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改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525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09
电梯改装方法。得到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电梯改装方法。该电梯改装方法包括:既有导轨支承工序,卸下既有轨台(23),使用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来支承既有导轨(22);新设轨台设置工序,在既有导轨支承工序之后,设置新设轨台(32);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在新设轨台设置工序之后,将新设导轨最下部(311)设置在井道(1)中,使新设导轨最下部(311)支承于新设轨台(32);提升装置设置工序,将提升装置(42)设置在井道(1)中,并使提升装置(42)与既有轿厢(21)连接;以及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工序,在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和提升装置设置工序之后,一边驱动提升装置(42)使既有轿厢(21)升降一边将新设导轨剩余部分(312)设置在井道(1)中。

Elevator modification method and lift guide rail support device

The method of lifting the elevator and the supporting device for the elevator to be reassembled with the guide rail. The method of upgrading the elevator is obtained,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operation. \u8be5\u7535\u68af\u6539\u88c5\u65b9\u6cd5\u5305\u62ec\uff1a\u65e2\u6709\u5bfc\u8f68\u652f\u627f\u5de5\u5e8f\uff0c\u5378\u4e0b\u65e2\u6709\u8f68\u53f0(23)\uff0c\u4f7f\u7528\u7535\u68af\u6539\u88c5\u7528\u5bfc\u8f68\u652f\u627f\u88c5\u7f6e(43)\u6765\u652f\u627f\u65e2\u6709\u5bfc\u8f68(22)\uff1b\u65b0\u8bbe\u8f68\u53f0\u8bbe\u7f6e\u5de5\u5e8f\uff0c\u5728\u65e2\u6709\u5bfc\u8f68\u652f\u627f\u5de5\u5e8f\u4e4b\u540e\uff0c\u8bbe\u7f6e\u65b0\u8bbe\u8f68\u53f0(32)\uff1b\u65b0\u8bbe\u5bfc\u8f68\u6700\u4e0b\u90e8\u8bbe\u7f6e\u5de5\u5e8f\uff0c\u5728\u65b0\u8bbe\u8f68\u53f0\u8bbe\u7f6e\u5de5\u5e8f\u4e4b\u540e\uff0c\u5c06\u65b0\u8bbe\u5bfc\u8f68\u6700\u4e0b\u90e8(311)\u8bbe\u7f6e\u5728\u4e95\u9053(1)\u4e2d\uff0c\u4f7f\u65b0\u8bbe\u5bfc\u8f68\u6700\u4e0b\u90e8(311)\u652f\u627f\u4e8e\u65b0\u8bbe\u8f68\u53f0(32)\uff1b\u63d0\u5347\u88c5\u7f6e\u8bbe\u7f6e\u5de5\u5e8f\uff0c\u5c06\u63d0\u5347\u88c5\u7f6e(42)\u8bbe\u7f6e\u5728\u4e95\u9053(1)\u4e2d\uff0c\u5e76\u4f7f\u63d0\u5347\u88c5\u7f6e(42)\u4e0e\u65e2\u6709\u8f7f\u53a2(21)\u8fde\u63a5\uff1b\u4ee5\u53ca\u65b0\u8bbe\u5bfc\u8f68\u5269\u4f59\u90e8\u5206\u8bbe\u7f6e\u5de5\u5e8f\uff0c\u5728\u65b0\u8bbe\u5bfc\u8f68\u6700\u4e0b\u90e8\u8bbe\u7f6e\u5de5\u5e8f\u548c\u63d0\u5347\u88c5\u7f6e\u8bbe\u7f6e\u5de5\u5e8f\u4e4b\u540e\uff0c\u4e00\u8fb9\u9a71\u52a8\u63d0\u5347\u88c5\u7f6e(42)\u4f7f\u65e2\u6709\u8f7f\u53a2(21)\u5347\u964d\u4e00\u8fb9\u5c06\u65b0\u8bbe\u5bfc\u8f68\u5269\u4f59\u90e8\u5206(31 2) is set in the well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改装方法及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电梯进行改装的电梯改装方法以及在该电梯改装方法中使用的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下述这样的电梯改装方法,该电梯改装方法是将具有既有轿厢和既有导轨的既有电梯改装成具有新设轿厢和新设导轨的新设电梯的电梯改装方法,在该方法中,将既有轿厢和既有导轨从井道中拆除之后,在井道内架设脚手架,将既有导轨从最下部直到最上部依序进行组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12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为了将既有导轨组装至最上部,需要将脚手架组装直至井道的最上部,因此,存在作业效率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