7;所述连板4的尾端与充电桩本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板4的首端设置有供导轨3和齿条7通过的矩形第一通孔41;所述电机6与最下方的连板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由电机6驱动;所述导轨3的右侧设置有轴向滑槽31,轴向滑槽31的横截面为T形,轴向滑槽31包括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12,第一半槽311的宽度为a,第二半槽312的宽度为b,b>a;所述止退装置包括与第二半槽312相适配的限位杆81、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滑块82、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电磁铁83、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永磁铁84、前止退杆85、后止退杆86,所述电磁铁83的上端与永磁铁84的上端齐平,所述滑块82设置在电磁铁83的上方或所述滑块82设置在电磁铁83和永磁铁84之间,所述限位杆81设置在滑块82的上方且滑块82的上端与限位杆8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向滑槽31的前侧设置有供前止退杆85进出的第二通孔,前止退杆85的尾端与电磁铁8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向滑槽31的后侧设置有供后止退杆86进出的第三通孔,后止退杆86的尾端与永磁铁8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2的宽度为c,电磁铁83的宽度为e、永磁铁84的宽度为d,c+d+e<a;所述导轨3的宽度为p,所述前止退杆85的长度为m,所述后止退杆86的长度为n,b<e+d+m+n<p,c+d+e+m+n>p。本文所述左、右、前、后、上、下均相对于图1而言。当所述防内涝的充电桩所在区域未发生内涝时,此时充电桩本体2位于基台1上;同时,电磁铁83中的线圈处于断电状态,电磁铁83被永磁铁84吸附贴合在一起,所述滑块82设置在电磁铁83或永磁铁84的上方,由于b<e+d+m+n<p,使得后止退杆86的首端位于第三通孔的内部,前止退杆85的首端位于第二通孔的内部;因此前止退杆85卡在第二通孔中、后止退杆86卡在第三通孔中,再加上电磁铁83被永磁铁84吸附贴合在一起,使得滑块82被电磁铁83和永磁铁84支撑住。当所述防内涝的充电桩所在区域发生内涝时,电机6开始工作;其中,控制电机6工作可采用在电机6所在电路串联一个电子式液位开关9,电子式液位开关9固定在充电桩本体2外的基台1上,当积水漫过基台1时,电子式液位开关9所在电路接通,电机6开始工作。电机6转动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通过连板4带动充电桩本体2沿着齿条7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后止退杆86的首端位于第三通孔的内部,前止退杆85的首端位于第二通孔的内部,使得后止退杆86、前止退杆85均不会对向上移动的连板4造成阻碍。当充电桩本体2移动到指定高度时,此时充电桩本体2的下端已经高于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所在高度,电磁铁83中的线圈通电产生磁力使得电磁铁83与永磁铁84相斥,电磁铁83与永磁铁84相斥产生的推力促使电磁铁83向前运动且永磁铁84向后运动,由于c+d+e+m+n>p,使得电磁铁83向前运动带动前止退杆85的首端从第二通孔中伸出,永磁铁84向后运动带动后止退杆86的首端从第三通孔中伸出;由于,c+d+e<a,当电磁铁83与永磁铁84之间的间隔大于c值时,滑块82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直至滑块82卡在电磁铁83与永磁铁84之间;在滑块8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限位杆81卡在第二半槽312中,使得滑块82在限位杆81的作用下能够沿着第二半槽312限定的方向向下运动。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基台(1)上方的充电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导轨(3)、一对连板(4)、齿轮(5)、电机(6)、止退装置,所述导轨(3)的下端与基台(1)固定连接,所述导轨(3)的左侧固设有与齿轮(5)外啮合的齿条(7);所述连板(4)的尾端与充电桩本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板(4)的首端设置有供导轨(3)和齿条(7)通过的矩形第一通孔(41);所述电机(6)与其中一个连板(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由电机(6)驱动;所述导轨(3)的右侧设置有轴向滑槽(31),轴向滑槽(31)的横截面为T形,轴向滑槽(31)包括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12),第一半槽(311)的宽度为a,第二半槽(312)的宽度为b,b>a;所述止退装置包括与第二半槽(312)相适配的限位杆(81)、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滑块(82)、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电磁铁(83)、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永磁铁(84)、前止退杆(85)、后止退杆(86),所述电磁铁(83)的上端与永磁铁(84)的上端齐平,所述滑块(82)设置在电磁铁(83)的上方或所述滑块(82)设置在电磁铁(83)和永磁铁(84)之间,所述限位杆(81)设置在滑块(82)的上方且滑块(82)的上端与限位杆(8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向滑槽(31)的前侧设置有供前止退杆(85)进出的第二通孔,前止退杆(85)的尾端与电磁铁(8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向滑槽(31)的后侧设置有供后止退杆(86)进出的第三通孔,后止退杆(86)的尾端与永磁铁(84)的中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内涝的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基台(1)上方的充电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导轨(3)、一对连板(4)、齿轮(5)、电机(6)、止退装置,所述导轨(3)的下端与基台(1)固定连接,所述导轨(3)的左侧固设有与齿轮(5)外啮合的齿条(7);所述连板(4)的尾端与充电桩本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板(4)的首端设置有供导轨(3)和齿条(7)通过的矩形第一通孔(41);所述电机(6)与其中一个连板(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由电机(6)驱动;所述导轨(3)的右侧设置有轴向滑槽(31),轴向滑槽(31)的横截面为T形,轴向滑槽(31)包括第一半槽(311)和第二半槽(312),第一半槽(311)的宽度为a,第二半槽(312)的宽度为b,b>a;所述止退装置包括与第二半槽(312)相适配的限位杆(81)、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滑块(82)、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电磁铁(83)、位于轴向滑槽(31)内部的矩形永磁铁(84)、前止退杆(85)、后止退杆(86),所述电磁铁(83)的上端与永磁铁(84)的上端齐平,所述滑块(82)设置在电磁铁(83)的上方或所述滑块(82)设置在电磁铁(83)和永磁铁(84)之间,所述限位杆(81)设置在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玉鹏朱海涛陈青云徐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