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96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坯自动制头结构,旨在解决棒料制头加工过程中棒料输送不便,送料过程平稳性不佳,而且工作效率低的不足。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上料架、若干顶伸模头、若干推动棒料移动的推动组件,每个顶伸模头对应一推动组件,相邻两推动组件之间安装有送料机构,推动组件包括若干支座、顶升推杆、若干导轮,每个支座上均可转动安装有两安装杆,两安装杆之间啮合传动,两安装杆端部均安装一导轮,其中一安装杆铰接活塞缸伸缩杆;其中一支座上和两安装杆连接位置分别同轴安装有两传动轮,该支座上的两安装杆上均可转动安装有转轮,两转轮分别与两导轮紧固连接,两传动轮分别与两转轮传动连接,支座上安装有驱动两传动轮转动的驱动轮。

Automatic head structure of rod bill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bar making structure,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of bar material, poor smoothness of feeding process and low work efficiency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bar head.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metal frame, a plurality of Lastometering die head, several push bar mobile driving components, each corresponding to a Lastometering die head drive assembly, two adjacent drive feed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between components, drive components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bearings, lifting rod, several guide wheel, each support seat can be rotationally arranged two installation, the installation rod between the two gear transmission, two rod ends are installed with a guide wheel, a mounting rod articulated piston cylinder telescopic rod;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and two position respectively coaxially provided with two drive wheels, two mounted on the support rod can be rotationally arranged two wheel. The runn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fastening wheel, two driving wheel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wheel drive, two drive bearing is installed on the driving wheel rotation driv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坯自动制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棒坯自动制头结构。
技术介绍
棒料加工过程中,从原料到产品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比如制头、倒棱、拉削、拉伸、剪切等,很多时候棒料的制头和倒棱加工在车床上进行,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浪费了材料,而且工作效率低,特别是对较长的棒料加工更是不便。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6583478A,公开了一种棒料拉伸机,包括制头装置、滑动导轨、拉伸小车和驱动机构,滑动导轨连接在制头装置和驱动机构之间,驱动机构驱动拉伸小车在滑动导轨上往复运动,棒材拉伸机还包括拨料装置,拨料装置包括缸体和伸缩安装在缸体上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头部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上端连接有拨料杆,拨料杆具有与滑动导轨长度相平行的第一状态和与滑动导轨宽度相平行的第二状态,活塞杆伸缩并通过连杆带动传动杆转动,以使拨料杆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这种棒料拉伸机结构简单,但是棒料加工过程中棒料输送不便,送料过程平稳性不佳,从而影响棒料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棒料制头加工过程中棒料输送不便,送料过程平稳性不佳,从而影响棒料的加工质量,而且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棒坯自动制头结构,棒料制头加工过程中棒料输送方便,送料过程平稳性好,棒料推送不会偏移,确保了棒料的加工质量,而且棒料加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包括上料架、若干顶伸模头、若干推动棒料移动的推动组件,每个顶伸模头对应一推动组件,相邻两推动组件之间安装有送料机构,推动组件包括若干支座、顶升推杆、若干导轮,每个支座上均可转动安装有两安装杆,两安装杆之间啮合传动,两安装杆端部均安装一导轮,其中一安装杆铰接活塞缸伸缩杆;其中一支座上和两安装杆连接位置分别同轴安装有两传动轮,该支座上的两安装杆上均可转动安装有转轮,两转轮分别与两导轮紧固连接,两传动轮分别与两转轮传动连接,支座上安装有驱动两传动轮转动的驱动轮,驱动轮连接电机输出轴;顶升推杆上连接顶升活塞缸伸缩杆;推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棒料支撑梁,支座安装在棒料支撑梁上。推动组件工作时,先将棒料原料放置到上料架上,上料架上的棒料输送到推动组件上,推动组件将棒料推送到顶伸模头,通过推动组件的推送力对棒料端部进行制头和倒棱加工,棒料制头后端部变细,倒棱后过渡边缘形成倒角。棒料推送时,放置在支座上,且每对导轮均设置在棒料两侧。棒料到位后,与安装杆铰接的活塞缸伸缩杆向外伸出,推动两安装杆转动,使两导轮向靠近棒料的方向移动实现对棒料的夹持,而后与驱动轮连接的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两传动轮转动,两传动轮分别带动两转轮转动,从而实现与转轮紧固连接的导轮转动,导轮的转动推动棒料移动,从而实现棒料的制头和倒棱加工。