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病床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793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3:12
一种改良病床套件,包括病床和床旁边桌,病床包括病床边框和沿其长度方向配置在病床边框左、右两侧的床栏,治疗板左、右两侧设有可拉出的拉手,拉手底部设有卡槽,床旁边桌桌体开设插孔,治疗板在拉手未拉出时能够活动插入插孔内收纳;床旁边桌桌体内活动装入可折叠家属陪夜床,可折叠家属陪夜床能够从桌体内取出,对应病床的床头、中部和床尾位置,在所述病床边框底部,分别球铰固定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起到避免导管滑脱,减少护理事故的作用,提升了护理质量,解决了陪护床位紧张、床室环境乱等问题,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跨越无菌区,突显节力原则,减少职业病危害和增加护理工作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病床结构。
技术介绍
医用病床在国内的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发展时间短更新换代不完全,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阶段的医用病床。这其中有不可移动的板床、手动床、电动病床等。医用病床的发展前期主要始于日本、欧洲、美国等地的成熟产品,后经过吸收理解加以改进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套产品。自1990年伴随着我国医疗器械的标准化,出台了YY0003标准,病床逐渐的被规范起来。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动病床的出现,使得老标准不能充分的确保产品安全,继而又在1995年、2007年、2008年多次引进了ISO标准,推出了GB97061系列、YY0571等医用电器安全方面的标准。至此目前市场上的医用病床产品都有了相应的规范。板床是一种价格低廉的产品。产品设计简单、便于维修、安全性高。它可以通过增加预设附件达到增加附加功能的目的。虽然它技术含量低、对患者的帮助较少等缺点,但在我国国内还是有一定市场。但是,由于板床的结构简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医疗需求,并且也缺乏人性化的辅助装置,给医护人员和陪护家属造成种种不便,目前常见的板床结构,通常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缺陷:一是缺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病床套件,所述病床套件包括病床(1)和床旁边桌(2),所述病床(1)包括病床边框(101)和沿其长度方向配置在病床边框(101)左、右两侧的床栏(102),其特征在于:治疗板(4)左、右两侧设有可拉出的拉手(401),拉手(401)底部设有卡槽(402),拉手(401)拉出后,治疗板(4)总长与病床(1)宽度相对应,且两侧卡槽(402)能够分别活动卡装入两侧床栏(102)顶部,使治疗板(4)能够沿床栏(102)推动,床旁边桌(2)桌体开设插孔(201),治疗板(4)在拉手(401)未拉出时能够活动插入插孔(201)内收纳;所述床旁边桌(2)桌体内活动装入可折叠家属陪夜床(5),可折叠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病床套件,所述病床套件包括病床(1)和床旁边桌(2),所述病床(1)包括病床边框(101)和沿其长度方向配置在病床边框(101)左、右两侧的床栏(102),其特征在于:治疗板(4)左、右两侧设有可拉出的拉手(401),拉手(401)底部设有卡槽(402),拉手(401)拉出后,治疗板(4)总长与病床(1)宽度相对应,且两侧卡槽(402)能够分别活动卡装入两侧床栏(102)顶部,使治疗板(4)能够沿床栏(102)推动,床旁边桌(2)桌体开设插孔(201),治疗板(4)在拉手(401)未拉出时能够活动插入插孔(201)内收纳;所述床旁边桌(2)桌体内活动装入可折叠家属陪夜床(5),可折叠家属陪夜床(5)能够从桌体内取出,可折叠家属陪夜床(5)包括多块折叠床板(501)和支撑脚(502),相邻折叠床板(501)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在连接部位配置床底插销,折叠床板(501)能够从折叠紧贴的收纳位置翻转至拼装成一整块床板的躺睡位置并锁定在该位置,支撑脚(502)转动安装在折叠床板(501)上,能够从折叠紧贴折叠床板(5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婷黄佳琪顾欣宜廖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