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47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动力舱,所述动力舱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余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余料收集盆,所述电机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方设置有电机齿轮,在传送带的下方设置了两条防侧漏槽,这两条防侧漏槽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正下方,而且在靠近传送带内侧的一方防侧漏槽的内侧面板延伸到传送带的内侧,而防侧漏槽的外侧则超过也高过了传送带的外侧,这样就解决了震动带来料子容易被摆出去的问题,在从动轮的下方设置了多功能梯,这个多功能梯不仅仅可以充当从动滚筒的支架作用,在从动轮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顺着它爬上去方便更换从动滚筒。

A multi positio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stainless steel impe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inless steel impeller made of multi statio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comprising a power module, the power modu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otor bracket is arranged below the discharge port set more than more than material collecting basin, a motor arranged above the motor bracket, a motor gear set of the electric machine in front of the two side leakage proof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conveyor belt, the two side leakage proof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just below the belt, but also extends to the inside of the belt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panel near the conveyor belt inside one side leakage proof groove, and the outer side leakage proof groove is more than higher than the out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it solves the shock of material is easy to put out the problem on a driven wheel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multifunction ladder, support the multifunctional ladder can not only serve as a driven roller, in It is convenient to climb up the roller when the moving wheel is in trou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上料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涨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现有的自动上料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刚打开工作开关,电机带动传动滚筒的那一刻会有很大的震动,从而使传送带也会有一定的摆动,这个时候进料仓的料就会很容易被摆出去,现有的自动上料机一般都是从低处往高处运送,如果高处的从动滚筒出现问题,又那么高,就很难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料子容易在开始工作和传送过程中容易被摆出去和不方便更换从动滚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动力舱,所述动力舱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支架,且动力舱的有下方设置有余料口,所述余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余料收集盆,所述电机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方设置有电机齿轮,且电机的上方设置有动力滚筒,所述动力滚筒的外侧中心设置有滚筒齿轮,所述滚筒齿轮和电机齿轮中间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动力舱的上方设置有进料仓,且动力舱的左方设置有工作开关,所述动力滚筒的右方设置有防侧漏槽,所述防侧漏槽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侧漏槽支架,所述侧漏槽支架的下方设置有从动滚筒支架,所述从动滚筒支架的右上方设置有从动滚筒,所述动力滚筒和从动滚筒中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端连接处设置有传送带接扣,所述从动滚筒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多功能梯,所述电机和工作开关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防侧漏槽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侧漏槽分别设置在传送带两侧边缘处下方。优选的,所述防侧漏槽横截面成V字型。优选的,所述进料仓的形状为漏斗状。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梯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动力舱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传送带的下方设置了两条防侧漏槽,这两条防侧漏槽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正下方,而且在靠近传送带内侧的一方防侧漏槽的内侧面板延伸到传送带的内侧,而防侧漏槽的外侧则超过也高过了传送带的外侧,这样就解决了震动带来料子容易被摆出去的问题,在从动轮的下方设置了多功能梯,这个多功能梯不仅仅可以充当从动滚筒的支架作用,在从动轮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顺着它爬上去方便更换从动滚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侧漏槽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舱、2-滚筒齿轮、3-进料仓、4-动力滚筒、5-防侧漏槽、6-传送带、7-从动滚筒、8-从动滚筒支架、9-侧漏槽支架、10-多功能梯、11-传送带接扣、12-余料口、13-余料收集盆、14-传动链条、15-电机、16-电机齿轮、17-电机支架、18--工作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动力舱1,动力舱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支架17,且动力舱1的下方设置有余料口12,余料口12的下方设置有余料收集盆13,电机支架17的上方设置有电机15,电机15的前方设置有电机齿轮16,且电机15的上方设置有动力滚筒4,动力滚筒4的外侧中心设置有滚筒齿轮2,滚筒齿轮2和电机齿轮16中间设置有传动链条14,动力舱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仓3,且动力舱1的左方设置有工作开关18,动力滚筒4的右方设置有防侧漏槽5,防侧漏槽5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侧漏槽支架9,侧漏槽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从动滚筒支架8,从动滚筒支架8的右上方设置有从动滚筒7,动力滚筒4和从动滚筒7中间设置有传送带6,传送带6两端连接处设置有传送带接扣11,从动滚筒支架8的下方设置有多功能梯10,电机15和工作开关18电性连接。为了接住传送带6两侧被摆出来的料子,本技术中,优选的,防侧漏槽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侧漏槽5分别设置在传送带6两侧边缘处下方。为了使料子顺着槽道流动,本技术中,优选的,防侧漏槽5横截面成V字型。为了方便防止更多的原料,本技术中,优选的,进料仓3的形状为漏斗状。为了使得多功能梯10不容易被拉倒,本技术中,优选的,多功能梯10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为了为了电机15不会发生位移,本技术中,优选的,电机15与动力舱1通过电机支架17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先将料子堆放在进料口3中,然后打开机器的工作开关18,电机15开始运作,电机齿轮16通过传动链条14带动动力滚筒齿轮2和动力滚筒4运作,动力滚筒4通过传送带6带动从动滚筒运作,料子从进料口3通过动力滚筒4的一端被传送带6带到从动滚筒7的一端的过程中因为机器的震动有少许的料子可能会被摆出传送带6,在被摆出传送带6的时候,料子就会落在防侧漏槽中5,因为防侧漏槽5是有坡度的所以料子就会顺着槽道落到最下方的余料收集盆14中当运送完成后再将余料收集盆14中的料子倒入进料口3,工人还可以站在多功能梯10上观察料子的运送状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动力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支架(17),且动力舱(1)的下方设置有余料口(12),所述余料口(12)的下方设置有余料收集盆(13),所述电机支架(17)的上方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前方设置有电机齿轮(16),且电机(15)的上方设置有动力滚筒(4),所述动力滚筒(4)的外侧中心设置有滚筒齿轮(2),所述滚筒齿轮(2)和电机齿轮(16)中间设置有传动链条(14),所述动力舱(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仓(3),且动力舱(1)的左方设置有工作开关(18),所述动力滚筒(4)的右方设置有防侧漏槽(5),所述防侧漏槽(5)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侧漏槽支架(9),所述侧漏槽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从动滚筒支架(8),所述从动滚筒支架(8)的右上方设置有从动滚筒(7),所述动力滚筒(4)和从动滚筒(7)中间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两端连接处设置有传送带接扣(11),所述从动滚筒支架(8)的下方设置有多功能梯(10),所述电机(15)和工作开关(1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叶轮制造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动力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舱(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支架(17),且动力舱(1)的下方设置有余料口(12),所述余料口(12)的下方设置有余料收集盆(13),所述电机支架(17)的上方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前方设置有电机齿轮(16),且电机(15)的上方设置有动力滚筒(4),所述动力滚筒(4)的外侧中心设置有滚筒齿轮(2),所述滚筒齿轮(2)和电机齿轮(16)中间设置有传动链条(14),所述动力舱(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仓(3),且动力舱(1)的左方设置有工作开关(18),所述动力滚筒(4)的右方设置有防侧漏槽(5),所述防侧漏槽(5)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侧漏槽支架(9),所述侧漏槽支架(9)的下方设置有从动滚筒支架(8),所述从动滚筒支架(8)的右上方设置有从动滚筒(7),所述动力滚筒(4)和从动滚筒(7)中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维张保发
申请(专利权)人:福安市建达开关配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