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024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本体、蓝光LED光源,所述蓝光LED光源设置在导光板本体的下方,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玻璃基材层,所述玻璃基材层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量子粉层和氟化铝涂层,所述玻璃基材层另一侧设置有蜂窝网点层,所述蜂窝网点层远离玻璃基材层的一侧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远离蜂窝网点层的一侧设有遮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出光面采用氟化铝涂层代替增亮膜,一方面确保LED背光模组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简化了加工流程。

A LED backlight module with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ED backlight module with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includ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body, the blue LED light source, the blue LED light sour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light guide plate body, wherein the light guide plate body comprises a glass substrate layer, one side of the glass substrate layer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s provided with quantum powder layer and fluoride aluminum coating, the glass substrate layer,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cellular network layer, one side of the cellular network layer away from the glass substrat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reflecting layer, one side of the reflective layer from the cellular dot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hielding lay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aluminum fluoride coating is used instead of the brightening film on the surface,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LED backlight module has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simplifies the processing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导光板出光面的出光效率,普遍使用的方式是在出光面贴上增亮膜,如中国授权公告号CN205844706U,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导光板,公开了一种具有增亮效果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向内凹陷,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上方端面设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下表面与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吻合,所述灯壳的内侧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内安装有灯,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下表面贴合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下表面贴合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下表面贴合反射型偏光片。采用增亮膜的结构,在加工工艺上比较繁琐复杂。鉴于这种情况,亟待一种能够确保发光效率的同时也能提升加工效率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在出光面采用氟化铝涂层代替增亮膜,一方面确保LED背光模组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简化了加工流程。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本体、蓝光LED光源,所述蓝光LED光源设置在导光板本体的下方,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玻璃基材层,所述玻璃基材层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量子粉层和氟化铝涂层,所述玻璃基材层另一侧设置有蜂窝网点层,所述蜂窝网点层远离玻璃基材层的一侧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远离蜂窝网点层的一侧设有遮光层。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射层可设置为PET膜层、PC膜层、黑色油墨层中的任一种。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氟化铝涂层的厚度设置为0.05mm-0.2mm。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量子粉层的厚度设置为0.111mm-0.22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导光板本体依次包括氟化铝涂层、量子粉层、玻璃基材层、蜂窝网点层、反射层、遮光层,通过在导光板本体的出光面设置氟化铝涂层,一方面确保LED背光模组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简化了加工流程;设置蜂窝网点层,增加了网点的反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出光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氟化铝涂层1、遮光层2、反射层4、玻璃基材层5、量子粉层6、蓝光LED光源7、导光板本体8。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本体8、蓝光LED光源7,所述蓝光LED光源7设置在导光板本体8的下方,所述导光板本体8包括玻璃基材层5,所述玻璃基材层5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量子粉层6和氟化铝涂层1,所述玻璃基材层5另一侧设置有蜂窝网点层,所述蜂窝网点层远离玻璃基材层5的一侧设有反射层4,所述反射层4远离蜂窝网点层3的一侧设有遮光层2。通过在导光板本体8的出光面设置氟化铝涂层1,氟化铝涂层1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在量子粉层6的上方,一方面确保LED背光模组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简化了加工流程。当蓝光LED光源的光线射入量子粉层6的时候,量子粉层6会把蓝光通过量子粉折射,激发出红光与绿光,这样红绿蓝组合形成白光,使背光模组的色域从传统的65%-80%提升至120%-150%,同时也减少了材料应用成本。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4可设置为PET膜层、PC膜层、黑色油墨层中的任一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氟化铝涂层1的厚度设置为0.05mm-0.2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量子粉层6的厚度设置为0.111mm-0.225mm。该量子粉层6主要采用喷绘的方式设置在导光板本体8的出光面,量子粉层6的厚度可以根据产品需要进行设置。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本体(8)、蓝光LED光源(7),所述蓝光LED光源(7)设置在导光板本体(8)的下方,所述导光板本体(8)包括玻璃基材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材层(5)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量子粉层(6)和氟化铝涂层(1),所述玻璃基材层(5)另一侧设置有蜂窝网点层,所述蜂窝网点层远离玻璃基材层(5)的一侧设有反射层(4),所述反射层(4)远离蜂窝网点层(3)的一侧设有遮光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效率高的LED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本体(8)、蓝光LED光源(7),所述蓝光LED光源(7)设置在导光板本体(8)的下方,所述导光板本体(8)包括玻璃基材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材层(5)的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量子粉层(6)和氟化铝涂层(1),所述玻璃基材层(5)另一侧设置有蜂窝网点层,所述蜂窝网点层远离玻璃基材层(5)的一侧设有反射层(4),所述反射层(4)远离蜂窝网点层(3)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银特丰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