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151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炼机,包括密炼部、驱动部和卸料部,所述密炼部设置有用于混炼材料的密炼室,所述密炼部设置有横向穿过密炼室并通过轴承来连接密炼室的密炼轴,所述驱动部用于带动密炼轴自转,所述卸料部设置有用于封闭密炼室的密封盖,所述密炼室设置有配合密封盖的出料口,所述卸料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密封盖相对密炼室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密炼室外侧壁设置有沿径向均匀分布的卡齿,所述卸料部设置有与卡齿啮合的齿轮,所述卸料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自转的转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第一气缸对密封盖的控制,来达到自动化密封密炼室的目的,同时借助齿轮和卡齿的配合,实现自动卸料的目的,取得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炼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密炼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密炼机是用于橡胶、塑料的塑炼及各种胶料、塑料的混炼,以及在极短时间内将聚合物材料熔融,并促进胶化,除此之外,色料及发泡剂在此加入混炼。申请号为“CN201420625337.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橡胶生产的密炼机,包括底座、密炼室、电机、轴承、液压缸和油管;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在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间设有密炼室,密炼室内穿过有密炼轴,密炼室的外壁弧面上固定焊接有一条与密炼轴平行的支撑板,在支撑板固定有铰链,铰链铰接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上述密炼机通过润滑腔对密炼轴润滑,避免能源浪费,提高装置工作效率。但是,加工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拆下密封盖才能将密炼室内的母料取出,这样就需要等密炼室温度降低后,工作人员才能靠近密炼室并拆下密封盖,此时就导致材料冷却,后期加工还需要再次加热熔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炼机,具有高效卸料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炼机,包括密炼部、驱动部和卸料部,所述密炼部设置有用于混炼材料的密炼室,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密炼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炼机,包括密炼部(1)、驱动部(2)和卸料部(3),所述密炼部(1)设置有用于混炼材料的密炼室(11),所述密炼部(1)设置有横向穿过密炼室(11)并通过轴承来连接密炼室(11)的密炼轴(12),所述驱动部(2)用于带动密炼轴(12)自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炼室(11)设置有供材料离开的出料口(32),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用于封闭出料口(32)的密封盖(31),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用于驱动密封盖(31)相对密炼室(11)运动的第一气缸(33),所述密炼室(11)外侧壁设置有沿其周面均匀分布的卡齿(34),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与卡齿(34)啮合的齿轮(35),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炼机,包括密炼部(1)、驱动部(2)和卸料部(3),所述密炼部(1)设置有用于混炼材料的密炼室(11),所述密炼部(1)设置有横向穿过密炼室(11)并通过轴承来连接密炼室(11)的密炼轴(12),所述驱动部(2)用于带动密炼轴(12)自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炼室(11)设置有供材料离开的出料口(32),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用于封闭出料口(32)的密封盖(31),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用于驱动密封盖(31)相对密炼室(11)运动的第一气缸(33),所述密炼室(11)外侧壁设置有沿其周面均匀分布的卡齿(34),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与卡齿(34)啮合的齿轮(35),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35)自转的转动电机(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数个限位槽(41),所述密封盖(31)侧壁上凹陷设置有数个对应限位槽(41)的凹槽(42),所述卸料部(3)设置有与凹槽(42)底端铰接的限位杆(43),所述凹槽(42)内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杆(43)进入限位槽(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峰吴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九维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