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卫民专利>正文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08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检钳,活检钳包括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推动钳头和钳身相对移动的推拉件插入钳身内;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相连接,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弹性钳体张开或闭合。活检钳还包括操纵部,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钳取组织块更方便容易,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A biopsy forceps and forcep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iopsy forceps biopsy forceps comprises a clamp body and a clamp head and push pull piece; push pull insert pliers body moving relative to the pliers body and head; the plier head comprises a clamp seat and valve seat clamp, clamp and push pull piece connected, clamp comprises an elastic body and a jaw clamp the slanted end and the clamp seat, elastic clamp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ic cla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jaw; with the elastic clamp body exposed or retract the clamp body, the elastic clamp is opened or closed. The biopsy forceps also include a control part, a control part, a clamp body and a clamp head arranged in turn, one end of the push pull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operation par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sh pull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clamp seat.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more convenient and easy to clamp,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内镜临床工作中使用的常规活检钳(也称“内窥镜活体取样钳”),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1、常规活检钳的操作程序如下:将活检钳插入内镜活检通道,张开活检钳钳头,靠紧被取样部位并钳夹组织,快速提拉活检钳钳身“钳撕”组织,将活检钳从内镜活检通道中拉出,张开活检钳钳头,取下钳夹到的组织块并放入保存液中;再次将活检钳插入内镜活检通道,重复上述操作;依次类推,直至活检的组织块达到需要的数量。因一次活检只能钳取1块人体组织;无法一次性活检出需要的组织块数量,因此操作耗时较长;而且,如果活检后活检部位出现较严重的出血,则需换用其它止血器械,有时甚至影响患者安全。2、世界范围内最常用的内镜活检钳,均适合于通过内镜直径为2.8mm的活检通道。仅少数特殊类型的内镜(如治疗内镜)可允许大口径活检钳通过其直径较大的活检通道(直径可达3.6mm)。常用活检钳的钳身和钳头的直径均不超过2.8mm,通常为2.3~2.6mm,钳头张开的宽度(开口径)通常不超过8.0mm;大口径活检钳的开口径通常为9.0mm。常规活检钳与大口径活检钳的主要区别在于活检的深度。受制于常规活检钳钳头的结构及内镜活检通道有限的直径,常规活检钳钳头及钳口无法制作得更大,活检的组织块通常较小。常因活检不充分、未取到黏膜全层(或者少量黏膜下组织)而需要重新进行内镜检查及重复活检。3、常规活检钳(包括大口径活检钳)的钳头是由2个可张合的杯口状的钳瓣构成。因此在人体腔道内的特殊部位,如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的部位或病变处,常较难取样。4、受制于常规活检钳的特定结构,其活检的组织块是通过“钳夹”后“撕扯”下的,对组织块有挤压,加上活检的组织块通常较小等因素,对少数活检组织很难定位,难以获得高质量的病理组织切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活检钳的钳头,该钳头能更方便、更容易地钳取到组织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钳取多块组织更方便容易的活检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活检钳的钳头,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活检钳,钳口张开或闭合。一种活检钳,活检钳包括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推动钳头和钳身相对移动的推拉件插入钳身内;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相连接,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钳口张开或闭合。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操纵部,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推拉件为管状体或丝状体。进一步的是: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第一推动件,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手柄外壳上;用于推动推拉件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拉件上,钳身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或者,用于推动钳身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钳身上,推拉件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是:相连接的推拉件和钳座均为管状体;操纵部还包括回收管、负压装置;回收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钳座、推拉件、回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进一步的是: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用于向真空泵供电的蓄电池,手柄外壳的外部设有用于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进一步的是: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和相对负压腔体移动的负压活塞,负压活塞和负压腔体围成负压腔,负压腔体上设有单向阀;操纵部还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回收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连接管与负压腔相通,第二推动件伸入连接管内,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端部上,第二推动件通过密封件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进一步的是:连接管内设有弹簧,弹簧套装在第二推动件上,密封件位于负压腔内,连接管和负压腔形成连通口,密封件端面的面积大于连通口的面积。