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407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摄像并传输图像的显示组件和用于控制管路的控制组件,包括有用于清洗摄像头的第一清洗管、用于清洗人体内腔的第二清洗管,负压吸引管和器械管,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和负压吸引管并列排布,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控制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以及负压吸引管和器械管的手轮控制部,器械管与负压吸引管连通,器械管、负压吸引管的内壁均设置为铁氟龙层。

An endoscope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ndoscope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camera and display module fo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assembly for control line of the image, including for the first cleaning camera tube, second for cleaning body cavity tube, suction tube and tube device, first cleaning tube, second cleaning pipe and suction tube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hand wheel control first cleaning tube, second cleaning pipe and suction tube and tube instrument control, instrument pipe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uction device, suction tub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Teflon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利用内窥镜插入部内的显示组件对观察对象的内部成像并通过显示组件显示出来,从而观察对象的内部情况并进行医疗操作。如利用清洗管清洗人体的内部,利用负压吸引管吸出人体内液,利用器械管内的活检钳获取人体内的病理标本等。但是由于现有插入组件内部构件较多,内窥镜的控制机构复杂,大多使用机械控制阀,机械控制阀加工技术难度大,存在密封不良的问题,且生产成本高,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插入部的显示组件,设置于手轮控制部的控制组件和主机,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轮控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将图像信号通过双绞线缆传送给连接部;所述手轮控制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连接部用于控制连接部对图像信号进行截取;所述连接部一方面用于向所述手轮控制部和显示组件提供电力,一方面用于接收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主机显示出来;所述主机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用于显示存储连接部传送来的图像。其中,所述双绞线缆包括有多条芯线、屏蔽层和防护层,所述屏蔽层包裹多条芯线,所述防护层包裹所述屏蔽层,所述多条芯线包括至少一组双绞线、至少一根电源线和至少一根控制线。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手轮控制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接线端子进行插拔式可拆卸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电源、第二MCU和DSP微处理器;所述电源用于分别向所述DSP微处理器、第二MCU、手轮控制部、显示组件提供电力;所述第二MCU用于解码提取所述手轮控制部发送来的控制信号,如果提取到有图像截取信号则发送给所述DSP微处理器进行图像信号的截取;所述DSP微处理器一方面接收所述显示组件发送来的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主机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接收第二MCU发送来的图像截取信号,并对图像信号进行截取通过主机存储。其中,所述手柄部包括有按键和第一MCU;所述按键用于向所述第一MCU提供按键信号;所述第一MCU用于将按键信号转换为串行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所述第二MCU。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LED、镜头和图像传感器;所述LED固定于所述镜头前端,用于提供照明亮度;所述镜头用于收集被观察对象的反射光并聚焦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所述图像传感器固定于所述镜头后端,用于将被观察对象的反射光转换为图像信号并传送给所述DSP微处理器。其中,内窥镜的管道控制组件,包括有用于清洗摄像头的第一清洗管、用于清洗人体内腔的第二清洗管,负压吸引管和器械管,所述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和负压吸引管并列排布,还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清洗管、所述第二清洗管以及所述负压吸引管和所述器械管的手轮控制部,所述器械管与所述负压吸引管连通,所述器械管、负压吸引管的内壁均设置为铁氟龙层。其中,所述手轮控制部包括按键和与所述按键连接的微控制单元MCU,所述MCU在所述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所述第一清洗管、所述第二清洗管以及所述负压吸引管和所述器械管的电信号。其中,所述按键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和第四按键,所述MCU在所述第一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所述第一清洗管的第一电信号,所述MCU在所述第二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所述第二清洗管的第二电信号,所述MCU在所述第三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所述负压吸引管的第三电信号,所述MCU在所述第四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所述器械管的第四电信号。