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79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矿行业矿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包括行走装置、隔离装置、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喷雾装置、监控装置与供氧装置,行走装置由机动汽车基础组件构成的车载平台,包括车头、车身、轮胎与发动机组,隔离装置、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喷雾装置、监控装置与供氧装置均设于车载平台上。通过行走装置的车载式设计,集空气净化和环境调控的功能,调节特定工作面的环境至矿工最适合工作条件,其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仅能实现在无轨开采巷道中的机械化控制,同时能有效实现工作面的环境监控、降尘降温、空气优化等功能,根本保障矿工井下作业时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行业矿工安全保障
,特指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矿井的采掘深度逐渐增加,特别是针对于深部独头巷道开采,深部环境温度高于近地表巷道,不适于矿工井下作业,另外,独头掘进空气流通差,以致井下氧气含量不够充足,一旦发生有害气体的泄露,难于及时排出,同时工作面作业会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造成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差,从而严重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在现有矿井设备中,虽然设置了通风管道但采用的是总的通风系统,属于全局式通风,难于满足局部通风质量的需求,也不能调控局部环境。目前广泛采用的局扇通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通风效果,但是空气质量同样难于保证,且也无法实现环境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通过行走装置的车载式设计,集空气净化和环境调控的功能,调节特定工作面的环境至矿工最适合工作条件,其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仅能实现在无轨开采巷道中的机械化控制,同时能有效实现工作面的环境监控、降尘降温、空气优化等功能,根本保障矿工井下作业时的生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1)、隔离装置(2)、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3)、喷雾装置(4)、监控装置(5)与供氧装置(6),所述行走装置(1)由机动汽车基础组件构成的车载平台,包括车头(10)、车身(11)、轮胎(12)与发动机组,所述隔离装置(2)、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3)、喷雾装置(4)、监控装置(5)与供氧装置(6)均设于车载平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1)、隔离装置(2)、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3)、喷雾装置(4)、监控装置(5)与供氧装置(6),所述行走装置(1)由机动汽车基础组件构成的车载平台,包括车头(10)、车身(11)、轮胎(12)与发动机组,所述隔离装置(2)、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3)、喷雾装置(4)、监控装置(5)与供氧装置(6)均设于车载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0)后部位置两侧分别设有隔离装置(2),所述隔离装置(2)由隔热塑料膜(20)、多个红外线感应器(21)、多根可伸缩支架(22)与多个缓冲海棉(23)对应设置组成,所述多根可伸缩支架(22)以中心柱(24)为圆心环形均匀分布,所述隔热塑料膜(20)胶粘于可伸缩支架(22)上,所述红外线感应器(21)设于可伸缩支架(22)端部上,相邻两个红外线感应器(21)之间的隔热塑料膜(20)边缘胶粘缓冲海棉(23),所述隔离装置(2)通过安装于车身(11)上的按钮式开关启动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2)通过中心柱(24)焊接于车头(10)后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3)设于车身(11)中部位置,所述通风除尘与降温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阳董建权邱菜谋陈倩阳陈壮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