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环墩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5321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20
一种连接环墩头装置。解决了现有连接环加工设备不能先进行墩头加工使得连接环外螺纹设置麻烦、不可靠的问题。它包括上模、下模和夹具组件,所述的下模上设有成型组件,所述的夹具组件包括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和用于夹具安装的放料架,所述的成型组件有两个且两个成型组件设于夹具组件的两侧,所述的上模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压紧工件并驱动成型组件对工件进行墩头加工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成型组件和夹具组件,通过夹具组件将工件夹紧,通过上模的运动带动成型组件运动,从而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前提下对连接环的线材两端进行墩头加工,便于在工件端部设置外螺纹,使得连接环的加工简单、方便可靠。

Connecting ring pier head device

A device for connecting the ring pier head.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connection r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can not be processed first can make the external thread of the connection ring set up trouble and unreliable. It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and fixture assembly, molding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mold, fixture assembly comprises a fixture for workpiece positioning and clamp for installing the material rack, forming components are arranged in the both sides of the two and two form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clamp assembly, the upper die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first state and the workpiece forming components and drive the pier on the workpiece processing state seco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et up, forming components and clamp assembly through the clamp assembly clamp the workpiece through the die by the movement of the forming component movement, to the pier head on both ends of the wire connecting processing ring in order not to increase the material cost, easy in the end of the workpiece is provided with external threads, making the process the connecting ring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环墩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环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环墩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连接环通常包括连接部和螺帽部,所述的连接部通常是金属线材折弯而成,折弯后该金属线材的两端形成缺口且两端端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而螺帽部通常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在连接环实际加工过程中,其环形连接部采用金属线材折弯而成,由于实际加工用料及成本考虑,未经处理的线材加工而成的连接环的外螺纹设置不可靠,而现有的设备不能可靠方便的将直线形的线材先进行端部墩头加工处理,使得现有的连接环的外螺纹设置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连接环加工设备不能先进行墩头加工使得连接环外螺纹设置麻烦、不可靠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环墩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环墩头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和夹具组件,所述的上模相对下模竖直运动,所述的下模上设有成型组件,所述的夹具组件包括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和用于夹具安装的放料架,所述的成型组件有两个且两个成型组件设于夹具组件的两侧,所述的上模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压紧工件并驱动成型组件对工件进行墩头加工的第二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放料架有两个,每个放料架对应一个夹具,两个放料架分别设于上模和下模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夹具有两个,且两个夹具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夹具上设有半圆形的安放槽,两个安放槽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夹具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上设有驱动缸,所述的驱动缸与设于上模上的放料架相连接并驱动该放料架压向下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上设有凹槽,所述的驱动缸套设于凹槽内,所述的驱动缸上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用于液压油容置的容置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成型组件包括成型套、成型冲针、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的成型套设于第一滑块上,所述的成型冲针设于第二滑块上并穿过成型套与工件端面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在第二状态时分别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相贴合并驱动第一滑块压紧夹具组件以及通过第二滑块驱动成型冲针对工件进行端面加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上设有用于按压第一滑块的第一斜面部和用于按压第二滑块的第二斜面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中部设有缺口,所述的第二滑块设于第一滑块的缺口处并与下模滑移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成型组件和夹具组件,通过夹具组件将工件夹紧,通过上模的运动带动成型组件运动,从而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前提下对连接环的线材两端进行墩头加工,便于在工件端部设置外螺纹,使得连接环的加工简单、方便可靠。