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六开关电流型光伏逆变器拓扑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367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六开关电流型光伏逆变器拓扑及方法,逆变器由6个可控开关管、6个二极管、2个相同的直流储能电感、2个相同的滤波电感和2个相同的滤波电容组成。由于直流侧用电感代替了电解电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逆变器使用寿命较长。6个开关中,4个开关处于工频模式,另外2个开关采用PWM调制策略,开关损耗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逆变器直流侧只需要低电压就能实现单级逆变并网;同时,不存在桥臂直通问题。在电感充电期间断开了直流侧和交流侧,可使光伏系统对地寄生电容两端电压不含高频分量,从而对漏电流有效抑制。由于在隔离时加上了分裂电容的钳位电路,漏电流抑制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六开关电流型光伏逆变器拓扑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六开关电流型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新能源的开发研究成为必然的趋势,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会越来越广泛。逆变器作为其中的重要装置,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传统逆变器中,为了实现升压和抑制共模电压,一般采用加装变压器的方法来实现电网和光伏电池电气隔离。然而,若采用低频变压器会增加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降低变换效率;若采用高频变压器,会使系统的控制复杂化,同时降低系统的效率。因此,非隔离的逆变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和成本低的优点。但是,没有了变压器的电气隔离,使得光伏电池和电网之间有了直接的电气连接,由于光伏电池板和大地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存在,会产生共模电流(漏电流)。漏电流不仅会造成人身安全威胁、降低系统稳定性,还会对周围设备造成严重的传导和辐射干扰、增加并网电流谐波以及系统损耗。因此,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得以广泛应用而必须要解决的就是漏电流问题,研究消除漏电流的方法对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全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六开关电流型光伏逆变器拓扑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六开关电流型光伏逆变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包括光伏电池板、可控开关管S1、可控开关管S2、可控开关管S3、可控开关管S4、可控开关管S5、可控开关管S6、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感值相同的直流储能电感L1和直流储能电感L2、感值相同的交流滤波电感Lf1和交流滤波电感Lf2、容值相同的交流滤波电容Cf1和交流滤波电容Cf2、电网Ug;其中,光伏电池板的“+”端与直流储能电感L1的直流储能一端连接,直流储能电感L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可控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可控开关管S3的集电极连接;光伏电池板的“‑”端与直流储能电感L2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六开关电流型光伏逆变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包括光伏电池板、可控开关管S1、可控开关管S2、可控开关管S3、可控开关管S4、可控开关管S5、可控开关管S6、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感值相同的直流储能电感L1和直流储能电感L2、感值相同的交流滤波电感Lf1和交流滤波电感Lf2、容值相同的交流滤波电容Cf1和交流滤波电容Cf2、电网Ug;其中,光伏电池板的“+”端与直流储能电感L1的直流储能一端连接,直流储能电感L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可控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可控开关管S3的集电极连接;光伏电池板的“-”端与直流储能电感L2的一端连接,直流储能电感L2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可控开关管S5的发射极、二极管D2阴极和二极管D4阴极连接;可控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可控开关管S3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3、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可控开关管S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可控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可控开关管S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交流滤波电容Cf1的“+”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阴极和可控开关管S2的集电极连接,交流滤波电容Cf2的“-”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阴极和可控开关管S4的集电极连接,交流滤波电容Cf1的“-”端分别与可控开关管S6的发射极和滤波电容Cf2的“+”端连接,可控开关管S6的集电极和S5的集电极连接,滤波电容Cf1的“+”端通过交流滤波电感Lf1与电网Ug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乔张检亮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