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977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由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位器至第三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加热管、可控硅、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时基集成芯片、三极管和稳压管组成,由时基集成芯片第三引脚输出触发脉冲去触发可控硅的导通角,可控硅导通后改变加热管中的电流强度,从而控制发热量。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第五、第六引脚均外接电位器,可调整触发脉冲的频率和相位。从而改变加热管中的电流周期和时间,以达到控制发热量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个电位器对加热管的温度进行精调,在打印过程中可进行调整,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for 3D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3D printer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s composed of a first resistor and fourth resistors, potentiometers first to third potentiometer, a first capacitor, a second capacitor, a heating pipe, a thyristor, a first diode, a second diode, a first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diode, second integrated chip, a triode and a voltage regulator tube, by the time the integrated chip third pin output trigger pulse to trigger the thyristor conduction angle, changing the current of the heating pipe in the SCR conduction, so as to control the heat. The second, fifth, and sixth pin all external potentiometers of the time base integrated chip can adjust the frequency and phase of the trigger pulse. Thus, the current cycle and time in the heating tube are changed to control the heat gene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ree potentiometers to finely adjus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ing tube, and can be adjusted in the printing process, which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has the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
技术介绍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而现有技术中,打印机的温度大多通过程序控制的,在实际工作进行中不能进行温度控制,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位器至第三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加热管、可控硅、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时基集成芯片、三极管和稳压管组成,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加热管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同时与可控硅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加热管的第二端与可控硅的正极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八引脚、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二极管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三个电位器调整触发脉冲的频率和相位,从而对加热管的温度进行精调,在打印过程中可进行调整,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第一电阻R1至第四电阻R4、第一电位器RP1至第三电位器RP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加热管RL、可控硅SCR、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时基集成芯片IC、三极管VT和稳压管DW组成,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同时与加热管RL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交流电源AC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AC的第二端同时与可控硅SCR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一引脚、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稳压管DW的正极连接,加热管RL的第二端与可控硅SCR的正极连接,可控硅SCR的控制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八引脚、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三极管VT的发射极、第三电位器RP3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稳压管DW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六引脚连接,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三电位器RP3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与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七引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的加热管RL用于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的加热,交流220V电压经可控硅SCR为加热管RL供电。由时基集成芯片IC第三引脚输出触发脉冲去触发可控硅SCR的导通角,可控硅SCR导通后改变加热管RL中的电流强度,从而控制发热量。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二、第五、第六引脚均外接电位器,可调整触发脉冲的频率和相位。从而改变加热管RL中的电流周期和时间,以达到控制发热量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位器至第三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加热管、可控硅、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时基集成芯片、三极管和稳压管组成,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加热管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同时与可控硅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加热管的第二端与可控硅的正极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八引脚、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二极管与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位器至第三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加热管、可控硅、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时基集成芯片、三极管和稳压管组成,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加热管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同时与可控硅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加热管的第二端与可控硅的正极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森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