棒料完成该道工序后,电机驱动导轮反向转动,实现棒料的回位动作,回位到位后,顶升推杆被顶升活塞缸伸缩杆向上顶起,顶升推杆将棒料顶起并使棒料滚动到送料机构上,送料机构将棒料输送到下一工序的支座上。整个动作自动完成,平稳可靠,工作效率高。导轮对棒料进行夹持输送,确保输送过程中棒料的同轴度,棒料不会出现偏移现象,通过送料机构对棒料进行输送,方便可靠,平稳性好。棒料制头加工过程中棒料输送方便,送料过程平稳性好,棒料推送不会偏移,确保了棒料的加工质量,而且棒料加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作为优选,顶升推杆上设有若干推动板,推动板上端倾斜设置,推动板和支座并排设置。通过推动板对棒料进行推升,推动板上端倾斜设置便于棒料滚动到送料机构上。作为优选,导轮外壁上设有一圈环形夹槽。环形夹槽便于夹持棒料,提高导向效果。作为优选,送料机构包括底座、由电机带动转动的驱动杆,驱动杆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驱动杆上设有若干个过渡轮,底座上过渡轮两侧均安装有输送轮,两输送轮均与过渡轮传动连接。两输送轮均与过渡轮链传动连接。送料机构工作时,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从而使过渡轮带动输送轮转动,输送轮与过渡轮之间的链条开始传动,棒料滚落到链条上,由链条进行输送。作为优选,上料架上端设有一排滑料杆,滑料杆靠近推动组件侧向下倾斜设置且端部设有挡料块,挡料块向上伸出滑料杆端部,上料架下方设有送料推杆,送料推杆上连接送料活塞缸伸缩杆,送料推杆上和滑料杆一一对应设有若干推送柱,推送柱上端靠近挡料块和滑料杆的连接位置。棒料在滑料杆上滑动到挡料块位置,挡料块对棒料进行阻挡限位,送料推杆被送料活塞缸伸缩杆向上顶起,送料推杆上的推送柱将棒料向上顶起并使棒料滚动到推动组件上。推送柱一次向上推送一根棒料。棒料的上料过程平稳可靠。作为优选,棒料支撑梁上安装有若干棒料定位座,棒料定位座呈U形结构,棒料定位座和支座并排设置。棒料推送移动加工过程,放置在棒料定位座上,有利于棒料的平稳可靠加工,提高加工质量。作为优选,顶伸模头设有两个,推动组件设有三个,靠近上料架的两推动组件分别与两顶伸模头对应设置。推动组件比顶伸模头多一个,最后一个推动组件将棒料推送到下一个工序中进行加工,便于棒料的连续不间断加工。作为优选,安装杆上和转轮连接位置设有安装套,安装套内可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伸出安装套两端,转轴一端紧固连接转轮,转轴另一端紧固连接导轮。转轴在安装套内转动,使转轮和导轮的转动更加平稳可靠。作为优选,两传动轮均包括齿轮部分和链轮部分,两传动轮的齿轮部分啮合传动,驱动轮与一传动轮的齿轮部分啮合传动,两传动轮的链轮部分分别与两转轮链传动。采用齿轮传动和链轮传动相结合的传动方式,传动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棒料制头加工过程中棒料输送方便,送料过程平稳性好,棒料推送不会偏移,确保了棒料的加工质量,而且棒料加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上料架,2、顶伸模头,3、推动组件,4、送料机构,5、支座,6、顶升推杆,7、导轮,8、安装杆,9、传动轮,10、转轮,11、驱动轮,12、棒料支撑梁,13、推动板,14、环形夹槽,15、底座,16、驱动杆,17、过渡轮,18、输送轮,19、滑料杆,20、挡料块,21、送料推杆,22、推送柱,23、棒料定位座,24、安装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参见附图1、附图2),包括上料架1、两个顶伸模头2、三个推动棒料移动的推动组件3,每个顶伸模头对应一推动组件,靠近上料架的两推动组件分别与两顶伸模头对应设置,相邻两推动组件之间安装有送料机构4,推动组件包括若干支座5、顶升推杆6、若干导轮7,每个支座上均可转动安装有两安装杆8,两安装杆之间啮合传动,两安装杆端部均安装一导轮,其中一安装杆铰接活塞缸伸缩杆;其中一支座上和两安装杆连接位置分别同轴安装有两传动轮9,该支座上的两安装杆上均可转动安装有转轮10,两转轮分别与两导轮紧固连接,两传动轮分别与两转轮传动连接,支座上安装有驱动两传动轮转动的驱动轮11,驱动轮连接电机输出轴;两传动轮均包括齿轮部分和链轮部分,两传动轮的齿轮部分啮合传动,驱动轮与一传动轮的齿轮部分啮合传动,两传动轮的链轮部分分别与两转轮链传动。顶升推杆上连接顶升活塞缸伸缩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棒坯自动制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料架、若干顶伸模头、若干推动棒料移动的推动组件,每个顶伸模头对应一推动组件,相邻两推动组件之间安装有送料机构,推动组件包括若干支座、顶升推杆、若干导轮,每个支座上均可转动安装有两安装杆,两安装杆之间啮合传动,两安装杆端部均安装一导轮,其中一安装杆铰接活塞缸伸缩杆;其中一支座上和两安装杆连接位置分别同轴安装有两传动轮,该支座上的两安装杆上均可转动安装有转轮,两转轮分别与两导轮紧固连接,两传动轮分别与两转轮传动连接,支座上安装有驱动两传动轮转动的驱动轮,驱动轮连接电机输出轴;顶升推杆上连接顶升活塞缸伸缩杆;推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棒料支撑梁,支座安装在棒料支撑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料架、若干顶伸模头、若干推动棒料移动的推动组件,每个顶伸模头对应一推动组件,相邻两推动组件之间安装有送料机构,推动组件包括若干支座、顶升推杆、若干导轮,每个支座上均可转动安装有两安装杆,两安装杆之间啮合传动,两安装杆端部均安装一导轮,其中一安装杆铰接活塞缸伸缩杆;其中一支座上和两安装杆连接位置分别同轴安装有两传动轮,该支座上的两安装杆上均可转动安装有转轮,两转轮分别与两导轮紧固连接,两传动轮分别与两转轮传动连接,支座上安装有驱动两传动轮转动的驱动轮,驱动轮连接电机输出轴;顶升推杆上连接顶升活塞缸伸缩杆;推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棒料支撑梁,支座安装在棒料支撑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其特征是,顶升推杆上设有若干推动板,推动板上端倾斜设置,推动板和支座并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其特征是,导轮外壁上设有一圈环形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坯自动制头结构,其特征是,送料机构包括底座、由电机带动转动的驱动杆,驱动杆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驱动杆上设有若干个过渡轮,底座上过渡轮两侧均安装有输送轮,两输送轮均与过渡轮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坯自动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志祥罗高昇郎滨宋长洪宋卡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