电梯改装方法及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改装方法是将具有既有轿厢和既有导轨的既有电梯改装成具有新设轿厢和新设导轨的新设电梯的电梯改装方法,其中,该电梯改装方法包括:既有导轨支承工序,卸下支承既有导轨的既有轨台,使用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来支承既有导轨;新设轨台设置工序,在既有导轨支承工序之后,设置用于支承新设导轨的新设轨台;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在新设轨台设置工序之后,将新设导轨的最下部即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在井道中,使新设导轨最下部支承于新设轨台;提升装置设置工序,将用于使既有轿厢升降的提升装置设置在井道中,并使提升装置与既有轿厢连接;以及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工序,在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和提升装置设置工序之后,一边驱动提升装置使既有轿厢升降一边将新设导轨的、除了新设导轨最下部之外的部分即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在井道中。本专利技术的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是在将具有既有轿厢和既有导轨的既有电梯改装成具有新设轿厢和新设导轨的新设电梯时使用的,其中,所述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具有:接触部件,其与卸下了支承所述既有导轨的既有轨台后的所述既有导轨的下表面接触;和千斤顶基座,其设置于底坑的地面,支承所述接触部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改装方法,由于包括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工序,在该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工序中,一边使既有轿厢升降一边将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在井道中,因此,不再需要将脚手架组装至井道的最上部。由此,能够提高改装电梯时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改装方法进行改装之前的电梯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将图1的既有电梯改装成新设电梯的情况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向视截面图。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向视截面图。图6是示出图4的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的放大图。图7是示出图4的既有轿厢中安装的安全单元的图。图8是示出将图1的既有电梯改装成新设电梯的电梯改装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标号说明1:井道;11:底坑;21:既有轿厢;22:既有导轨;23:既有轨台;24:液压千斤顶;25:紧急停止装置主体;26:紧急停止杆;31:新设导轨;32:新设轨台;41:提升梁;42:提升装置;43: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4:安全单元(牵引式阻止坠落器具);311:新设导轨最下部;312:新设导轨剩余部分;421:绞车;422:绳索部;423:驱动部;431:接触部件;432:千斤顶基座;433:单管管道;434:平板部;435:螺纹杆;436:升降部;437:手柄;438:接触板;439:筒部;441:安装板;442:卷盘(reel);443: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改装方法进行改装之前的电梯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电梯的俯视图。在该实施方式1中,作为改装之前的电梯即既有电梯,以液压电梯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既有电梯不限于液压电梯,例如也可以是有机房电梯。此外,在该实施方式1中,作为改装之后的电梯即新设电梯,以无机房电梯为例进行说明。既有电梯与新设电梯之间,各自的导轨在井道1中的设置位置互不相同。既有电梯具有:既有轿厢21,其在井道1中升降;一对既有导轨22,它们设置于井道1中,对既有轿厢21进行引导;既有轨台23,其设置于井道1的底坑11,支承既有导轨22;以及液压千斤顶24,其用于使既有轿厢21升降。在既有轿厢21与液压千斤顶24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缆绳。通过使液压千斤顶24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变化而使既有轿厢21在井道1中升降。图3是示出将图1的既有电梯改装成新设电梯的情况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向视截面图,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向视截面图。新设电梯具有:未图示的新设轿厢,其在井道1中升降;一对新设导轨31,它们设置于井道1中,对新设轿厢进行引导;以及新设轨台32,其设置于井道1的底坑11,支承新设导轨31。设置新设轨台32的位置和设置既有轨台23的位置彼此部分重合。因此,在设置新设轨台32之前,需要将既有轨台23从底坑11卸下。在将既有电梯改装成新设电梯时使用的电梯改装用装置具有:提升梁41,其固定在既有导轨22的上部;提升装置42,其以横跨提升梁41和既有轿厢21的方式设置;以及一对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它们设置于底坑11中,分别支承一对既有导轨22。图3和图5未示出提升梁41和提升装置42。