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58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1:09
公开了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阵列的多个感应单元,每个感应单元包括:第一感应电极;第二组感应电极和第三组感应电极,彼此绝缘隔离且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绝缘隔离;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三组感应电极均为三角形,且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三组感应电极中的各自一个电极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一个三角形部分形成矩形图案。触摸感应装置采用和多个三角形电极互补的电极形状提高触控精度和整体线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摸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触摸技术的不断发展,触摸屏主流技术目前分为:互电容式与自电容式触摸屏。自电容式触摸技术目前有引出线少,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常用的自电容式触摸屏采用互相交错的三角形结构作为感应电极,每个三角形结构的面积相等,并用一根引出线引出与外部电路连接。每个三角形与地形成自电容,当手指靠近三角形时引起自电容的变化,从而侦测出感应位置。这种三角形自电容结构存在触控精度较差,线性度差等缺点,并且多点触控的时候存在鬼影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摸感应装置,构造在X方向上的不规则的叉指形状,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阵列的多个感应单元,每个感应单元包括:第一感应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组感应电极和第三组感应电极,各自包括多个感应电极,彼此绝缘隔离且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绝缘隔离,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三组感应电极均为三角形,且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三组感应电极中的各自一个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一个三角形部分构成矩形子单元。优选地,还包括:第四组感应电极和第五组感应电极,均为三角形,彼此绝缘隔离且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和第三组感应电极绝缘隔离,所述第四组感应电极和第五组感应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另一侧,所述第四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五组感应电极的各自一个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一个三角形部分构成矩形子单元。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同一侧的相邻的所述矩形子单元互为垂直翻转。优选地,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一个三角形部分形成矩形图案的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三组感应电极中的各自一个电极的取向相同,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优选地,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一个三角形部分形成矩形子单元的第四组感应电极和第五组感应电极中的各自一个电极取向相同,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三组感应电极的各个感应电极为第一形状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第四组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五组感应电极的各个感应电极为第二形状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形状和所述第二形状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两侧设置引出线。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一侧设置引出线。优选地,所述第二组感应电极、第三组感应电极、第四组感应电极和第五组感应电极的各个感应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在第二方向的长度。本技术实施例公布的一种触摸感应装置,通过和多个三角形电极互补的整体形电极以提高触控精度和整体线性度。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感应电极的示意图。图5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感应电极的另一示意图。图6示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8示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感应电极的示意图。图9示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感应电极的另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没有画出除了对应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外的引出线,并且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在下文中描述了本技术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该触摸感应装置10包括基板100以及设置在基板100上的形成阵列的多个感应单元。图上示出的一个感应单元,包括感应电极120和感应电极130。基板100是绝缘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氧化层。感应电极120和感应电极130的形状相同,但彼此取向不同。如图1所示,两组感应电极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感应电极130相对于感应电极120顺时针旋转180度,形成彼此互补的形状。两组感应电极分别由金属层图案化形成,例如铝层和氧化铟锡(ITO)。在应用于触控屏时,两组感应电极优选由ITO形成,以避免感应电极影响图像的显示。感应电极120和感应电极130沿着第一方向(即电极阵列的横向方向)交错排列,形成一组电极阵列。感应电极120和感应电极130的直角边则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即电极阵列的纵向方向)延伸。引出线121在电极阵列的一个侧边与感应电极120相连接,引出线131在电极阵列的另一个侧边与感应电极130相连接。并且电极的引出线121和引出线131将感应电极引出。上述的触摸感应装置在一维空间内布置感应电极,避免了感应电极之间的交叉情况,由于在单层结构中形成用于检测二维平面内的触摸动作,因此在工艺上容易实现,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但该现有的电容触摸感应装置采用两组相同形状的感应电极的触控精度和整体线性度差。图2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触摸感应装置20包括基板200以及形成在基板200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布置成阵列的多个感应单元(如虚线框所示)。在图2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仅示出了一列感应单元,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感应单元也可以布置成多行多列的矩阵。如图2所示,每个感应单元包括彼此电绝缘隔离的第一感应电极250、第二感应电极201、第三感应电极231、第四感应电极211和第五感应电极241,在该列感应单元中各个第一感应电极250串行电连接。该基板200是绝缘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氧化层。第一感应电极250可以具有菱形形状,菱形的横向(X方向)对角线比纵向(Y方向)对角线长,如图2所示。当然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感应电极250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其他菱形、四边形、梯形或者甚至不规则形状。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250在菱形的纵向顶点处通过导电条带彼此电连接,当然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不经过导电条带直接将相邻的菱形图案一体化。第二感应电极201、第三感应电极231、第四感应电极211和第五感应电极241分别位于第一感应电极250的四边,具有与第一感应电极250互补的形状,例如图2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从而与菱形的第一感应电极250一起形成矩形的感应单元。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然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感应电极201、第三感应电极231、第四感应电极211和第五感应电极241可以根据第一感应电极250的形状而做出适应性改变。上述感应层优选由透明氧化铟锡(ITO)形成,以避免感应电极妨碍图像的显示。图3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触摸感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阵列的多个矩形的感应单元,每个感应单元包括:彼此绝缘隔离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第五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第五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周围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互补的形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个感应单元的第一电极串行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感应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阵列的多个矩形的感应单元,每个感应单元包括:彼此绝缘隔离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第五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第五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周围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互补的形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个感应单元的第一电极串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应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具有四边形形状,第二至第五电极分别位于第一电极的四边并且具有与所述四边形互补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感应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具有菱形形状,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和第五电极为相同形状的直角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感应装置,其中,所述菱形在第一方向上的对角线比第二方向上的对角线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应装置,其中,沿第一方向串行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当中位于两端的两个第一电极分别经由引出线引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应装置,其中,沿第一方向串行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当中位于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谢威申丹丹王永刚李兴参王壮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