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16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机结构包括:进风部,进风部包括进风管段和动叶,动叶设置于进风管段内;出风部,出风部包括出风管段和静叶,静叶设置于出风管段内,出风管段与进风管段相连通,动叶相对静叶可转动地设置,静叶的表面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减小气流的噪音。在风机结构中的静叶上设置凹陷部,该凹陷部能够起到降低气流噪音的作用,有效地减小了风机结构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该风机结构的实用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Fan structure and its air condition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an structur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Including wind turbine inlet, inlet: including inlet pipe section and the blade, blade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pipe; the wind, the wind part comprises an air outlet pipe section and the stator, stator is arranged on the outlet pipe,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n air inlet pipe section, rotor stator is relatively rotatably arranged, the stato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cave part and concave part for reducing airflow noise. The concave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tatic blade of the fan structure, which can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airflow,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oise generated by the fan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and user experience of the fa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轴流或混流风机,由于其风量大,适应性广等特点,工程上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环境的通风行业。但由于该类型的风机噪声比贯流风机和离心式风机偏大,目前普遍采用的降噪方式是风叶主动降噪和其余零部件的搭配降噪,主要包括有风叶叶形优化、叶尾缘加工锯齿状结构、叶顶弧线设计以及风叶面局部穿孔设计,或是通过电机减震及包裹风机的壳体进行消音或吸音设计等方式。为了让风机出口气流顺畅,在风机出口方向增加静叶结构,甚至在静叶的前缘或者尾缘加工有锯齿结构,或是在风叶的出口侧增加有扇框结构,并且在扇框中增加了出口静叶导流结构,在其静叶导流结构上又加工了锯齿结构,该锯齿结构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离散风叶出口气流到达或离开静叶面的时间,从而降低声音叠加效应,即离散风机噪声。现有技术中在静叶上设置的导流凹槽(即离散锯齿)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布置方式为彼此对称或错位配置的布局方式,均是不利于风机噪音的离散效果的,这在贯流风机的调制蜗舌实验效果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理论上,最好的离散效果,是锯齿长度、形状及间隔呈一定规则的发生变化,加大气流离散效果。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静叶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存在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结构噪音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包括:进风部,进风部包括进风管段和动叶,动叶设置于进风管段内;出风部,出风部包括出风管段和静叶,静叶设置于出风管段内,出风管段与进风管段相连通,动叶相对静叶可转动地设置,静叶的表面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减小气流的噪音。进一步地,静叶具有正压力面和与正压力面相对的负压力面,凹陷部设置于负压力面上。进一步地,凹陷部为多个,多个凹陷部沿静叶的长度方向成多排地设置,多个凹陷部沿静叶的宽度方向成多列地设置;其中,位于同排或同列的凹陷部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或者,相邻两排之间的凹陷部的几何中心错位地设置。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凹陷部之间的中心距为D,其中,5mm≤D≤20mm。进一步地,凹陷部为朝向正压力面凹陷的弧面,弧面的曲率半径为R,其中,1.5mm≤R≤5mm。进一步地,曲率半径的圆心至凹陷部的内壁的距离均相等。进一步地,凹陷部的沿静叶所在的平面方向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或三角形。进一步地,凹陷部的在静叶的厚度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上的点沿凹陷部的径向方向至凹陷部侧壁的最大距离为d,其中,1mm≤d≤2.5mm。进一步地,凹陷部的沿静叶的厚度方向的深度为L,其中,0<L≤2mm。进一步地,出风部还包括:轮毂,轮毂设置于出风管段内,轮毂通过静叶与出风管段相连接。进一步地,静叶为多个,多个静叶沿出风管段的内壁面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静叶包括:第一组成段,第一组成段所在的平面与出风管段的轴线方向具有夹角;第二组成段,第二组成段与第一组成段相连接,第二组成段所在的平面与出风管段的轴线方向相平行。进一步地,风机结构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设置于进风管段和/或出风管段内,驱动部的输出轴与动叶相连接,驱动部可驱动动叶转动,以使气流从进风管段进入出风管段内,经凹陷部降噪后排出出风管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机结构,风机结构为上述的风机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风机结构中的静叶上设置凹陷部,该凹陷部能够起到降低气流噪音的作用,有效地减小了风机结构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该风机结构的实用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风机结构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风机结构的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风机结构的静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风机结构的静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风机结构的静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风机结构的静叶和动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无凹陷部静叶的仿真效果图;图8示出了具有凹陷部是静叶仿真效果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进风部;11、进风管段;12、动叶;20、出风部;21、出风管段;22、静叶;221、正压力面;222、负压力面;223、第一组成段;224、第二组成段;23、轮毂;30、凹陷部;40、驱动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结合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风机结构包括进风部10和出风部20。进风部10包括进风管段11和动叶12。动叶12设置于进风管段11内。出风部20包括出风管段21和静叶22,静叶22设置于出风管段21内,出风管段21与进风管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部(10),所述进风部(10)包括进风管段(11)和动叶(12),所述动叶(12)设置于所述进风管段(11)内;出风部(20),所述出风部(20)包括出风管段(21)和静叶(22),所述静叶(22)设置于所述出风管段(21)内,所述出风管段(21)与所述进风管段(11)相连通,所述动叶(12)相对所述静叶(22)可转动地设置,所述静叶(22)的表面上设置有凹陷部(30),所述凹陷部(30)用于减小气流的噪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部(10),所述进风部(10)包括进风管段(11)和动叶(12),所述动叶(12)设置于所述进风管段(11)内;出风部(20),所述出风部(20)包括出风管段(21)和静叶(22),所述静叶(22)设置于所述出风管段(21)内,所述出风管段(21)与所述进风管段(11)相连通,所述动叶(12)相对所述静叶(22)可转动地设置,所述静叶(22)的表面上设置有凹陷部(30),所述凹陷部(30)用于减小气流的噪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22)具有正压力面(221)和与所述正压力面(221)相对的负压力面(222),所述凹陷部(30)设置于所述负压力面(2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0)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部(30)沿所述静叶(22)的长度方向成多排地设置,多个所述凹陷部(30)沿所述静叶(22)的宽度方向成多列地设置;其中,位于同排或同列的所述凹陷部(30)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或者,相邻两排之间的所述凹陷部(30)的几何中心错位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30)之间的中心距为D,其中,5mm≤D≤2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0)为朝向所述正压力面(221)凹陷的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为R,其中,1.5mm≤R≤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半径的圆心至所述凹陷部(30)的内壁的距离均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0)的沿所述静叶(22)所在的平面方向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芳勇李建建赵万东陈英强彭光前罗袁伟张兴钰吴俊鸿高旭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