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62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属于矿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7‑0.9%,Si:0.6‑0.8%,Mn:1.6‑1.8%,P≤0.015%,S≤0.01%,Mo:0.04‑0.06%,Ti:0.1‑0.15%,N:0.02‑0.04%,Al:0.02‑0.06%,B:0.006‑0.01%,其余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耐磨钢板中Ti、N、Al、B之间以及与C之间形成碳化钛、硼化钛和氮化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钢基体中弥散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显著提高了耐磨钢板表面硬度、抗磨损性能和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
技术介绍
耐磨钢是适用于各种磨损工况的一类耐磨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电力、铁路和军事等各个部门中,如挖掘机斗齿、球磨机衬板、破碎机颚板、拖拉机履带板、风扇磨冲击板和铁路道岔等等;目前的耐磨钢板硬度、抗磨损性能和韧性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7-0.9%,Si:0.6-0.8%,Mn:1.6-1.8%,P≤0.015%,S≤0.01%,Mo:0.04-0.06%,Ti:0.1-0.15%,N:0.02-0.04%,Al:0.02-0.06%,B:0.006-0.01%,其余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耐磨钢板中Ti、N、Al、B之间以及与C之间形成碳化钛、硼化钛和氮化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钢基体中弥散分布。优选地,将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浇铸、加热、轧制、冷却、淬火和回火步骤。优选地,在所述加热步骤中,加热温度为1050~1200℃。优选地,在所述轧制步骤中,开轧温度为900~980℃,终轧温度为800~900℃,轧后空冷。优选地,在所述淬火步骤中,淬火温度为Ac3+0~100℃。优选地,在所述回火步骤中,回火温度为150~4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Ti、N、Al、B之间以及与C之间形成碳化钛、硼化钛和氮化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钢基体中弥散分布,显著提高了耐磨钢板表面硬度、抗磨损性能和韧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7%,Si:0.6%,Mn:1.6%,P:0.005%,S:0.005%,Mo:0.04%,Ti:0.1%,N:0.02%,Al:0.02%,B:0.006%,其余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耐磨钢板中Ti、N、Al、B之间以及与C之间形成碳化钛、硼化钛和氮化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钢基体中弥散分布。将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浇铸、加热、轧制、冷却、淬火和回火步骤。在所述加热步骤中,加热温度为1050℃。在所述轧制步骤中,开轧温度为900℃,终轧温度为800℃,轧后空冷。在所述淬火步骤中,淬火温度为Ac3+30℃。在所述回火步骤中,回火温度为200℃。检验耐磨钢板的表面硬度、抗磨损性能和韧性,均符合要求。实施例2: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9%,Si:0.8%,Mn:1.8%,P:0.01%,S:0.08%,Mo:0.06%,Ti:0.15%,N:0.04%,Al:0.06%,B:0.01%,其余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耐磨钢板中Ti、N、Al、B之间以及与C之间形成碳化钛、硼化钛和氮化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钢基体中弥散分布。将上述化学成分进行冶炼、浇铸、加热、轧制、冷却、淬火和回火步骤。在所述加热步骤中,加热温度为1200℃。在所述轧制步骤中,开轧温度为980℃,终轧温度为900℃,轧后空冷。在所述淬火步骤中,淬火温度为Ac3+80℃。在所述回火步骤中,回火温度为400℃。检验耐磨钢板的表面硬度、抗磨损性能和韧性,均符合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7‑0.9%,Si:0.6‑0.8%,Mn:1.6‑1.8%,P≤0.015%,S≤0.01%,Mo:0.04‑0.06%,Ti:0.1‑0.15%,N:0.02‑0.04%,Al:0.02‑0.06%,B:0.006‑0.01%,其余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耐磨钢板中Ti、N、Al、B之间以及与C之间形成碳化钛、硼化钛和氮化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钢基体中弥散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7-0.9%,Si:0.6-0.8%,Mn:1.6-1.8%,P≤0.015%,S≤0.01%,Mo:0.04-0.06%,Ti:0.1-0.15%,N:0.02-0.04%,Al:0.02-0.06%,B:0.006-0.01%,其余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耐磨钢板中Ti、N、Al、B之间以及与C之间形成碳化钛、硼化钛和氮化铝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钢基体中弥散分布。2.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双流金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