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18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其用N台挤出机和分流器将熔融状态的PE料按设定的质量比例输入共挤模头,再利用共挤模头将输入的PE料挤压成层状结构材料,以得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由于未采用吹塑PE膜作为原料,因此制备得到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能够保持良好的管身回弹性手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多层共挤吹塑PE膜通过挤出复合方式粘结成全塑复合管片材而存在的回弹性降低的问题,且制备得到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为层状结构片材,因此能够使用印刷优势明显的平面印刷方式在其上进行印刷,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制备出管身回弹性手感良好、能够采用平面印刷方式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复合软管是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出现,用来代替原来的挤出管,由于其成本的优势,在日化包装中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挤出管是由多层PE料直接流延共挤而成,而全塑复合管则是多层共挤吹塑PE膜通过挤出复合的方式粘结在一起,由于PE膜在吹塑时经过拉伸后回弹性会下降,所以在软管管身回弹性方面,全塑复合管不如传统的挤出管;但是传统挤出管所采用的流延共挤工艺直接挤出管状半成品,而非如全塑复合管的挤出复合工艺那样制备出复合软件片材再加工为管体,因此传统挤出管需采用曲面印刷,而全塑复合管则可采用平面印刷,所以复合管无论是印刷精度、速度、多样性方面均远远优于传统的挤出管;因此需要一种结合两者优势的多层共挤流延全塑复合软管,既有良好的管身回弹性手感、又能使用印刷优势明显的平面印刷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为设有N层PE材料层的层状结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设有N台挤出机、分流器、共挤模头、EVOH供给装置、第一定型辊机构和飞边器;所述N台挤出机均用于输出熔融状态的PE料,所述分流器具有N条独立通道,且该N条独立通道之间的流量比例与所述N层PE材料层之间的质量比例相等,所述N台挤出机的挤出口分别与所述分流器的N条独立通道的进口一一连接,所述分流器的N条独立通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共挤模头的N个输入口一一连接,使得所述N台挤出机输出的PE料按所述质量比例输入所述共挤模头中;所述EVOH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共挤模头供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所述共挤模头能够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添加到由其任意两个相邻输入口输入的PE料之间,并能够将由其N个输入口输入的PE料连同添加的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挤压成层状结构材料输出,所述共挤模头输出的层状结构材料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定型辊机构和飞边器成为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其中,所述第一定型辊机构用于将所述层状结构材料的厚度通过辊压定型为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厚度,所述飞边器用于将所述层状结构材料的宽度裁切为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宽度。为了便于将制成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收卷起来,以备后续工序如平面印刷工序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还设有冷却箱和收卷机;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穿过所述冷却箱后由所述收卷机收卷起来。为了确保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厚度均匀性,以避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经冷却箱冷却后变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还设有第二定型辊机构和第三定型辊机构;所述第二定型辊机构和第三定型辊机构均位于所述冷却箱内部,穿过所述冷却箱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依次通过所述所述第二定型辊机构和第三定型辊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定型辊机构位于所述冷却箱的进口位置,所述第三定型辊机构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出口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N台挤出机和分流器将熔融状态的PE料按设定的质量比例输入共挤模头,再利用共挤模头将输入的PE料挤压成层状结构材料,以得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由于未采用吹塑PE膜作为原料,因此制备得到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能够保持良好的管身回弹性手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多层共挤吹塑PE膜通过挤出复合方式粘结成全塑复合管片材而存在的回弹性降低的问题,且制备得到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为层状结构片材,因此能够使用印刷优势明显的平面印刷方式在其上进行印刷,所以,本技术能够制备出管身回弹性手感良好、能够采用平面印刷方式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所适用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为设有N层PE材料层的层状结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本技术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的专利技术构思为: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