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的上模1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中的下模2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的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加工前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加工后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11、凹槽;12、第一斜面部;13、第二斜面部;2、下模;3、夹具组件;31、夹具;32、放料架;33、夹具槽;34、安放槽;4、成型组件;41、成型套;42、成型冲针;43、第一滑块;431、缺口;44、第二滑块;5、驱动缸;51、容置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7所示,一种连接环墩头装置,包括上模1、下模2和夹具组件3,所述的上模1相对下模2竖直运动,所述的下模2上设有成型组件4,所述的夹具组件3包括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31和用于夹具31安装的放料架32,所述的成型组件4有两个且两个成型组件4设于夹具组件3的两侧,所述的上模1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压紧工件并驱动成型组件4对工件进行墩头加工的第二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成型组件和夹具组件,通过夹具组件将工件夹紧,通过上模的运动带动成型组件运动,从而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前提下对连接环的线材两端进行墩头加工,便于在工件端部设置外螺纹,使得连接环的加工简单、方便可靠。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述的放料架32有两个,每个放料架32对应一个夹具31,两个放料架32分别设于上模1和下模2上。具体的说,所述的夹具31有两个,且两个夹具31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槽33。更具体的说,每个夹具31上设有半圆形的安放槽34,两个安放槽34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夹具槽33。更具体的说,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驱动缸5,所述的驱动缸5与设于上模1上的放料架32相连接并驱动该放料架32压向下模2。在上模动作是通过驱动缸(通常为油缸)将上模上的放料架及夹具压向下模上的放料架及夹具,从而使得夹具上的半圆形安放槽相配合形成整圆,用于容置工件,且将工件可靠压紧在夹具上,避免加工过程中工件窜位,影响产品精度。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凹槽11,所述的驱动缸5套设于凹槽11内,所述的驱动缸5上设有与凹槽11相连通用于液压油容置的容置腔51。容腔与凹槽的设置便于存放液压油,提供压紧力,更具体的说,在驱动缸内设有弹簧,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压紧力,保证夹具可靠夹紧。所述的成型组件4包括成型套41、成型冲针42、第一滑块43和第二滑块44,所述的成型套41设于第一滑块43上,所述的成型冲针42设于第二滑块44上并穿过成型套41与工件端面相适配。具体的说,所述的上模1在第二状态时分别与第一滑块43、第二滑块44相贴合并驱动第一滑块43压紧夹具组件3以及通过第二滑块44驱动成型冲针42对工件进行端面加工。成型组件的设置可以可靠的对工件的端面进行加工,当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改变夹具组件两端成型套的结构可以使得工件两端的结构不同。当然在也可以使得工件两端的结构相同。更具体的说,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用于按压第一滑块43的第一斜面部12和用于按压第二滑块44的第二斜面部13。更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一滑块43的中部设有缺口431,所述的第二滑块44设于第一滑块43的缺口431处并与下模2滑移配合。上模在下压过程中先压紧夹具组件,在通过第一斜面部推动第一滑块靠近夹具组件,并被工件、夹具和放料架进行限位,然后由第一斜面部通过第二滑块驱动成型冲针对工件端面进行墩头加工。本技术中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和均与下模滑移配合。更具体的说,在回位时,通过回位杆(图纸中未给出)、螺杆或拉杆拉动第一滑块远离放料架,通过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回位,使得产品能可靠回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的上模上设有给回位杆让位的缺口。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环墩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环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夹具组件(3),所述的上模(1)相对下模(2)竖直运动,所述的下模(2)上设有成型组件(4),所述的夹具组件(3)包括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31)和用于夹具(31)安装的放料架(32),所述的成型组件(4)有两个且两个成型组件(4)设于夹具组件(3)的两侧,所述的上模(1)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压紧工件并驱动成型组件(4)对工件进行墩头加工的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环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夹具组件(3),所述的上模(1)相对下模(2)竖直运动,所述的下模(2)上设有成型组件(4),所述的夹具组件(3)包括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31)和用于夹具(31)安装的放料架(32),所述的成型组件(4)有两个且两个成型组件(4)设于夹具组件(3)的两侧,所述的上模(1)具有安装时的第一状态和压紧工件并驱动成型组件(4)对工件进行墩头加工的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环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架(32)有两个,每个放料架(32)对应一个夹具(31),两个放料架(32)分别设于上模(1)和下模(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环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31)有两个,且两个夹具(31)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工件安放的夹具槽(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环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夹具(31)上设有半圆形的安放槽(34),两个安放槽(34)相配合形成所述的夹具槽(3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环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驱动缸(5),所述的驱动缸(5)与设于上模(1)上的放料架(32)相连接并驱动该放料架(32)压向下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瑞五金索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