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19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包括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固定座、连接板、螺栓、导向杆、L型固定板、拉杆、弧形挡圈,该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线圈进行单独分隔缠绕,确保每段线圈之间为分隔状态,即达到防止线圈因紧靠从而导致短路情况的发生,最终通过上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线圈使用的安全性。

Improved type reactor wind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improved reactor winding mould,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ixed seat, a connecting plate, a bolt, a guide rod, L fixed plate, rod, arc ring, the improved reactor winding mould, ingenious structure, powerful fun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vice can be conveniently the staff of the coil winding to ensure the separation, separation between each section of the coil, which can prevent the coil from close to the resulting short-circuit situation, finally through the above,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use of the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
本技术涉及工装模具,尤其涉及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
技术介绍
当前变压器或电抗器内部的线圈绕线结构如下;首先绕满一层线圈,接着添加层间绝缘纸,然后再绕下一层,上述结构漆膜损伤后因2圈为紧靠状态,从而易导致线圈短路情况的发生,此外其散热效果也较差,最终给线圈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根据上述,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线圈缠绕模具,因只针对传统的整体式线圈缠绕,从而无法对分隔式线圈缠绕进行使用,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来解决目前传统的线圈缠绕模具,无法对分隔式线圈缠绕进行使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包括套筒,还包括底板、固定座、连接板、螺栓、导向杆、L型固定板、拉杆、弧形挡圈,所述的固定座位于底板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座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固定座左侧顶部和中端,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螺栓贯穿连接板内部,所述的螺栓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位于固定座左侧中端,所述的导向杆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L型固定板位于固定座上侧前后两端,所述的L型固定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拉杆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拉杆从左至右依次贯穿L型固定板内部,所述的拉杆与L型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的弧形挡圈位于拉杆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弧形挡圈与拉杆一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螺栓末端端口处还设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与螺栓焊接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导向杆左侧外壁还设有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与导向杆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左侧还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固定套一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弧形挡圈上下两端还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与弧形挡板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套筒外壁还设有刻度表,所述的刻度表与套筒一体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绕线前,首先将套筒插入到导向杆内,再握住手柄将固定套旋入到导向杆左侧,接着旋转螺栓,使螺栓顺着连接板向套筒方向移动,当压板触碰到套筒时,通过螺栓以及压板相互配合对套筒进行夹持,最终通过上述固定套、螺栓以及压板共同的作用,从而实现套筒与导向杆的相连固定,绕线时,首先将右侧前后两端的拉杆向套筒方向推动,即前后两端的拉杆带动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相互接触,因弧形挡圈上下两端设有磁铁,即通过磁铁相互吸合的作用,使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相连固定,即实现圆形挡圈,然后,工作人员将线圈缠绕到套筒外壁上,在线圈缠绕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刻度表,来知晓线圈缠绕的宽度,当该段线圈缠绕的宽度达到工作人员需要后,可停止缠绕线圈,接着,工作人员再将对应位置的的拉杆向套筒方向推动,即前后两端的拉杆带动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相互接触,因弧形挡圈上下两端设有磁铁,即通过磁铁相互吸合的作用,使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相连固定,即实现圆形挡圈,此时通过上述圆形挡圈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缠绕线圈的分隔阻挡,即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线圈的缠绕,最终通过上述操作,从而能够对线圈进行分隔阻挡缠绕,实现每段线圈的独立状态,当套筒外壁所有线圈都缠绕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先将拉杆反向拉动,使拉杆带动弧形挡圈复位,再反向转动螺栓,即使螺栓取消对套筒外壁夹持,接着握住手柄将固定套从导向杆内旋转而出,最后工作人员将套筒从导向杆左侧拔出即可,该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线圈进行单独分隔缠绕,确保每段线圈之间为分隔状态,即达到防止线圈因紧靠从而导致短路情况的发生,最终通过上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线圈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的主视图;图2是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的侧视图;图3是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的A向剖视图。