设有N台挤出机、分流器2、共挤模头3、EVOH供给装置、第一定型辊机构4和飞边器5;N台挤出机均用于输出熔融状态的PE料,分流器2具有N条独立通道,且该N条独立通道之间的流量比例与N层PE材料层之间的质量比例相等,N台挤出机的挤出口1分别与分流器2的N条独立通道的进口一一连接,分流器2的N条独立通道的出口分别与共挤模头3的N个输入口一一连接,使得N台挤出机输出的PE料按质量比例输入共挤模头3中;EVOH供给装置用于向共挤模头3供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即EVOH,共挤模头3能够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添加到由其任意两个相邻输入口输入的PE料之间,并能够将由其N个输入口输入的PE料连同添加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挤压成层状结构材料10输出,该层状结构材料10为N层PE材料层与N-1层EVOH材料层交替层叠的层状结构;共挤模头3输出的层状结构材料10依次通过第一定型辊机构4和飞边器5成为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其中,第一定型辊机构4用于将层状结构材料10的厚度通过辊压定型为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的厚度,飞边器5用于将层状结构材料10的宽度裁切为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的宽度。其中,上述N台挤出机输出的PE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PE料,以形成相应层状结构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在上述专利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本技术采用以下优选的结构:为了便于将制成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收卷起来,以备后续工序如平面印刷工序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还设有冷却箱6和收卷机7;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穿过冷却箱6后由收卷机7收卷起来。为了确保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的厚度均匀性,以避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经冷却箱6冷却后变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还设有第二定型辊机构8和第三定型辊机构9;第二定型辊机构8和第三定型辊机构9均位于冷却箱6内部,穿过冷却箱6的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依次通过第二定型辊机构8和第三定型辊机构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定型辊机构8位于冷却箱6的进口位置,第三定型辊机构9位于冷却箱6的出口位置。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为设有N层PE材料层的层状结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设有N台挤出机、分流器(2)、共挤模头(3)、EVOH供给装置、第一定型辊机构(4)和飞边器(5);所述N台挤出机均用于输出熔融状态的PE料,所述分流器(2)具有N条独立通道,且该N条独立通道之间的流量比例与所述N层PE材料层之间的质量比例相等,所述N台挤出机的挤出口(1)分别与所述分流器(2)的N条独立通道的进口一一连接,所述分流器(2)的N条独立通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共挤模头(3)的N个输入口一一连接,使得所述N台挤出机输出的PE料按所述质量比例输入所述共挤模头(3)中;所述EVOH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共挤模头(3)供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所述共挤模头(3)能够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添加到由其任意两个相邻输入口输入的PE料之间,并能够将由其N个输入口输入的PE料连同添加的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挤压成层状结构材料(10)输出,所述共挤模头(3)输出的层状结构材料(1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定型辊机构(4)和飞边器(5)成为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其中,所述第一定型辊机构(4)用于将所述层状结构材料(10)的厚度通过辊压定型为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的厚度,所述飞边器(5)用于将所述层状结构材料(10)的宽度裁切为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所述全塑复合软管片材(11)为设有N层PE材料层的层状结构,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共挤流延型生产设备设有N台挤出机、分流器(2)、共挤模头(3)、EVOH供给装置、第一定型辊机构(4)和飞边器(5);所述N台挤出机均用于输出熔融状态的PE料,所述分流器(2)具有N条独立通道,且该N条独立通道之间的流量比例与所述N层PE材料层之间的质量比例相等,所述N台挤出机的挤出口(1)分别与所述分流器(2)的N条独立通道的进口一一连接,所述分流器(2)的N条独立通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共挤模头(3)的N个输入口一一连接,使得所述N台挤出机输出的PE料按所述质量比例输入所述共挤模头(3)中;所述EVOH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共挤模头(3)供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所述共挤模头(3)能够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添加到由其任意两个相邻输入口输入的PE料之间,并能够将由其N个输入口输入的PE料连同添加的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挤压成层状结构材料(10)输出,所述共挤模头(3)输出的层状结构材料(10)依次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明王良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