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手轮控制部对管道进行操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活检钳通道内壁设置为铁氟龙层,光滑度高,易于活检钳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内窥镜管道控制组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内窥镜管道控制组件示意图;图中表示:11、第一清洗管;22、第二清洗管;33、负压吸引管;331、前端工作管;332、后端工作管;34、器械管;341、第一管;342、第二管;343、第三管;55、手轮控制部;551、按键;552、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插入部的显示组件,设置于手轮控制部的控制组件和主机,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轮控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将图像信号通过双绞线缆传送给连接部;所述手轮控制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连接部用于控制连接部对图像信号进行截取;所述连接部一方面用于向所述手轮控制部和显示组件提供电力,一方面用于接收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主机显示出来;所述主机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用于显示存储连接部传送来的图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管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清洗管11、第二清洗管22、负压吸引管33和器械管34,其中,第一清洗管11、第二清洗管22和负压吸引管33并列排布,第一清洗管11用于清洗内窥镜的摄像头,第二清洗管22用于清洗人体内部,器械管34与负压吸引管33连通形成负压吸引和活检二合一的工作通道。器械管34设置为三通管,分别包括第一管341、第二管342和第三管343,负压吸引管33设置有前端工作管331和后端工作管332。前端工作管331与第一管341融接密封,后端工作管332与第二管342融接密封,分别形成前端工作管331、第一管341、第三管343的一条活检工作通道和前端工作管331、第一管341、第二管342、后端工作管的一条负压吸引通道。为了更方便的控制内窥镜的管道,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道结构还设置有控制该第一清洗管11、该第二清洗管22以及该负压吸引管33和该器械管34的手轮控制部55,其中,该手轮控制部55包括按键551和与该按键连接的MCU552,该MCU552在该按键551被触发后,生成控制该第一清洗管、该第二清洗管以及该负压吸引管和该器械管的电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按键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和第四按键,该MCU在该第一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该第一清洗管的第一电信号,该MCU在该第二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该第二清洗管的第二电信号,该MCU在该第三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该负压吸引管的第三电信号,该MCU在该第四按键被触发后,生成控制该器械管的第四电信号。这样,通过上述四个按键分别控制四个管道,从而针对不同的管道实现不同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手轮控制部与各管道之间所示的虚线仅表示手轮控制部与上述第一清洗管、该第二清洗管以及该负压吸引管和该器械管的控制连接,并不局限于直接连接,在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管道结构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连接的泵组,该控制器与手轮控制部连接,该泵组与该第一清洗管、该第二清洗管以及该负压吸引管和该器械管连接;控制器根据手轮控制部生成的电信号通过泵组控制该第一清洗管、该第二清洗管以及该负压吸引管和该器械管。其中,该控制器可以是MCU,该泵组可以包括抽气泵、打气泵、打水蠕动泵和清洗水蠕动泵,其中,抽气泵和打气泵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插入部的显示组件,设置于手轮控制部的控制组件和主机,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轮控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将图像信号通过双绞线缆传送给连接部;所述手轮控制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连接部用于控制连接部对图像信号进行截取;所述连接部一方面用于向所述手轮控制部和显示组件提供电力,一方面用于接收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主机显示出来;所述主机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用于显示存储连接部传送来的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插入部的显示组件,设置于手轮控制部的控制组件和主机,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轮控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将图像信号通过双绞线缆传送给连接部;所述手轮控制部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连接部用于控制连接部对图像信号进行截取;所述连接部一方面用于向所述手轮控制部和显示组件提供电力,一方面用于接收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主机显示出来;所述主机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用于显示存储连接部传送来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绞线缆包括有多条芯线、屏蔽层和防护层,所述屏蔽层包裹多条芯线,所述防护层包裹所述屏蔽层,所述多条芯线包括至少一组双绞线、至少一根电源线和至少一根控制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手轮控制部与所述连接部的接线端子进行插拔式可拆卸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有电源、第二MCU和DSP微处理器;所述电源用于分别向所述DSP微处理器、第二MCU、手轮控制部、显示组件提供电力;所述第二MCU用于解码提取所述手轮控制部发送来的控制信号,如果提取到有图像截取信号则发送给所述DSP微处理器进行图像信号的截取;所述DSP微处理器一方面接收所述显示组件发送来的图像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主机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接收第二MCU发送来的图像截取信号,并对图像信号进行截取通过主机存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包括有按键和第一MCU;所述按键用于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奕肖潇刘红宇孙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