进一步的是: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器,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器设置在手柄外壳上。进一步的是:操纵部包括负压装置,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回收管;回收管和钳身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回收管和钳身之间设有密封环,推拉件为丝状体,丝状体的数量至少一根以上,丝状体的一端连接在钳座上,丝状体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管上。进一步的是:丝状体上设有多个均为中空的加强件,加强件与丝状体相固定,多个加强件沿着丝状体依次布置。进一步的是:钳身分为相接的硬质钳身段和柔性钳身段,丝状体分为相接的硬质丝体段和柔性丝体段,硬质丝体段的端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在回收管上,硬质钳身段的外壁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安装在操纵部的手柄外壳上,硬质丝体段径向固定在硬质钳身段的内壁上,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卡紧和松脱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是:操纵部还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推动机构包括电机、直线输出组件、接收器、遥控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入端上,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回收管上,接收器与电机信号连接,遥控器安装在手柄外壳上,遥控器与接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是:操纵部还包括回收活塞,回收管内设有阻挡件,伸入回收管内的回收活塞穿过阻挡件。进一步的是:回收管内设有棉质体,棉质体位于阻挡件和负压装置之间的回收管内。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与推拉件电连接的高频电插座,推拉件和钳头均由导电体制成,钳身的内壁、钳头的外壁均设有绝缘层。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施例1采用同心管的结构,能调整钳取组织块的大小、范围和深度,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插入活检钳一次,可连续活检多块活体组织(理论上可多达数十块)。3、本专利技术符合国家内镜消毒技术规范。回收管为一次性使用,拆卸后可一次性回收多块活检的组织块;除操纵部外壳,钳身、钳头部分均可拆卸,而且由于结构简单,可彻底清洗,因此,既可一次性使用,也可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虽然操纵部并不进入患者体内,不需要彻底消毒灭菌,但本专利技术的独特设计使得操纵部在取出负压装置及回收管后,也可冲洗及浸泡消毒,因此可完全避免交叉感染。4、本专利技术取出负压装置及回收管后,可冲洗及浸泡消毒。5、负压装置可拆卸,并可重复使用,且可选择电动或者手动的负压装置,可降低成本。6、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常规活检钳的缺陷和不足,钳头与常规活检钳相比,无需铰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利于推广应用;并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组合,构成不同功能的活检钳。7、本专利技术所涉及钳头的结构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常规活检钳钳头完全不同;通过调整弹性钳体露出钳身的长度,可获得不同大小、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的组织块,因此可针对不同的解剖部位(如食管、胃、结肠,或气管黏膜,等器官)的特点分别进行设定,且安全、可靠。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采用独特钳头结构,加之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可实现连续活检,插入活检钳一次,可连续活检多块活体组织(理论上可达数十块),因此,可减少患者的内镜检查时间,有利于减少内镜诊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9、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钳头,结构独特,钳头的闭合强度大,可确保活检时钳口是“切取”而非使用常规活检钳的“撕取”组织,利于病理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活检钳的钳头,其特征在于: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活检钳,钳口张开或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13 CN 20161082146671.一种用于活检钳的钳头,其特征在于: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活检钳,钳口张开或闭合。2.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活检钳包括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推动钳头和钳身相对移动的推拉件插入钳身内;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相连接,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钳口张开或闭合。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活检钳还包括操纵部,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推拉件为管状体或丝状体。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第一推动件,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手柄外壳上;用于推动推拉件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拉件上,钳身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或者,用于推动钳身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钳身上,推拉件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优选地是,相连接的推拉件和钳座均为管状体;操纵部还包括回收管、负压装置;回收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钳座、推拉件、回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优选地是,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用于向真空泵供电的蓄电池,手柄外壳的外部设有用于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优选地是,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和相对负压腔体移动的负压活塞,负压活塞和负压腔体围成负压腔,负压腔体上设有单向阀;操纵部还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回收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连接管与负压腔相通,第二推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卫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