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438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由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组成,其中,基液由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混合成,其中按照质量成分比,黄凡士林占该基液的60‑80%,液体石蜡占该基液的10‑30%,羊毛脂占该基液的10%,基液占创面修复凝胶的75‑82%,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占创面修复凝胶的16‑23%:硅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4‑0.6%,透明质酸钠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8‑1.3%:薄荷精油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3‑0.6%。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很好的修复创面能力,还能抗菌消炎,创面愈合的速度。

A gel containing bioactive glass wound repai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aining bioactive glass repair gel, by liquid, bioactive glass powder, silica gel, sodium hyaluronate, peppermint oil, the liquid from yellow liquid paraffin, Vaseline, lanolin mixture, whi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quality components, accounted for 80% of the 60 yellow Vaseline base liquid, liquid paraffin as the base fluid of 10 accounted for 30%, accounting for 10% of the base fluid lanolin, liquid gel for wound repair of the 75 accounted for 82%, bioactive glass powder accounted for 16 of the 23% gel wound repair: silicone gel for wound repair 0.4 0.6% sodium hyaluronate gel for the 0.8 1.3% gel wound repair: peppermint oil accounted for 0.3 0.6% wound repair gel.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it has good ability to repair the wound, and can also antisep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nd the speed of wound he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
技术介绍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glass,BAG)是一类能对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能使组织和材料之间形成键合作用的材料。BAG在1969年由Hench发现,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组成的硅酸盐玻璃。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产物能够促进生长因子的生成、促进细胞的繁衍、增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骨组织的生长。是迄今为止唯一既能够与骨组织成键结合,同时又能与软组织相连接的人工生物材料。2016年06月29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号第CN201610170827.6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创面修复凝胶,创面修复凝胶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构成:生物活性玻璃粉体10~40份、聚乙二醇4002~10份、硅凝胶10~25份、透明质酸钠凝胶5~15份、酸性颗粒0.1~2份、冰片0.5~5份、无水乙醇0.1~0.5份。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由以下成分组成:SiO2:45.0%(±1%),CaO:24.5%(±1%),Na2O:24.5%(±1%),P2O5:6.0%(±1%)。该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对烧伤、褥疮、糖尿病足、挫伤和各类皮肤表面溃疡等慢性大面积创面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该凝胶具有防粘连、抗菌、保湿、抑制疤痕的生长等特效。在大致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上,做出相关的研究,从而达到了提高创面修复速度的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可以提高创面修复速度的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创面修复速度的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组成,其中,基液由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混合成,其中按照质量成分比,黄凡士林占该基液的60-80%,液体石蜡占该基液的10-30%,羊毛脂占该基液的10%,基液占创面修复凝胶的75-82%,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占创面修复凝胶的16-23%:硅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4-0.6%,透明质酸钠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8-1.3%:薄荷精油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3-0.6%。所述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7:2:1配制,其中,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为80:18:0.5:1:0.5。所述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6:3:1配制,其中,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为75:23:0.4:1.3:0.3。所述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配制,其中,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为82:16:0.6:0.8:0.6。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分子量为100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很好的修复创面能力,还能抗菌消炎,创面愈合的速度。【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由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组成,其中,基液由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混合成,其中按照质量成分比,黄凡士林占该基液的60-80%,液体石蜡占该基液的10-30%,羊毛脂占该基液的10%,而修复凝胶中,基液占75-82%,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占16-23%:硅凝胶占0.4-0.6%,透明质酸钠凝胶占0.8-1.3%:薄荷精油占0.3-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首先,加热黄凡士林,使其融化,按质量比例混合于液体石蜡中,再加入羊毛脂,按照质量比例形成基液,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7:2:1进行配制。并充分混合,提取定量的基液。其次,向基液中生物活性玻璃粉末,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50:9,在20~35℃条件下,搅拌至生物活性玻璃粉完全溶解;再向混合液中加入硅凝胶,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硅凝胶=160:1,在20~35℃条件下,充分搅拌形成胶状,再加入10000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凝胶,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透明质酸钠凝胶=80:1,在20~35℃条件下,充分搅拌形成胶状;然后加入薄荷精油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薄荷精油=160:1,进行搅拌混合,形成修复凝胶。因此,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为80:18:0.5:1:0.5。硅凝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先用适量的甘油浸润透明质酸钠粉末,分散均匀后,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即可;其中透明质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5%~1%,甘油与蒸馏水的质量百分比为7-8:2-3。实施例2首先,加热黄凡士林,使其融化,按质量比例混合于液体石蜡中,再加入羊毛脂,按照质量比例形成基液,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6:3:1进行配制。并充分混合,提取定量的基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为75:23:0.4:1.3:0.3。其次,向基液中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在20~35℃条件下,搅拌至生物活性玻璃粉完全溶解;再向混合液中加入硅凝胶,在20~35℃条件下,充分搅拌形成胶状,再加入10000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在20~35℃条件下,充分搅拌形成胶状;然后加入薄荷精油,进行搅拌混合,形成修复凝胶。硅凝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先用适量的甘油浸润透明质酸钠粉末,分散均匀后,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即可;其中透明质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5%~1%,甘油与蒸馏水的质量百分比为7-8:2-3。实施例3:首先,加热黄凡士林,使其融化,按质量比例混合于液体石蜡中,再加入羊毛脂,按照质量比例形成基液,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进行配制。并充分混合,提取定量的基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为82:16:0.6:0.8:0.6。其次,向基液中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在20~35℃条件下,搅拌至生物活性玻璃粉完全溶解;再向混合液中加入硅凝胶,在20~35℃条件下,充分搅拌形成胶状,再加入10000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在20~35℃条件下,充分搅拌形成胶状;然后加入薄荷精油,进行搅拌混合,形成修复凝胶。硅凝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先用适量的甘油浸润透明质酸钠粉末,分散均匀后,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即可;其中透明质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5%~1%,甘油与蒸馏水的质量百分比为7-8:2-3。实施例4首先,加热黄凡士林,使其融化,按质量比例混合于液体石蜡中,再加入羊毛脂,按照质量比例形成基液,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7:2:1进行配制。并充分混合,提取定量的基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按照质量成分比,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为75:2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组成,其中,基液由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混合成,其中按照质量成分比,黄凡士林占该基液的60‑80%,液体石蜡占该基液的10‑30%,羊毛脂占该基液的10%,基液占创面修复凝胶的75‑82%,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占创面修复凝胶的16‑23%:硅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4‑0.6%,透明质酸钠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8‑1.3%:薄荷精油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3‑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基液、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硅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薄荷精油组成,其中,基液由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混合成,其中按照质量成分比,黄凡士林占该基液的60-80%,液体石蜡占该基液的10-30%,羊毛脂占该基液的10%,基液占创面修复凝胶的75-82%,生物活性玻璃粉末占创面修复凝胶的16-23%:硅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4-0.6%,透明质酸钠凝胶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8-1.3%:薄荷精油占创面修复凝胶的0.3-0.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液按照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7:2:1配制,其中,基液:生物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宇顾志明钱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榭睿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