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571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07
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涉及病床技术领域,包括床体、床板、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副床;床体上安装有床板,床板分为调节板与支撑板,调节板一端铰接于支撑板的一端;调节板的底部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床体的床头上安装有调节按钮;床体的底部且靠近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相对的L型板,且利用两个相对的L型板形成的区域滑动安装有副床,副床与竖板滑动接触的部分设有限位凸起部,限位凸起部伸入到矩形限位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具有可抽拉式副床,并且可通过按钮调节病床的背板的高度的技术效果。

A bed with a bed.

A bed with auxiliary be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bed, comprising a bed body, a bed plate, a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and auxiliary bed; the bed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bed, the bed is divided into control panel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adjusting plate is hinged to the support plate; the adjusting plate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d body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The bed is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button; the bottom of a bed body and near the head and foot positio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 plate relative to the area and the use of two relative slidin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L formation of side bed, bed and the vertical sliding contact pair part with a limit bulge, limiting boss extend rectangular limi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having a drawing type auxiliary bed and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back plate of a medical bed by a bu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
本技术涉及病床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
技术介绍
病床是医疗行业基本的设备之一,供病人在修养或者治疗的时候使用,床头、床尾、床架、床板、床板通常包括背板、臀板、腿板以及脚板,分别对病人的背部、臀部、腿部以及脚部起到支撑作用,在实际使用中,背板平放时病人可以平躺,调整背板的倾斜角度,使病人背靠倾斜的背板做起来,可休息或者进食,现在医院的病床一般是不带有副床的,当亲人或者朋友需要陪床的时候,只能自己外带或者使用医院提供的椅子上睡觉,很是不方便,以及现在病床上的背板的高度调节装置一般是手摇把,得需要陪床人操作,患者无法自己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病床不具有副床以及病床上的背板高度调节不方便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包括床体、床板、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副床;所述床体上安装有所述床板,所述床板分为调节板与支撑板,所述调节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电机以及齿条,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一蜗轮,所述蜗轮通过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蜗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为具有一弧度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两端设有延伸板,所述齿条板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床板上;所述床体的床头上安装有所述调节按钮;所述床体的底部且靠近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相对的L型板,所述L型板分为竖板与横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矩形限位孔,且利用两个相对的所述L型板形成的区域滑动安装有所述副床,所述副床与所述竖板滑动接触的部分设有限位凸起部,所述限位凸起部伸入到所述矩形限位孔内;所述副床伸出的长边的两端铰接有支撑脚,且两个所述支撑脚利用一联动杆固接,所述副床的短边上设有一定位凸起部,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定位连接部,所述定位凸起部与定位连接部之间通过一定位板连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床体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延伸板的端部固接有矩形板。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矩形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床板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调节按钮分为上升按钮与下降按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副床上的定位凸起设有挡板。