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损落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94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落煤管技术领域,是一种耐磨损落煤管,其包括落煤管和栅格板,落煤管呈向左下方倾斜的四棱柱状,其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落煤管内的栅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栅格板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原煤下落速度,进而缓解落煤皮带所受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原煤中粒度较小的末煤会填充在栅格内,进而降低下落的原煤对落煤管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当栅格板磨损较严重时,可对其单独进行拆卸、更换,降低运维成本,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可靠的特点。

Wear-resistant coal fall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alling coal pipe technology, which is a wear proof and falling coal pipe, which comprises a coal dropping pipe and a grid plate. The coal dropping pipe is inclined to the left side with a four prism shape,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right side plat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raster plate located in the coal fall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grid plate can play a buffer role, reduce the rawcoal speed, and alleviate the coal belt under pressur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small size; at the end of coal in coal will be filled in the grid, and then reduce the falling coal of falling coal pipe wear,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when the grid plate wear is serious, the separate disassembly and replacement, reduce maintenance cost, is safe, labor-saving, simpl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损落煤管
本技术涉及落煤管
,是一种耐磨损落煤管。
技术介绍
现有输煤系统进行双机启运满负荷运行时,运煤皮带受落煤冲击力较大,尤其当给料不够均匀时,皮带易被损坏;当输煤量较大时,缓冲仓的落煤管管壁磨损严重,尤其是倾斜设置的落煤管的受冲击侧壁,容易出现漏煤现象,需频繁对落煤管进行更换或维修,生产成本较高;为了增加落煤管的耐磨性,一般将光面锰钢板及橡胶衬板用落铆钉固定在落煤管的内壁上,但是在落煤长期冲击下,锚钉易被磨损、松动,导致锰钢板意外脱落,造成砸损设备或划伤、撕毁运煤皮带等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损落煤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输煤系统中的落煤皮带易受压损坏;落煤管易被磨损、频繁更换、生产成本高和铆固的防磨锰钢板易脱落,安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耐磨损落煤管,包括落煤管和栅格板,落煤管呈向左下方倾斜的四棱柱状,其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落煤管内的栅格板。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落煤管可包括上段管体和下段管体,上段管体下端外侧和下段管体上段外侧分别固定有相匹配的连接板,上段管体和下段管体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栅格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栅格板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在上段管体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其余两个栅格板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在下段管体右侧板的左侧面上。上述栅格板可呈长方体状,且其四角的每个栅格内分别固定有右侧与栅格板右侧面平齐的固定板,每个固定板和对应位置的落煤管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紧固螺栓可为沉头螺栓。上述每个固定板的左侧可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栅格板左侧面的右侧。上述栅格板上的每个栅格可均呈长方形,且每个栅格的边长均在8cm至15cm之间。上述栅格板的厚度可在8mm至14mm之间。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栅格板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原煤下落速度,进而缓解落煤皮带所受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原煤中粒度较小的末煤会填充在栅格内,进而降低下落的原煤对落煤管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当栅格板磨损较严重时,可对其单独进行拆卸、更换,降低运维成本,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在A-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中栅格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中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栅格板,2为上段管体,3为下段管体,4为连接板,5为固定板,6为紧固螺栓,7为连接螺栓,8为缓冲煤仓,9为导料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4所示,该耐磨损落煤管包括落煤管和栅格板1,落煤管呈向左下方倾斜的四棱柱状,其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落煤管内的栅格板1。栅格板1可采用钢板焊接而成,也可通过模具一体铸造而成。使用时,将落煤管上端固定安装在缓冲煤仓8的卸料口处,在落煤管的下端安装导料槽9,原煤从卸料口处下落后,落至栅格板1上,栅格板1能够对原煤的下落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原煤的下落速度,使得入料更均匀,进而减小落煤皮带所受瞬间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原煤中粒度较小的末煤会填充在栅格内,进而降低下落的原煤对落煤管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当栅格板1磨损较严重时,可对其单独进行拆卸和更换,降低运维成本。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耐磨损落煤管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3、4所示,落煤管包括上段管体2和下段管体3,上段管体2下端外侧和下段管体3上段外侧分别固定有相匹配的连接板4,上段管体2和下段管体3通过连接板4和连接螺栓7固定安装在一起;栅格板1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栅格板1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在上段管体2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其余两个栅格板1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在下段管体3右侧板的左侧面上。落煤管下部一般受磨损程度较严重,将落煤管分段设置后,便于对其进行维护,当下段管体3磨损严重时,可对其单独进行更换,降低输煤系统的生产成本;上段管体2和下段管体3侧壁上的栅格板1均沿侧壁的宽度方向进行分体布设,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也可在上段管体2上端外侧和下段管体3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板4,便于二者分别通过连接螺栓7与煤仓8和导料槽9固定连接。如附图1、2、3、4所示,栅格板1呈长方体状,且其四角的每个栅格内分别固定有右侧与栅格板1右侧面平齐的固定板5,每个固定板5和对应位置的落煤管通过紧固螺栓6固定安装在一起。将栅格板1通过固定板5和紧固螺栓6进行安装,便于拆装和维护;固定板5右侧与栅格板1右侧面平齐设置,保证了栅格板1与落煤板的贴合度,提高本技术整体的稳定性。如附图1、2、3、4所示,紧固螺栓6为沉头螺栓。将紧固螺栓6设置为沉头螺栓,防止紧固螺栓6的上端突起受落煤磨损、栅格板1坠落,增加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如附图1、2、3、4所示,每个固定板5的左侧均位于与其对应的栅格板1左侧面的右侧。固定板5低于栅格,防止紧固螺栓6受冲击被损坏,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如附图1、2、3、4所示,栅格板1上的每个栅格均呈长方形,且每个栅格的边长均在8cm至15cm之间。上述设置,防止粒度较大的原煤直接穿过栅格与落煤管侧壁碰撞,降低落煤管受损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如附图1、2、3、4所示,栅格板1的厚度在8mm至14mm之间。上述设置,保证了栅格板1能对落煤管进行保护的同时,不会在栅格内蓄积过多末煤,加大落煤管整体整体所受拉力,防止其坠落,保证了落煤管的安全性。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耐磨损落煤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损落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落煤管和栅格板,落煤管呈向左下方倾斜的四棱柱状,其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落煤管内的栅格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落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落煤管和栅格板,落煤管呈向左下方倾斜的四棱柱状,其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落煤管内的栅格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落煤管,其特征在于落煤管包括上段管体和下段管体,上段管体下端外侧和下段管体上段外侧分别固定有相匹配的连接板,上段管体和下段管体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栅格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栅格板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在上段管体右侧板的左侧面上,其余两个栅格板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在下段管体右侧板的左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磨损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栅格板呈长方体状,且其四角的每个栅格内分别固定有右侧与栅格板右侧面平齐的固定板,每个固定板和对应位置的落煤管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斯木别克·孔别克马春民杨勇郑安利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