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195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腔,支撑腔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处理腔,处理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右侧设置有第一机械臂,第一机械臂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机械爪,第二控制器左侧设置有第三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左侧设置有第四机械臂,第四机械臂下部设置有第二机械爪。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铜合金管进行镗孔、钻孔和输送处理,将不同的工序结合在一起,提高生产的效率。

An integrated bor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copper alloy tube bo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pper alloy tube boring drilling transport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cavity,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a suppor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ocessing chamber, a processing chamber middle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frame,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wo sides of the first controller and a second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the first mechanical arm, about the first mechanical arm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mechanical arm and second arm part are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mechanical claw, second controllers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third mechanical arm, third arm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fourth mechanical arm, fourth arm is provided with a mechanical claw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handle boring, drilling and conveying for copper alloy pipes, and combine different processe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铜合金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改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从而制成铜合金。铜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导电、导热性好,对大气和水的抗蚀能力很高。铜合金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塑性好,容易冷、热成形。在对铜合金管进行加工时,将不同的工序分开进行,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工件的运输成本。因此,需要将不同的工序整合在一起,提高加工的效率,减少输送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以便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装置,方便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改善使用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腔,支撑腔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处理腔,处理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右侧设置有第一机械臂,第一机械臂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机械爪,第二控制器左侧设置有第三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左侧设置有第四机械臂,第四机械臂下部设置有第二机械爪;第一支撑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冒气管、和第三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塞升降杆、第二活塞升降杆和第三活塞升降杆,第一活塞升降杆、第二活塞升降杆和第三活塞升降杆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一电机下部连接有多个第一钻杆,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二钻杆和第三钻杆,冒气管左右两侧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冒气管右侧设置有供液腔,供液腔下部连接有供液管;支撑板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座,支撑板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料腔和第二下料腔,第一下料腔和第二下料腔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铜合金管和第二铜合金管;支撑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液压油缸和第五液压油缸,第四液压油缸和第五液压油缸上部分别连接有第四活塞升降杆和第五活塞升降杆,第四活塞升降杆和第五活塞升降杆上部设置有输送板,输送板上部设置有多个凹槽,第二支撑架上部右侧设置有第六液压油缸,第六液压油缸上部连接有第六活塞升降杆,第六活塞升降杆上部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上部连接有第四钻杆,第六液压油缸右侧设置有第七液压油缸,第七液压油缸右侧连接有第七活塞升降杆,第七活塞升降杆上部右侧连接有固定杆,输送板下部右侧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支撑板上部左侧设置有镗孔工序,支撑板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供气腔。进一步地,镗孔工序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上部分别设置有第八液压油缸和第九液压油缸,第八液压油缸右侧和第九液压油缸左侧分别连接有第八活塞升降杆和第九活塞升降杆,第八活塞升降杆右侧和第九活塞升降杆左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第五电机右侧和第六电机左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镗刀和第二镗刀,第一镗刀和第二镗刀之间设置有第三铜合金管。进一步地,供气腔左侧连接有供气管,供气管上部连接有热处理腔,热处理腔下部设置有第四支撑座。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铜合金管进行镗孔、钻孔和输送处理,将不同的工序结合在一起,提高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镗孔工位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钻孔工位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热处理工位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架;2、处理腔;3、第一活塞升降杆;4、第一液压油缸;5、第一定位板;6、第二钻杆;7、第二活塞升降杆;8、第二液压油缸;9、冒气管;10、供液腔;11、第二电机;12、供液管;13、第三液压油缸;14、第三活塞升降杆;15、第三电机;16、第三钻杆;17、第二控制器;18、第三机械臂;19、第四机械臂;20、第二定位板;21、第二机械爪;22、第二下料腔;23、第二铜合金管;24、第二支撑杆;25、凹槽;26、固定杆;27、第七活塞升降杆;28、连接件;29、第四钻杆;30、第七液压油缸;31、第四电机;32、第六活塞升降杆;33、第六液压油缸;34、第五液压油缸;35、第五活塞升降杆;36、输送板;37、供气管;38、供气腔;39、第二支撑架;40、第四液压油缸;41、第四活塞升降杆;42、支撑板;43、第一支撑座;44、第一钻杆;45、支撑腔;46、第一电机;47、镗孔工序;48、热处理腔;49、第一机械臂;50、第一支撑杆;51、第一下料腔;52、第一铜合金管;53、第一机械爪;54、第二机械臂;55、第一控制器;56、第四支撑座;57、第三支撑座;58、第九液压油缸;59、第九活塞升降杆;60、第六电机;61、第二镗刀;62、第三铜合金管;63、第一镗刀;64、第五电机;65、第八活塞升降杆;66、第八液压油缸;67、第二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腔45,支撑腔45上部设置有支撑板42,支撑板42上部设置有处理腔2,处理腔2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第一支撑