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31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模组,组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侧的塑胶壳体,所述金属壳体适于被直接固定至所述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上。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连接器的壳体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塑胶壳体,而不是整体上全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连接器的制造成本。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器的金属壳体适于被直接固定至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上,因此,无需为连接器提供额外的金属保持板,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or, including a shell, a terminal module and a shell, which is assembled in the shell. The terminal module includes an insulation body and a conductive terminal in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housing comprises a metal shell and a plastic shell form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metal shell, and the metal shell is suitable for being directly fixed to the insulation body of the terminal module. In the utility model, because the housing of the connector comprises a plastic shell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instead of being made of metal material on the whol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connector is greatly reduced. Besides, the metal housing of the connector is suitable for being directly fixed to the insulation body of the terminal module in the utility model, so no need for additional metal retaining plates for connectors, thereby further reducing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conne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一般包括壳体和容纳在壳体中的端子模组。端子模组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连接器一般都需要具有防水功能,有些客户甚至要求连接器应当达到IPX8级的防水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防水要求,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连接器的端子模组和壳体之间注入密封胶,以便密封端子模组和壳体之间的配合界面。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连接器的壳体的密封性能和抗冲击能力,连接器的壳体通常全部由金属制成,这会增加连接器的成本。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端子模组固定在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内,需要额外地增加一个金属保持板,该金属保持板抵靠在端子模组的后端上,并焊接至金属壳体的后端壁上,从而将端子模组固定在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内。对于现有的这种连接器,由于其壳体整体上由金属制成,并且还需要额外地提供用于固定端子模组的金属保持板,因此,增加了连接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的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形成在金属壳体的内侧的塑胶壳体,从而降低了连接器的成本。而且,该金属壳体适于被直接固定至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上,无需提供额外的金属保持板,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连接器的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模组,组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侧的塑胶壳体,所述金属壳体适于被直接固定至所述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金属壳体上形成有锁扣部,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锁扣部适于被弯折到所述绝缘本体的凸起部上,并与所述凸起部接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锁扣部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凸起部适于被嵌入到所述锁扣部的开口中,以便将两者接合在一起。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金属壳体上形成有指状部,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指状部适于被弯折到所述绝缘本体的凹陷部中,并与所述凹陷部接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分别从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向后延伸的一对连接尾部;所述锁扣部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连接尾部的上侧,所述指状部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连接尾部的下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舌状部和位于所述舌状部的后侧的尾座部;所述凸起部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尾座部的顶部,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尾座部的底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为C型连接器。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形成在金属壳体的内侧的塑胶壳体。在本技术中,由于连接器的壳体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塑胶壳体,而不是整体上全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连接器的制造成本。此外,在本技术中,连接器的金属壳体适于被直接固定至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上,因此,无需为连接器提供额外的金属保持板,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连接器的制造成本。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从前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从后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壳体的从前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壳体的从后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将端子模组插入到图4所示的壳体中之后的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显示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固定至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的顶部上示意图;图8显示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固定至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的底部上示意图;图9显示图8所示的组装在一起的壳体和绝缘本体的纵向剖视图;图10显示向图8所示的绝缘本体的凹槽中注入密封胶的示意图;和图1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模组,组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侧的塑胶壳体,所述金属壳体适于被直接固定至所述端子模组的绝缘本体上。如图1至图4所示,在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连接器主要包括壳体100、200和端子模组400。端子模组400适于组装在壳体100、200中。如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端子模组400主要包括绝缘本体410、420和保持在绝缘本体410、420中的导电端子440。在绝缘本体410、420上形成有用于注入密封胶500的凹槽430。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凹槽430具有上侧开口401,该上侧开口401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壳体100、200外部,使得密封胶500可由凹槽430的上侧开口401注入到凹槽430中,以密封壳体100、200与端子模组400之间的配合界面。如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凹槽430具有在连接器的纵向方向上相对的前侧壁431和后侧壁432,在连接器的横向方向上相对的左侧壁433和右侧壁434,以及在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与上侧开口401相对的底壁435。如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电端子440沿连接器的纵向方向穿过凹槽430的前侧壁431和后侧壁432。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的壳体100、200主要包括位于其外部的金属壳体100和形成在金属壳体100的内侧的塑胶壳体200。如图4和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塑胶壳体200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圈向内凸出的阻挡部210。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金属壳体100上形成有向内凸出的凸起结构110。如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金属壳体100上的凸起结构110嵌入到塑胶壳体200的阻挡部210中,以增强阻挡部210的抗冲击能力。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金属壳体100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形成有向内凸出的凸起结构110。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凸起结构110为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在金属壳体100的侧壁上的向内凸出的环形框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塑胶壳体200可以通过插入模制的方式形成在金属壳体100的内侧上。如图5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的金属壳体100适于被直接固定至端子模组400的绝缘本体4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100、200);和端子模组(400),组装在所述壳体(100、200)中,其中,所述端子模组(400)包括绝缘本体(410、420)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410、420)中的导电端子(44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200)包括金属壳体(100)和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100)的内侧的塑胶壳体(200),所述金属壳体(100)适于被直接固定至所述端子模组(400)的绝缘本体(410、4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100、200);和端子模组(400),组装在所述壳体(100、200)中,其中,所述端子模组(400)包括绝缘本体(410、420)和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410、420)中的导电端子(44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200)包括金属壳体(100)和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100)的内侧的塑胶壳体(200),所述金属壳体(100)适于被直接固定至所述端子模组(400)的绝缘本体(410、4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壳体(100)上形成有锁扣部(121),在所述绝缘本体(410、420)上形成有凸起部(421);所述锁扣部(121)适于被弯折到所述绝缘本体(410、420)的凸起部(421)上,并与所述凸起部(421)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扣部(121)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凸起部(421)适于被嵌入到所述锁扣部(121)的开口中,以便将两者接合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新永吴剑峰张世兵朱戈胡兰平严细海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