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床,属于床具技术领域,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上且呈分体式结构的床板、用于调整床板的转动机构,分体式结构的床板包括依次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及第五床板;所述电动床还包括通过支架安装在床架上的桌板,桌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基板和折叠板,折叠板可展开至与基板齐平或收拢至与基板重叠,床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折叠板的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床,整体结构简单,在现有电动床的基础上增加了桌板,使用者可以将常用物品置放在桌板上,提高了电动床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床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床。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床具的舒适度和用途,使床不仅可以满足平躺睡眠的要求,还能满足各种角度的躺靠要求和医疗保健要求,人们一般将床板设置成依次铰接的四个部分,即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第一床板用于支撑头部和背部,第二床板用于支撑腰部和臀部,第三床板用于支撑大腿,第四床板用于支撑小腿和脚部。其中,第二床板固定在床架上,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分别通过相应的转动机构可转动安装在床架上,第四床板与床架之间设有连杆。通过相应的转动机构可分别带动第一床板、第三床板相对于床架转动,第三床板转动时带动第四床板上升或下降,连杆用于支撑第四床板。如此,通过调整转动机构可以调整床板的整体形状,使床板满足各种角度、姿势的躺靠要求。现有的电动床一般只包括床架、床板及用于带动床板运动的转动机构,没有装置可用于放置物品,使用者若想在床上看书或使用电脑,需要在床上搭架懒人桌,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置物且便于使用者躺靠在电动床上看书或使用电脑的电动床。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床,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上且呈分体式结构的床板、用于调整床板的转动机构,分体式结构的床板包括依次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及第五床板,所述电动床还包括通过支架安装在床架上的桌板,桌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基板和折叠板,折叠板可展开至与基板齐平或收拢至与基板重叠,床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折叠板的支杆。桌板通过支架安装在床架上,使用者可以将常用物品置放于桌板上,方便使用。桌板采用分体式结构,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折叠板展开或收拢,支杆用于支撑展开后的折叠板,提高折叠板的承载强度,保证桌板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基架、通过锁紧件连接于基架的升降架;基架顶部设有与锁紧件配合的通孔,升降架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与锁紧件配合的定位孔,升降架通过锁紧件和通孔的配合及锁紧件和定位孔的配合可升降安装在基架上。支架采用可升降的结构,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躺靠姿势或使用习惯调整桌板的高度,使桌板处于最佳使用高度,提高使用舒适性。优选的,所述支杆包括基杆、通过卡件连接于基杆的伸缩杆;基杆顶部设有与卡件配合的安装孔,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与卡件配合的卡孔,升降杆通过卡件和安装孔的配合及卡件和卡孔的配合可升降安装在基杆上。由于支架为伸缩结构,桌板的高度可调,支杆用于支撑折叠板,为保持整体结构的一致,支杆也需采用伸缩结构以满足使用要求。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在远离基杆的一端设有沿伸缩杆长度方向凸出的定位块,折叠板展开至与基板齐平时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凹部。折叠板展开后,支杆的定位块插入折叠板底部的凹部内,避免支杆在使用时随意移动,使支杆能稳定支撑折叠板。优选的,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一侧安装有丝杆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丝杆轴向水平布置且丝杆轴向与床架长度方向平行,支架长度方向与丝杆轴向垂直,且基架的底部设有滑块一,滑块一上固定有与丝杆配合的螺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过程中,丝杆通过螺母、滑块、支架带动桌板相对于床架移动,调整桌板的位置,便于不同使用者根据不同的躺靠姿势或使用习惯调整桌板,提高使用舒适性。优选的,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与丝杆两端配合的轴承座,丝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可转动安装在床架上。优选的,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导轨,导轨水平设置且导轨长度方向与床架长度方向平行;导轨上设有滑块二,基杆上远离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块二,支杆可相对于导轨转动至与导轨平行或与导轨垂直。在丝杆带动桌板移动过程中,折叠板通过凹部和定位块的配合带动支杆沿导轨移动,支杆和折叠板同步移动,使支杆始终稳定支撑柱折叠板,提高桌板使用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基板底部设有在折叠板展开时用于支撑折叠板的支撑件,支撑件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基板底部。折叠板展开后,转动支撑件用于支撑折叠板,使支撑件一端位于基板底部、另一端位于折叠板底部。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升降架的顶部,基板的另一侧和折叠板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升降架的顶部,基板和折叠板的大小相同,基板和折叠板之间通过等长的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接;连杆一的一端和连杆二的一端铰接,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于基板长度方向侧壁的中间部位,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于折叠板长度方向侧壁的中间部位,连杆一两个铰接点之间的中心距离和连杆二两个铰接点之间的中心距离均为基板长度的一半。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床,整体结构简单,在现有电动床的基础上增加了桌板,使用者可以将常用物品置放在桌板上,提高电动床的使用舒适性。桌板通过支架、滑块一、螺母和丝杆安装在床架上,桌板相对于床架的位置可调整,其中,支架采用可伸缩式结构,桌板相对于床架的高度亦可调整,便于不同使用者根据躺靠姿势或使用习惯进行调整,通用性好。支杆用于在折叠板展开后支撑折叠板,支杆和折叠板之间通过定位块和凹部配合,丝杆带动桌板移动过程中,折叠板通过定位块和凹部的配合带动支杆沿导轨移动,使支杆能始终支撑折叠板,保证桌板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床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床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动床实施例中桌板和支架的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床实施例中桌板和支架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桌板展开后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动床实施例中支杆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电动床实施例中床架、床板及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电动床实施例中床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架,11-丝杆,12-轴承座,13-电机,14-横梁,2_床板,21-第一床板,22-第二床板,23-第三床板,24-第四床板,25-第五床板,26-限位杆,27-连杆,3-桌板,31-基板,32-折叠板,33-支撑件,34-销轴,35-合页,36-轴承,37-连杆一,38-连杆二,4-支架,41-基架,42-升降架,43-锁紧件,44-定位孔,45-滑块一,46-螺母,51-导轨,52-滑块二,6-支杆,61-基杆,62-伸缩杆,63-卡件,64-卡孔,65-定位块,7-第一转动机构,71-第一推杆电机,72-第一转动架,8-第二转动机构,81-第二推杆电机,82-第二转动架,9-第三转动机构,91-第三推杆电机,92-第三转动架,93-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电动床,包括床架1、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2、用于调整床板的转动机构、通过支架4安装在床架上的桌板3及安装在床架上的支杆6。床架1长度方向的一侧安装有丝杆11、与丝杆两端配合的轴承座12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13,丝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可转动安装在床架上,丝杆轴向水平布置且丝杆轴向与床架长度方向平行。如图3、4、5所示,支架4长度方向与丝杆轴向垂直,支架采用伸缩结构,包括基架41、通过锁紧件43连接于基架的升降架42。基架顶部设有与锁紧件配合的通孔,升降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架(1)、安装在床架上且呈分体式结构的床板(2)、用于调整床板的转动机构,分体式结构的床板包括依次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床板(21)、第二床板(22)、第三床板(23)、第四床板(24)及第五床板(2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还包括通过支架(4)安装在床架上的桌板(3),桌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基板(31)和折叠板(32),折叠板可展开至与基板齐平或收拢至与基板重叠,床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折叠板的支杆(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补根,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陈达仓储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