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970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透气密封盖;所述罐体内沿轴向设置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贯穿罐体底部且在罐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所述分布管位于罐体内部,所述分布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输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利用上述装置的平菇多茬出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出菇过程中的木霉危害,可实现工厂化栽培的小空间、高密度、节能、多茬出菇。

A Pleurotus ostreatus multi - stubble Pleurotus ostreatus device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use of th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 stubble mushroom frui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nd a cover is arranged in the air sealing the top of the tank; the tank body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stribution of pipe, the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tank and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tank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first seal cover; the distribution pipe is located in the side wall of the tank bod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ying hole.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the method of Pleurotus ostreatus using the above device to produce multiple stubble mushrooms.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harm of Trichoderma in the process of mushroom, and can realize small space, high density, energy saving and multi stubble mushroom in the factory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平菇(Pleurotusostreatus)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目前,平菇主要为农户栽培,多茬出菇。主要栽培过程包括栽培料配制、菌袋制作、灭菌、接种、发菌制备菌棒、出菇几个过程,经过2~4茬出菇,完成整个栽培过程。随着菌棒出菇,栽培料中的营养逐步减少,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也逐步下降。在生产实践中,菇农会通过补水的方式加入一些营养成分,以促进产量和品质,但也存在污染加重,费时费力等问题。一直以来,借鉴植物无土栽培周年化生产的成功经验,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希望通过在平菇菌棒中多次添加营养液的方式,实现食用菌的多茬出菇。其优点在于省去了菌棒制备过程,实现高产、优质、集约化生产。然而,与植物无机盐类营养成分相比,食用菌需要的营养包括淀粉、蔗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同样可被有害微生物利用,造成污染加重。因此,若通过补充营养的方法实现平菇多茬出菇,需要解决无菌培养、添加抗杂菌营养、保持食用菌旺盛的生活力等方面的难题。此外,平菇尚未实现工厂化栽培,其难点在于平菇出菇需要通风量较高,工厂化密闭条件下难以兼顾保温和大通风。研究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可行的应用方法,不但有利于平菇栽培模式的改进,而且是研究食用菌分子营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为其它食用菌品种的多茬出菇栽培提供借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同时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出菇装置,防止木霉污染、抑制木霉和细菌生长的平菇多茬出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透气密封盖;所述罐体内沿轴向设置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贯穿罐体底部且在罐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在位于罐体内的所述分布管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输送孔。进一步的,所述分布管拿掉第一密封盖后连接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路连接有输送支路,所述输送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外侧设置有第三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分布管在罐体内设置有盲端。一种利用上述的平菇多茬出菇装置的出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栽培料与水混匀,控制栽培料含水量为62~65%;2)将配好的栽培料装入罐体内,栽培料顶部距分布管的盲端2~4cm,距透气密封盖10~15cm,扣上透气密封盖,高压蒸汽灭菌;3)冷却后,向栽培料中接入经活化的平菇菌种,20~25℃培养至满罐;4)无菌操作下,打开罐体底部的第一密封盖,将输送管路连接分布管,通入含有50~95%水分的无菌空气,使罐体内无菌空气湿度保持80~95%;5)待平菇现原基,增加光照,使平菇加快出菇;6)待子实体需要采摘的时候,保持外部环境清洁,打开透气密封盖,利用洁净的镊子或手套采摘,然后迅速盖上透气密封盖;7)第一茬菇采摘后,进入养菌期;通入无菌空气情况下,向罐体输入无菌营养补充液,然后输入无菌水,用于清洗管路和补充水分;8)重复步骤5)~7),进行多次出菇。出菇方法中,所述栽培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成分:多孔陶瓷0~30%,粗木屑30~40%,棉籽壳30~50%,豆饼粉3~5%,麸皮5~8%,石膏1%,pH7.0~7.5。