套筒1、底板2、固定座3、连接板4、螺栓5、导向杆6、L型固定板7、拉杆8、弧形挡圈9、刻度表101、压板501、固定套601、手柄602、磁铁9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包括套筒1、底板2、固定座3、连接板4、螺栓5、导向杆6、L型固定板7、拉杆8、弧形挡圈9,所述的固定座3位于底板2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座3与底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4位于固定座3左侧顶部和中端,所述的连接板4与固定座3螺纹相连,所述的螺栓5贯穿连接板4内部,所述的螺栓5与连接板4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6位于固定座3左侧中端,所述的导向杆6与固定座3螺纹相连,所述的L型固定板7位于固定座3上侧前后两端,所述的L型固定板7与固定座3螺纹相连,所述的拉杆8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拉杆8从左至右依次贯穿L型固定板7内部,所述的拉杆8与L型固定板7滑动相连,所述的弧形挡圈9位于拉杆8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弧形挡圈9与拉杆8一体相连,所述的螺栓5末端端口处还设有压板501,所述的压板501与螺栓5焊接相连,所述的导向杆6左侧外壁还设有固定套601,所述的固定套601与导向杆6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套601左侧还设有手柄602,所述的手柄602与固定套601一体相连,所述的弧形挡圈9上下两端还设有磁铁901,所述的磁铁901与弧形挡板9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1外壁还设有刻度表101,所述的刻度表101与套筒1一体相连。该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绕线前,首先将套筒1插入到导向杆6内,再握住手柄602将固定套601旋入到导向杆6左侧,接着旋转螺栓5,使螺栓5顺着连接板4向套筒1方向移动,当压板501触碰到套筒1时,通过螺栓5以及压板501相互配合对套筒1进行夹持,最终通过上述固定套601、螺栓5以及压板501共同的作用,从而实现套筒1与导向杆6的相连固定,绕线时,首先将右侧前后两端的拉杆8向套筒1方向推动,即前后两端的拉杆8带动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9相互接触,因弧形挡圈9上下两端设有磁铁901,即通过磁铁901相互吸合的作用,使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9相连固定,即实现圆形挡圈,然后,工作人员将线圈缠绕到套筒1外壁上,在线圈缠绕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刻度表101,来知晓线圈缠绕的宽度,当该段线圈缠绕的宽度达到工作人员需要后,可停止缠绕线圈,接着,工作人员再将对应位置的的拉杆8向套筒1方向推动,即前后两端的拉杆8带动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9相互接触,因弧形挡圈9上下两端设有磁铁901,即通过磁铁901相互吸合的作用,使前后两端的弧形挡圈9相连固定,即实现圆形挡圈,此时通过上述圆形挡圈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缠绕线圈的分隔阻挡,即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线圈的缠绕,最终通过上述操作,从而能够对线圈进行分隔阻挡缠绕,实现每段线圈的独立状态,当套筒1外壁所有线圈都缠绕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先将拉杆8反向拉动,使拉杆8带动弧形挡圈9复位,再反向转动螺栓5,即使螺栓5取消对套筒1外壁夹持,接着握住手柄602将固定套601从导向杆6内旋转而出,最后工作人员将套筒1从导向杆6左侧拔出即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

【技术保护点】
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包括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固定座、连接板、螺栓、导向杆、L型固定板、拉杆、弧形挡圈,所述的固定座位于底板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座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固定座左侧顶部和中端,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螺栓贯穿连接板内部,所述的螺栓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位于固定座左侧中端,所述的导向杆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L型固定板位于固定座上侧前后两端,所述的L型固定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拉杆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拉杆从左至右依次贯穿L型固定板内部,所述的拉杆与L型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的弧形挡圈位于拉杆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弧形挡圈与拉杆一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良型电抗器绕线模具,包括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固定座、连接板、螺栓、导向杆、L型固定板、拉杆、弧形挡圈,所述的固定座位于底板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座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固定座左侧顶部和中端,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螺栓贯穿连接板内部,所述的螺栓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位于固定座左侧中端,所述的导向杆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L型固定板位于固定座上侧前后两端,所述的L型固定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拉杆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拉杆从左至右依次贯穿L型固定板内部,所述的拉杆与L型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的弧形挡圈位于拉杆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弧形挡圈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兰宇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