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01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包括中心钢柱、上部钢柱、下部钢柱、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柱、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柱、四根H型钢梁、四根中间H型钢、四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四根普通混凝土梁、四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及四根端部H型钢,其中,中心钢柱的一个侧面对应一根H型钢梁、一根中间H型钢、一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一根普通混凝土梁、一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及一根端部H型钢,该组合结构的重量较轻、梁柱连接节点强度较高,并且成本低。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hain composit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in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center of steel column, steel column,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eel column, the first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olumn, second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olumn, four H steel, four steel, four H root root first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eams, four common beams four, second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eams and four end parts of H type steel, wherein, one side of the center of steel column corresponds to an H beam, a middle type H steel, a first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eam, an ordinary concrete beam, a second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eam and one end of the H steel,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the lighter, Liang Zhu joint strength is higher,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式组合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降低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已成为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现有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大多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全部采用钢结构。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在于不利于建筑工业化,且采用全钢的梁柱结构的问题在于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全装配式且成本低的链式组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重量较轻、梁柱连接节点强度较高,并且成本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包括中心钢柱、上部钢柱、下部钢柱、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柱、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柱、四根H型钢梁、四根中间H型钢、四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四根普通混凝土梁、四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及四根端部H型钢,其中,中心钢柱的一个侧面对应一根H型钢梁、一根中间H型钢、一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一根普通混凝土梁、一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及一根端部H型钢;四根H型钢梁的一端分别依次焊接于中心钢柱的四个侧面上,H型钢梁的另一端与中间H型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钢柱(1)、上部钢柱(8)、下部钢柱(10)、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柱(9)、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柱(11)、四根H型钢梁(2)、四根中间H型钢(3)、四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4)、四根普通混凝土梁(5)、四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6)及四根端部H型钢(7),其中,中心钢柱(1)的一个侧面对应一根H型钢梁(2)、一根中间H型钢(3)、一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4)、一根普通混凝土梁(5)、一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6)及一根端部H型钢(7);四根H型钢梁(2)的一端分别依次焊接于中心钢柱(1)的四个侧面上,H型钢梁(2)的另一端与中间H型钢(3)的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钢柱(1)、上部钢柱(8)、下部钢柱(10)、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柱(9)、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柱(11)、四根H型钢梁(2)、四根中间H型钢(3)、四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4)、四根普通混凝土梁(5)、四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6)及四根端部H型钢(7),其中,中心钢柱(1)的一个侧面对应一根H型钢梁(2)、一根中间H型钢(3)、一根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4)、一根普通混凝土梁(5)、一根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6)及一根端部H型钢(7);四根H型钢梁(2)的一端分别依次焊接于中心钢柱(1)的四个侧面上,H型钢梁(2)的另一端与中间H型钢(3)的一端相连接,中间H型钢(3)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4)的一端内,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梁(4)的另一端与普通混凝土梁(5)的一端相连接,普通混凝土梁(5)的另一端与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6)的一端相连接,端部H型钢(7)的端部插入于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梁(6)的另一端内,中心钢柱(1)的上端与上部钢柱(8)的下端相连接,上部钢柱(8)的上端插入于第一高性能混凝土柱(9)内,中心钢柱(1)的下端与下部钢柱(10)的上端相连接,下部钢柱(10)的下端插入于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柱(11)的上端内,第二高性能混凝土柱(11)的下端与普通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际李琰潘峰田黎敏卢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