出菇方法中,每升所述营养补充液包含如下组分:光合细菌培养液50~200ml、沼液100~300ml、尿素2~4g、蔗糖5~10g、磷酸二氢钾1~2g、VB10.1~0.2g、硫酸镁0.2~0.5g、生长因子母液2ml以及余量的水;所述营养补充液pH为7.5~8.0。出菇方法中,所述生长因子母液每100ml包括生化黄腐酸3~5g、VB20.2-0.5g、生物素0.2-0.5g、三十烷醇5~20mg以及余量的水。出菇方法中,所述光合细菌培养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市售光合细菌置于光合培养基中培养5天,所述光合培养基的pH为8.5~9.0。出菇方法中,所述光合培养基包括磷酸氢二钾0.2g、硫酸镁0.2g、硫酸铵0.5~1g、乙酸钠1~2g、酵母膏1g、蛋白胨1~2g、微量元素母液2ml和水1000ml。所述微量元素母液每100ml包括:硼酸0.2g,硫酸亚铁0.3g,硫酸锰0.1g,钼酸钠0.06g,硫酸锌0.03g,硫酸铜0.08g和余量的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普通密闭罐体加装具有透光、过滤空气功能的透气盖,并在罐体中部增设了分布管,不仅可利用分布管向栽培料内定期注水或营养液,还可通入无菌空气替代外部通风。本专利技术的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同样适用于其他食用菌的出菇培养。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利用该装置进行平菇多茬出菇栽培方法,通过控制平菇出菇需要的通风、保湿、光照条件,添加具有抑制木霉和细菌生长功能的营养补充剂,利用光合细菌转换无机微量元素为有机或菌体内微量元素,增加了微量元素使用的安全性,结合外部温度控制,克服了出菇过程中的杂菌危害,可实现工厂化栽培的小空间、高密度、节能、多茬出菇及食用菌分子营养补充效果研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带第一密封盖。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接输送管路。其中,1罐体、2透气密封盖、3分布管、4第一密封盖、5输送孔、6输送管路、7第一阀门、8第二密封盖、9输送支路、10第二阀门、11第三密封盖、12盲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和2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透气密封盖2;所述罐体1内沿轴向或平行于轴向设置有分布管3,所述分布管3贯穿罐体1底部且在罐体1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4;在位于罐体1内的所述分布管3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输送孔5。所述的罐体1呈圆柱形,采用耐高温塑料或不锈钢制成,高30~35cm,直径15~30cm,优选的,罐体高为35cm,直径为25cm。所述透气密封盖2具有透光、过滤空气功能,具体可以选用透明耐高温塑料或玻璃。如图2所示,所述分布管3拿掉第一密封盖4后连接输送管路6,所述输送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第一阀门7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盖8。所述的罐体1底部中心垂直设置有分布管,高15~20cm,分布管3外壁与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且贯穿罐体1底部伸出罐体1外,并可与输送管路6路连通。所述输送管路6连接有输送支路9,所述输送支路9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说书第二阀门10外侧设置有第三密封盖11。所述分布管3在罐体1内设置有盲端12。输送管路6的第二密封盖8以及第一阀门7打开后,可以控制输入无菌水、营养液或无菌空气。当同时连通输送管路和输送支路后,可将无菌水与无菌空气混合输入罐体中。实施例2营养补充剂对平菇多茬出菇时的影响栽培料制备(以质量分数计):配方1:粗木屑50%、棉籽壳40%、豆饼粉3%,麸皮6%、石膏1%。配方2:多孔陶瓷30%、粗木屑30%、棉籽壳30%、豆饼粉3%、麸皮6%、石膏1%。将栽培料与水混匀,控制含水量62~65%。菌种采用平菇JK02,其是通过平菇科佳1号和平菇2026作为亲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获得,属于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出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透气密封盖(2);所述罐体(1)内沿轴向设置有分布管(3),所述分布管(3)贯穿罐体(1)底部且在罐体(1)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4);在位于罐体(1)内的所述分布管(3)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输送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透气密封盖(2);所述罐体(1)内沿轴向设置有分布管(3),所述分布管(3)贯穿罐体(1)底部且在罐体(1)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4);在位于罐体(1)内的所述分布管(3)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输送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管(3)拿掉第一密封盖(4)后连接输送管路(6),所述输送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第一阀门(7)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盖(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6)连接有输送支路(9),所述输送支路(9)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所述第二阀门(10)外侧设置有第三密封盖(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菇多茬出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管(3)在罐体(1)内设置有盲端(12)。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平菇多茬出菇装置的出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栽培料与水混匀,控制栽培料含水量为62~65%;2)将配好的栽培料装入罐体内,栽培料顶部距分布管盲端2~4cm,距透气密封盖10~15cm,扣上透气密封盖,高压蒸汽灭菌;3)冷却后,向栽培料中接入经活化的平菇菌种,20~25℃培养至满罐;4)无菌操作下,打开罐体底部的第一密封盖,将输送管路连接分布管,通入含有50~95%水分的无菌空气,使罐体内空气湿度保持80~95%;5)待平菇现原基,增加光照,使平菇加快出菇;6)待子实体需要采摘的时候,保持外部环境清洁,打开透气密封盖,利用洁净的镊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根伟刘振国李书生刘昆昂马宏尹淑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