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06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的顶端设有凹凸毛绒层,所述面料主体的底端设有橡胶层,所述凹凸毛绒面的底面设有除菌层,该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设置有混制层,且混制层为矩形,混制层的内部混制设有聚合物凝胶固体材料、还原铁粉和活性炭,其厚度为0.5CM,混制层能够在吸音隔音的同时稳定维护维持周边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有利于体现面料的特色效果,设置有吸湿发热纤维纱线的内部设有复合材料,其半径为0.1CM,吸湿发热纤维具有发热保温、皮肤亲和性好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提高了面料主体的发热功能性,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纺面料
,具体为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
技术介绍
毛纺woolspinning把毛纤维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毛纤维以羊毛为主,也包括山羊绒、兔毛、马海毛、牦牛毛等特种动物毛。毛纺过程也可用于毛型化纤纯纺、混纺以及与其他天然纤维混纺。用纯纺和混纺毛纱织制的毛织物、针织物、毛毯等,具有保暖、吸湿、富于弹性和耐磨等特点。用毛织物制成的服装手感柔润、丰满和挺刮。毛纱还用以织制工业用呢、文体用品和地毯。但现有的毛纺面料不具有杀菌除菌、隔音、保温的功能,并且使用效果不佳,且现有的毛纺面料没有发热功能,保温效果极差。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的顶端设有凹凸毛绒层,所述面料主体的底端设有橡胶层,所述凹凸毛绒面的底面设有除菌层,所述除菌层的下表面设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底端设有防水层,所述橡胶层的顶部设有混制层,所述混制层的上表面设有发热净化层,所述发热净化层的正面设有硅酸铝保温棉,且所述硅酸铝保温棉的表面设有粉末状纤维炭层,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的表面设有石棉线和吸湿发热纤维纱线,且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的上表面设有隔离涂层,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的下表面设有保护涂层。优选的,所述除菌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其厚度为1MM。优选的,所述石棉线是采用了复合石棉绒材料制造而成,加工精度达到±2MM。优选的,所述吸湿发热纤维纱线的内部设有复合材料,其半径为0.1CM。优选的,所述混制层为矩形,混制层的内部混制设有聚合物凝胶固体材料、还原铁粉和活性炭,其厚度为0.5CM。优选的,所述硅酸铝保温棉与所述发热净化层的尺寸相吻合,且均为光滑结构。优选的,所述石棉线和吸湿发热纤维纱线的数量有若干条,层呈X形均匀分布在粉末状纤维炭层上。优选的,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的内部设有粉末状纤维炭,呈固态粉末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设置有混制层,且混制层为矩形,混制层的内部混制设有聚合物凝胶固体材料、还原铁粉和活性炭,其厚度为0.5CM,混制层能够在吸音隔音的同时稳定维护维持周边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有利于体现面料的特色效果,设有除菌层,且除菌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其厚度为1MM,除菌层可以有效的对面料表面进行细菌隔绝防护,防止各类细菌滋生影响使用安全,有利于提高面料的可实用性,设置有吸湿发热纤维纱线的内部设有复合材料,其半径为0.1CM,吸湿发热纤维具有发热保温、皮肤亲和性好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提高了面料主体的发热功能性,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粉末状纤维炭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石棉线,2、吸湿发热纤维纱线,3、隔离涂层,4、保护涂层,5、凹凸毛绒层,6、除菌层,7、防水层,8、防火层,9、粉末状纤维炭层,10、硅酸铝保温棉,11、发热净化层,12、混制层,13、橡胶层,14、面料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包括石棉线1、吸湿发热纤维纱线2、隔离涂层3、保护涂层4、凹凸毛绒层5、除菌层6、防水层7、防火层8、粉末状纤维炭层9、硅酸铝保温棉10、发热净化层11、混制层12、橡胶层13和面料主体14,所述面料主体14的顶端设有凹凸毛绒层5,所述面料主体14的底端设有橡胶层13,所述凹凸毛绒面的底面设有除菌层6,所述除菌层6的下表面设有防火层8,所述防火层8的底端设有防水层7,所述橡胶层13的顶部设有混制层12,所述混制层12的上表面设有发热净化层11,所述发热净化层11的正面设有硅酸铝保温棉10,且所述硅酸铝保温棉10的表面设有粉末状纤维炭层9,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表面设有石棉线1和吸湿发热纤维纱线2,且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上表面设有隔离涂层3,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下表面设有保护涂层4。在一实施例中,除菌层6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其厚度为1MM,除菌层6可以有效的对面料表面进行细菌隔绝防护,防止各类细菌滋生影响使用安全,有利于提高面料的可实用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石棉线1是采用了复合石棉绒材料制造而成,加工精度达到±2MM,石棉线具有韧性好、保温效果好等优良性能。在一实施例中,吸湿发热纤维纱线2的内部设有复合材料,其半径为0.1CM,吸湿发热纤维具有发热保温、皮肤亲和性好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提高了面料主体14的发热功能性,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制层12为矩形,混制层12的内部混制设有聚合物凝胶固体材料、还原铁粉和活性炭,其厚度为0.5CM,混制层12能够在吸音隔音的同时稳定维护维持周边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有利于体现面料的特色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内部设有粉末状纤维炭,呈固态粉末状,粉末状纤维炭有利于对周围空气进行区域内的净化,保障使用的安全性和面料主体14本身的安全性,提高面料的可使用性,有利于面料功能使用的广泛性。工作原理:首先,将面料主体14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其底端的橡胶层13与地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增大了面料主体14与地面的阻力,起到防滑的作用,其次,防水层7遇到外界的水,能够防止水将面料浸湿,防止水将面料腐蚀,且遇到火时,防火层8发挥作用,可以使面料主体14隔绝火源,使其无法将面料点燃并灼伤面料内部,达到很好的阻燃效果,且除菌层6依靠化学药剂对细菌予以清除灭杀,再次,吸湿发热纤维纱线2能够将外界的湿气吸收,使本身发出热量,接着,硅酸铝保温棉10开始运行,硅酸铝保温棉10将面料周围的冷空气保护起来,一定程度上将周边冷空气与外界温度隔离开来,达到保温的作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4)的顶端设有凹凸毛绒层(5),所述面料主体(14)的底端设有橡胶层(13),所述凹凸毛绒面的底面设有除菌层(6),所述除菌层(6)的下表面设有防火层(8),所述防火层(8)的底端设有防水层(7),所述橡胶层(13)的顶部设有混制层(12),所述混制层(12)的上表面设有发热净化层(11),所述发热净化层(11)的正面设有硅酸铝保温棉(10),且所述硅酸铝保温棉(10)的表面设有粉末状纤维炭层(9),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表面设有石棉线(1)和吸湿发热纤维纱线(2),且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上表面设有隔离涂层(3),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下表面设有保护涂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4)的顶端设有凹凸毛绒层(5),所述面料主体(14)的底端设有橡胶层(13),所述凹凸毛绒面的底面设有除菌层(6),所述除菌层(6)的下表面设有防火层(8),所述防火层(8)的底端设有防水层(7),所述橡胶层(13)的顶部设有混制层(12),所述混制层(12)的上表面设有发热净化层(11),所述发热净化层(11)的正面设有硅酸铝保温棉(10),且所述硅酸铝保温棉(10)的表面设有粉末状纤维炭层(9),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表面设有石棉线(1)和吸湿发热纤维纱线(2),且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上表面设有隔离涂层(3),所述粉末状纤维炭层(9)的下表面设有保护涂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功能性毛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层(6)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其厚度为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马博谋费根娣李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