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02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3:53
一种电动床,其至少包括:床框(1),至少一个安装在床框上的固定床架(2),至少一个安装在床框上的可翻转床架(3),至少一个驱动电机(4),以及连接床框(1)、驱动电机(4)和可翻转床架(3)的连杆机构;其中,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驱动电机(4)将可翻转床(3)的一侧抬高,另一侧相对于床框(1)平移,连杆机构还包括支撑臂(54),支撑臂(54)的一端与床框(1)可枢转连接,支撑臂(54)的另一端与可翻转床架(3)可枢转连接,使得可翻转床架(3)的另一侧在平移过程中不与床框(1)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床既能克服床架的一侧固定不动的缺陷,又能解决床架和床框之间产生摩擦的问题。

An electric bed

An electric bed, which at least comprises a bed frame (1), at least one fixed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bed frame of the (2), at least one arranged on the bed frame of the flip frame (3), at least one drive motor (4),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ed frame (1), drive the motor (4) and (3) the turning frame linkage mechanism; wherein,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he drive motor (4) will be turning bed (3) side of the elevation, the other side relative to the bed frame (1) translation, linkage mechanism also comprises a support arm (54), the support arm (54) with one end of the bed frame (1)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arm (54), and the other end can flip frame (3) pivotally connected, the turning bed frame (3)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ed frame and not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1) contact. The electric bed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overcome the defect on one side of the bed, but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friction between the bed frame and the be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床,尤其是一种电动护理床。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电动床领域中,大多数电动床在翻折时仅仅抬起床板或床架的一边,而另一边则相对于床框或地面保持不动。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另一边床板或床架保持不动则容易导致铺设在床板或床架上的床垫产生褶皱或隆起,从而降低用户的舒适度,以及减短床垫的使用寿命。为此,市场上有少数电动床采用了在抬起床板或床架的一侧的同时,使得另一侧相对于床框或地面产生轻微的水平移动,从而缓解上述问题。然而,在这种解决方法中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床板或床架的一侧在不被抬起的情况下相对于床框平移,会导致床板或床架与床框之间产生摩擦,该摩擦会严重影响床板或床架、床框以及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噪音,给用户带来不愉快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床,既能克服床架的一侧固定不动的缺陷,又能解决床架和床框之间产生摩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电动床,其至少包括:-床框,-至少一个安装在床框上的固定床架,-至少一个安装在床框上的可翻转床架,-至少一个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床框、驱动电机和可翻转床架的连杆机构,其中,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驱动电机将可翻转床架的一侧抬高,同时,使得可翻转床架的另一侧相对于床框平移,其中,连杆机构还包括支撑臂,其一端与床框可枢转连接,另一端与可翻转床架可枢转连接,使得所述可翻转床架的另一侧在平移过程中不与床框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电动床还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除上述支撑臂外,连杆机构进一步包括:-横向驱动杆,其与床框可枢转连接,同时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一连杆,其一端固定在横向驱动杆上,另一端与可翻转床架可滑动连接,-第二连杆,其一端与床框可枢转连接,另一端与可翻转床架可枢转连接,其中,横向驱动杆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以横向驱动杆的中心轴为枢转轴相对于床框旋转,从而将固定在其上的第一连杆抬起,从而将可翻转床架的一侧抬起,在抬起过程中,在第二连杆的作用下,可翻转床架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床框平移。另外,本技术还能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优选地,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支撑臂均成对设置,优选地为两个。进一步,可翻转床架相对于床框平移的一侧上设置有摩擦垫块,当可翻转床架回复到水平位置时,用于缓解可翻转床架与床框之间的摩擦与碰撞;当电动床负重时,用于降低可翻转床架与床框之间的碰撞与摩擦对床架及床框造成的磨损。优选地,摩擦垫块具有凸缘,用于防止摩擦垫块在可翻转床架上滑动。优选地,摩擦垫块还能够具有固定孔,进一步防止摩擦垫块在可翻转床架上滑动或旋转。可选地,可翻转床架上设置有滑轨,第一连杆上设置有滑块,滑块能够在滑轨中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可翻转床架之间的可移动连接。可选地,可翻转床架上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杆上设置有滑块,滑块能够在凹槽中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可翻转床架之间的可移动连接。可选地,可翻转床架上设置有轨道,第一连杆上设置有滑轮,滑轮能够在轨道中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可翻转床架之间的可移动连接。进一步,床框具有两个纵向杆,其中,每个支撑臂分别可枢转地设置在每个纵向杆上。优选地,每根纵向杆能够容纳在每个摩擦垫块的凸缘之间,保证摩擦垫块在床架的纵向杆与可翻转床架之间起作用。进一步,横向驱动杆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两个纵向杆之间。进一步,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两个纵向杆之间。进一步,当可翻转床架从水平位置翻转至最高位置时,其水平移动的一侧的水平移动距离在3-8cm,优选地为5cm。可选地,电动床具有护栏。