提升梁41被配置成在既有导轨22彼此对置的方向上延伸。在该示例中,提升梁41被固定在既有导轨22上,但是,提升梁41也可以被固定在井道1上。提升装置42具有两个绞车421。各个绞车421被支承于提升梁41。此外,各个绞车421在提升梁41的长度方向上分开地进行配置。此外,各个绞车421具有:绳索部422;和驱动部423,其送出绳索部422或收卷绳索部422。各个绞车421的绳索部422与既有轿厢21连接。因此,通过从驱动部423送出绳索部422而使既有轿厢21下降,通过使绳索部422被驱动部423收卷而使既有轿厢21上升。图6是示出图4的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的放大图。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具有:接触部件431,其与既有导轨22的下表面接触;千斤顶基座432,其设置于底坑11的地面;以及单管管道433,其被支承于千斤顶基座432。底坑11中的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的设置面积小于底坑11中的既有轨台23的设置面积。此外,使底坑11中的设置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的位置与底坑11中的设置新设轨台32的位置不重合。因此,能够在底坑11中设置有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的状态下将新设轨台32设置在底坑11中。另外,底坑11中的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43的设置面积为能够稳定地支承既有导轨22的程度。千斤顶基座432具有:平板部434,其载置于底坑11的地面上;螺纹杆435,其立在平板部434上,侧面形成有螺纹槽;升降部436,其设置于螺纹杆435上,通过以螺纹杆435的轴心为中心在周向上旋转而使其与平板部434之间的尺寸发生变化;以及一对手柄437,它们以螺纹杆435的轴心为中心从升降部436朝向径向外侧延伸。通过使手柄437沿周向旋转而使升降部436沿周向旋转,由此使得升降部436相对于平板部434在高度方向上移动。单管管道433以螺纹杆435的上部从单管管道433的下方插入于单管管道433的内部的状态被支承于升降部436。因此,使得单管管道433与升降部436一同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改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改装方法,其是将具有既有轿厢和既有导轨的既有电梯改装成具有新设轿厢和新设导轨的新设电梯的电梯改装方法,其中,该电梯改装方法包括:既有导轨支承工序,卸下支承所述既有导轨的既有轨台,使用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来支承所述既有导轨;新设轨台设置工序,在所述既有导轨支承工序之后,设置用于支承所述新设导轨的新设轨台;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在所述新设轨台设置工序之后,将所述新设导轨的最下部即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在井道中,使所述新设导轨最下部支承于所述新设轨台;提升装置设置工序,将用于使所述既有轿厢升降的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井道中,并使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既有轿厢连接;以及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工序,在所述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和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工序之后,一边驱动所述提升装置使所述既有轿厢升降一边将所述新设导轨的、除了所述新设导轨最下部之外的部分即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在所述井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08 JP 2016-1359111.一种电梯改装方法,其是将具有既有轿厢和既有导轨的既有电梯改装成具有新设轿厢和新设导轨的新设电梯的电梯改装方法,其中,该电梯改装方法包括:既有导轨支承工序,卸下支承所述既有导轨的既有轨台,使用电梯改装用导轨支承装置来支承所述既有导轨;新设轨台设置工序,在所述既有导轨支承工序之后,设置用于支承所述新设导轨的新设轨台;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在所述新设轨台设置工序之后,将所述新设导轨的最下部即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在井道中,使所述新设导轨最下部支承于所述新设轨台;提升装置设置工序,将用于使所述既有轿厢升降的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井道中,并使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既有轿厢连接;以及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工序,在所述新设导轨最下部设置工序和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工序之后,一边驱动所述提升装置使所述既有轿厢升降一边将所述新设导轨的、除了所述新设导轨最下部之外的部分即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在所述井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改装方法,其中,该电梯改装方法在所述新设导轨剩余部分设置工序之后还具有新设轿厢设置工序,在该新设轿厢设置工序中,将所述既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代修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