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床体的床腿上安装有万向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副床的病床,包括床体、床板、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副床;床体上安装有床板,床板分为调节板与支撑板,调节板一端铰接于支撑板的一端;调节板的底部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电机以及齿条,安装座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装于床体上,安装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蜗杆啮合有一蜗轮,蜗轮通过支撑杆安装于安装座上,蜗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齿条为具有一弧度的齿条板,齿条板的两端设有延伸板,齿条板的一端固接于床板上;床体的床头上安装有调节按钮;床体的底部且靠近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相对的L型板,L型板分为竖板与横板,竖板上开设有矩形限位孔,且利用两个相对的L型板形成的区域滑动安装有副床,副床与竖板滑动接触的部分设有限位凸起部,限位凸起部伸入到矩形限位孔内;副床伸出的长边的两端铰接有支撑脚,且两个支撑脚利用一联动杆固接,副床的短边上设有一定位凸起部,支撑脚上设有定位连接部,定位凸起部与定位连接部之间通过一定位板连接,基于以上结构,调节板铰接于支撑板上,可以方便调节板倾斜角度的调节,齿条的两端设有延伸板,且延伸板上不具有齿条,延伸板起个限位作用,目的是为了当到了极限位置,蜗轮与支撑板接触就会空转,使用蜗杆蜗轮组合是为了实现自锁的作用,只有电机转动,调节板才会调节,调节板动不会带动电机转动,且副床可以抽拉于病床的底部,病床的底部设有L型板,且L型板的竖板设有矩形限位孔,且副床的上设有限位凸起部,限位凸起部伸入到矩形限位孔内,利用该结构,可防止因副床抽拉的幅度太大导致副床脱离病床,副床的支撑脚采用铰接是为了当不使用副床,将副床回位的时候,可以将支撑脚抬起一起放置于L型板上,且两个支撑脚之间设有联动杆可以使支撑脚更加牢固且旋转一个支撑脚另一个支撑脚会被联动,支撑脚上设有定位板是为了固定支撑脚。固定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床体上,延伸板的端部固接有矩形板,矩形板通过螺栓连接于床板上,基于以上结构,可以方便的拆卸与安装。调节按钮分为上升按钮与下降按钮,基于以上结构,可以通过按动调节按钮而调整调节板的倾斜角度。副床上的定位凸起设有挡板,基于以上结构,可防止定位板从定位凸起上掉出。床体的床腿上安装有万向脚轮,基于以上结构,可方便的移动病床。综上,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病床不具有副床以及病床上的背板高度调节不方便的缺陷,实现了具有可抽拉式副床,并且可通过按钮调节病床的背板的高度的技术效果,该技术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2-调节板;3-支撑板;4-安装座;5-电机;6-齿条;7-调节按钮;8-L型板;9-限位凸起部;10-副床;11-支撑脚;12-联动杆;13-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副床10的病床,包括床体1、床板、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副床10;床体1上安装有床板,床板分为调节板2与支撑板3,调节板2一端铰接于支撑板3的一端;调节板2的底部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4、电机5以及齿条6,安装座4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装于床体1上,安装座上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蜗轮通过支撑杆安装于安装座4上,蜗轮啮合齿条6,齿条6为具有一弧度的齿条6板,齿条6板的两端设有延伸板,齿条6板的一端固接与床板上;床体1的床头上安装有调节按钮7;床体1的底部且靠近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相对的L型板8,L型板8分为竖板与横板,竖板上开设有矩形限位孔,且利用两个相对的L型板8形成的区域滑动安装有副床10,副床10与竖板滑动接触的部分设有限位凸起部9,限位凸起部9伸入到矩形限位孔内;副床10伸出的长边的两端铰接有支撑脚11,且两个支撑脚11利用一联动杆12固接,副床10的短边上设有一定位凸起部,支撑脚11上设有定位连接部,定位凸起部与定位连接部之间通过一定位板1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板2铰接于支撑板3上,可以方便调节板2倾斜角度的调节,齿条6的两端设有延伸板,且延伸板上不具有齿条6,延伸板起个限位作用,目的是为了当到了极限位置,蜗轮与支撑板3接触就会空转,使用蜗杆蜗轮组合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板、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副床;所述床体上安装有所述床板,所述床板分为调节板与支撑板,所述调节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电机以及齿条,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一蜗轮,所述蜗轮通过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蜗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为具有一弧度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两端设有延伸板,所述齿条板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床板上;所述床体的床头上安装有调节按钮;所述床体的底部且靠近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相对的L型板,所述L型板分为竖板与横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矩形限位孔,且利用两个相对的所述L型板形成的区域滑动安装有所述副床,所述副床与所述竖板滑动接触的部分设有限位凸起部,所述限位凸起部伸入到所述矩形限位孔内;所述副床伸出的长边的两端铰接有支撑脚,且两个所述支撑脚利用一联动杆固接,所述副床的短边上设有一定位凸起部,所述支撑脚上设有定位连接部,所述定位凸起部与定位连接部之间通过一定位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副床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板、高度调节装置以及副床;所述床体上安装有所述床板,所述床板分为调节板与支撑板,所述调节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电机以及齿条,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床体上,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一蜗轮,所述蜗轮通过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蜗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条为具有一弧度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两端设有延伸板,所述齿条板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床板上;所述床体的床头上安装有调节按钮;所述床体的底部且靠近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相对的L型板,所述L型板分为竖板与横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矩形限位孔,且利用两个相对的所述L型板形成的区域滑动安装有所述副床,所述副床与所述竖板滑动接触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莉花李晟秦莉峰袁群方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