当电动床用作护理床时可以防止患者或老年人不慎从床上摔下,同时能起到扶手的作用。本技术所提出的电动床,尤其是作为护理电动床,在床架翻折的过程中,床架的一侧被抬起,另一侧产生轻微的水平移动,从而解决了床垫隆起的问题;同时,通过支撑臂的设置,使得床架的一侧在水平位移的同时不与床框接触,从而解决了床架、床框和电动机易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同时也延长了电动床以及床垫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除明显矛盾或不兼容的情况外,全部特征、变形方式和/或具体实施例可以根据多种组合相结合。通过阅读以下作为非限制性说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动床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电动床的侧视图;图3a至3d是图1中的电动床的可翻转床架抬高的过程图;图4a是图1中的电动床在可翻转床架的水平位置时的俯视图;图4b是图1中的电动床在可翻转床架的最高位置时的俯视图;图5是设置在可翻转床架的水平移动的一侧上的摩擦垫块的透视图;图6a是摩擦垫块安装在可翻转床架上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可翻转床架处于水平位置;图6b是摩擦垫块安装在可翻转床架上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可翻转床架处于最高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应理解的是,上述附图并非真实比例,而仅仅是用于说明本技术基本原理的多种优选特征的简图。本技术所公开的设计特征,例如尺寸、方向、定位和形状根据具体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其中,文中“纵向”指沿着床框较长边的方向,“横向”指沿着床框较短边的方向。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是指在所有附图中本技术的相同或等效元件。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动床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从图1和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实施例中的电动床包括:-床框1,床框内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纵向杆11,纵向杆11与床框1的较长边平行,-固定床架2,其固定在床框1上,-设置在床框1上的三个可翻转床架,其中包括头部可翻转床架、腿部可翻转床架和脚步可翻转床架,下文所描述的可翻转床架3均指头部可翻转床架,可翻转床架3上设置有两个纵向滑轨31,滑轨31位于靠近可翻转床架3被抬高的一侧,-用于驱动可翻转床架3翻转的驱动电机4,-用于连接床框1、可翻转床架3和驱动电机4的连杆机构,以及-一对扶手6,其设置在床框1上。其中,连杆机构包括:-横向驱动杆53,其设置在两根纵向杆11之间,并且能够以横向驱动杆的中心轴为轴线相对于床框1旋转,-一对第一连杆51,其一端固定在横向驱动杆53上,能够随横向驱动杆一同旋转,另一端上设置有滑块511,滑块511能够在可翻转床架3的滑轨31中滑动,-一对第二连杆52,其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床框1上,另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可翻转床架3上,以及-一对支撑臂54,其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纵向杆11上,另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可翻转床架3上。其中,驱动电机4的一端固定在床框1的两根纵向杆11之间,另一端与横向驱动杆53可旋转地连接。图3a至图3d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电动床的可翻转床架3从低到高的翻转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可翻转床架3最初处于水平位置(未示出),此时,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均处于水平位置,第一连杆51上的滑块511处于滑轨31的顶端,即最靠近可翻转床架3的边缘处。在将可翻转床架的一侧抬高的过程中,驱动电机4驱动横向驱动杆53围绕其中心轴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在横向驱动杆53上的第一连杆51的一端被抬起,被抬起的第一连杆51的一端带动可翻转床架3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床,其至少包括:‑床框(1),‑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床框上的固定床架(2),‑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床框上的可翻转床架(3),‑至少一个驱动电机(4),以及‑连接所述床框(1)、所述驱动电机(4)和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连杆机构,其中,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所述驱动电机(4)将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一侧抬高,同时使得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床框(1)平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支撑臂(54),所述支撑臂(54)的一端与所述床框(1)可枢转连接,所述支撑臂(54)的另一端与所述可翻转床架(3)可枢转连接,使得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另一侧在平移的过程中不与所述床框(1)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床,其至少包括:-床框(1),-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床框上的固定床架(2),-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床框上的可翻转床架(3),-至少一个驱动电机(4),以及-连接所述床框(1)、所述驱动电机(4)和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连杆机构,其中,通过连杆机构的作用,所述驱动电机(4)将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一侧抬高,同时使得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床框(1)平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支撑臂(54),所述支撑臂(54)的一端与所述床框(1)可枢转连接,所述支撑臂(54)的另一端与所述可翻转床架(3)可枢转连接,使得所述可翻转床架(3)的另一侧在平移的过程中不与所述床框(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进一步包括:-横向驱动杆(53),其与所述床框(1)可枢转连接,同时与所述驱动电机(4)连接,-第一连杆(51),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驱动杆(53)上,另一端与所述可翻转床架(3)可滑动连接,-第二连杆(52),其一端与所述床框(1)可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翻转床架(3)可枢转连接,其中,所述横向驱动杆(53)在所述驱动电机(4)的作用下能够以所述横向驱动杆(53)的中心轴为枢转轴相对于所述床框(1)旋转,从而将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沈武毛初来韩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裕丰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