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器55和第二控制器17,第一控制器55右侧设置有第一机械臂49,第一机械臂49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机械臂54,第二机械臂54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机械爪53,第二控制器17左侧设置有第三机械臂18,第三机械臂18左侧设置有第四机械臂19,第四机械臂19下部设置有第二机械爪21;第一支撑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4、第二液压油缸8、冒气管9、和第三液压油缸13,第一液压油缸4、第二液压油缸8、第三液压油缸13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塞升降杆3、第二活塞升降杆7和第三活塞升降杆14,第一活塞升降杆3、第二活塞升降杆7和第三活塞升降杆14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46、第二电机11和第三电机15,第一电机46下部连接有多个第一钻杆44,第二电机11和第三电机15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二钻杆6和第三钻杆16,冒气管9左右两侧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20,冒气管9右侧设置有供液腔10,供液腔10下部连接有供液管12;支撑板42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座43,支撑板4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0和第二支撑杆24,第一支撑杆50和第二支撑杆24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料腔51和第二下料腔22,第一下料腔51和第二下料腔22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铜合金管52和第二铜合金管23;支撑腔45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架39,第二支撑架39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液压油缸40和第五液压油缸34,第四液压油缸40和第五液压油缸34上部分别连接有第四活塞升降杆41和第五活塞升降杆35,第四活塞升降杆41和第五活塞升降杆35上部设置有输送板36,输送板36上部设置有多个凹槽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腔(45),所述支撑腔(45)上部设置有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上部设置有处理腔(2),所述处理腔(2)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所述第一支撑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器(55)和第二控制器(17),所述第一控制器(55)右侧设置有第一机械臂(49),所述第一机械臂(49)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机械臂(54),所述第二机械臂(54)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机械爪(53),所述第二控制器(17)左侧设置有第三机械臂(18),所述第三机械臂(18)左侧设置有第四机械臂(19),所述第四机械臂(19)下部设置有第二机械爪(21);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4)、第二液压油缸(8)、冒气管(9)、和第三液压油缸(13),所述第一液压油缸(4)、第二液压油缸(8)、第三液压油缸(13)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塞升降杆(3)、第二活塞升降杆(7)和第三活塞升降杆(14),所述第一活塞升降杆(3)、第二活塞升降杆(7)和第三活塞升降杆(14)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46)、第二电机(11)和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46)下部连接有多个第一钻杆(44),所述第二电机(11)和第三电机(15)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二钻杆(6)和第三钻杆(16),所述冒气管(9)左右两侧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20),所述冒气管(9)右侧设置有供液腔(10),所述供液腔(10)下部连接有供液管(12);所述支撑板(42)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座(43),所述支撑板(4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0)和第二支撑杆(24),所述第一支撑杆(50)和第二支撑杆(24)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料腔(51)和第二下料腔(22),所述第一下料腔(51)和第二下料腔(22)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铜合金管(52)和第二铜合金管(23);所述支撑腔(45)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架(39),所述第二支撑架(39)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液压油缸(40)和第五液压油缸(34),所述第四液压油缸(40)和第五液压油缸(34)上部分别连接有第四活塞升降杆(41)和第五活塞升降杆(35),所述第四活塞升降杆(41)和第五活塞升降杆(35)上部设置有输送板(36),所述输送板(36)上部设置有多个凹槽(25),所述第二支撑架(39)上部右侧设置有第六液压油缸(33),所述第六液压油缸(33)上部连接有第六活塞升降杆(32),所述第六活塞升降杆(32)上部设置有第四电机(31),所述第四电机(31)上部连接有第四钻杆(29),所述第六液压油缸(33)右侧设置有第七液压油缸(30),所述第七液压油缸(30)右侧连接有第七活塞升降杆(27),所述第七活塞升降杆(27)上部右侧连接有固定杆(26),所述输送板(36)下部右侧设置有多个连接件(28);所述支撑板(42)上部左侧设置有镗孔工序(47),所述支撑板(42)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供气腔(3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合金管镗孔钻孔输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腔(45),所述支撑腔(45)上部设置有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上部设置有处理腔(2),所述处理腔(2)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所述第一支撑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器(55)和第二控制器(17),所述第一控制器(55)右侧设置有第一机械臂(49),所述第一机械臂(49)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机械臂(54),所述第二机械臂(54)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机械爪(53),所述第二控制器(17)左侧设置有第三机械臂(18),所述第三机械臂(18)左侧设置有第四机械臂(19),所述第四机械臂(19)下部设置有第二机械爪(21);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4)、第二液压油缸(8)、冒气管(9)、和第三液压油缸(13),所述第一液压油缸(4)、第二液压油缸(8)、第三液压油缸(13)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活塞升降杆(3)、第二活塞升降杆(7)和第三活塞升降杆(14),所述第一活塞升降杆(3)、第二活塞升降杆(7)和第三活塞升降杆(14)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46)、第二电机(11)和第三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46)下部连接有多个第一钻杆(44),所述第二电机(11)和第三电机(15)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二钻杆(6)和第三钻杆(16),所述冒气管(9)左右两侧下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定位板(5)和第二定位板(20),所述冒气管(9)右侧设置有供液腔(10),所述供液腔(10)下部连接有供液管(12);所述支撑板(42)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座(43),所述支撑板(4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0)和第二支撑杆(24),所述第一支撑杆(50)和第二支撑杆(24)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料腔(51)和第二下料腔(22),所述第一下料腔(51)和第二下料腔(22)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铜合金管(52)和第二铜合金管(23);所述支撑腔(45)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架(3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飞孙军徐灿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诚合金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