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93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浇注底盘,其包括本体和控流切断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容纳腔,在本体上开设延伸到本体上表面且与容纳腔连通的流钢砖孔;控流切断装置包括流钢砖、能水平滑动的滑移板、引流体和能做推拉运动的推杆;流钢砖置于流钢砖孔内,滑移板和引流体均置于容纳腔内,流钢砖、滑移板和引流体从上至下依次密封贴合,流钢砖的流钢孔的下端口的水平投影与引流体的引流道的上端口的水平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推杆的一端与滑移板能拆卸地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本体的外部;推杆带动滑移板水平滑动,流钢孔、滑移板的过流孔与引流道能上下连通成浇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控制流量,还能切断浇注通道,避免形成连续钢柱。

A kind of pouring chassi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uring chassis,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 flow control device is cut off; the body is provid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extending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dy and cavity connected brick hole; flow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a flow cut off steel brick, can slide plate, the horizontal sliding drainage the push rod body and can do sliding movement; flow of steel brick in brick hole, sliding board and drainage body are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flow of steel brick, sliding board and drainage body from top to bottom sealing joint, under the port of the horizontal projection of the steel flowing hole flow of steel bricks and drainage at least one some ports on the horizontal projection of the drainage channel overlap;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and the sliding plat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positioned in the external body; push rod drives the sliding plate horizontal sliding steel flowing hole, slip plate flow hol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tract drainage Connect into the pouring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trol the flow, cut off the pouring channel and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tinuous steel colum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注底盘
本技术涉及冶金铸造的
,特别涉及一种浇注底盘。
技术介绍
采用模铸工艺进行钢锭铸造时,浇注过程中,钢水从中注管经过底盘上的横浇道流入流钢孔,然后进入钢锭模具的型腔内,钢水冷却凝固后形成钢锭。钢锭冷却凝固过程中,钢锭尾部、流钢孔和横浇道内残余的钢水也一同冷却凝固,传统的钢锭利用钢锭尾部的凝固收缩将钢锭底部和流钢孔内的钢柱拉断,这样不仅容易发生钢锭变形无法将钢柱彻底拉断的情况,有时还会造成钢锭底部产生裂纹,影响钢锭质量。另外,针对较大钢锭,由于流钢孔的直径较大,钢锭尾部根本无法靠自身凝固收缩将钢柱拉断,造成钢锭无法和底盘完全脱离,不利于钢锭的脱模和转移;甚至可能需要将钢锭和底盘一起用天车吊走,之后人工进行火焰切割,这不仅增加了吊车的起重负荷,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产生了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在底盘上设置的封堵装置,只能实现浇道的封堵,无法在浇注过程中对钢水的流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钢锭不便与底盘脱离、且浇注流量不能调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浇注底盘,不仅能控制浇注过程中的流量,还能在浇注完成后,将浇注通道切断,避免形成连续钢柱。本技术提出一种浇注底盘,所述浇注底盘包括本体和控流切断装置;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容纳腔,在所述本体上开设延伸到所述本体上表面的流钢砖孔,所述流钢砖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控流切断装置包括流钢砖、能水平滑动的滑移板、引流体和能沿所述滑移板的径向做推拉运动的推杆;所述流钢砖具有贯通的流钢孔,所述滑移板具有贯通的过流孔,所述引流体具有贯通的引流道;所述流钢砖置于所述流钢砖孔内,所述滑移板和所述引流体均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流钢砖、所述滑移板和所述引流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密封贴合,所述流钢孔的下端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引流道的上端口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移板能拆卸地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所述本体的外部;通过所述推杆的推拉运动带动所述滑移板水平滑动,所述流钢孔、所述过流孔与所述引流道能从上至下依次连通,形成密封的浇注通道,并能调节所述过流孔的上端口与所述流钢孔的下端口的重叠面积,控制所述浇注通道的流量。进一步地,所述控流切断装置还包括具有上通孔的上固定板和具有下通孔的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密封贴合在所述流钢砖与所述滑移板之间,且所述上通孔与所述流钢孔连通;所述下固定板密封贴合在所述滑移板与所述引流体之间,且所述下通孔与所述引流道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滑移板的上表面、所述滑移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为光滑表面。更进一步地,所述流钢孔、所述上通孔、所述过流孔和所述下通孔均沿竖向开设,且所述上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流钢孔的中心线、所述过流孔的中心线分别重合,所述下通孔的中心线经过所述引流道的上端口的中心;所述推杆为水平设置。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流钢砖与所述流钢砖孔之间、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容纳腔之间、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容纳腔之间、所述引流体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分别填充不定型耐火材料。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控流切断装置还包括具有空腔的框架,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卡紧于所述空腔中。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水平且相对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空腔位于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所述控流切断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弹性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件顶抵在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横梁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件顶抵在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下横梁之间。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引流体包括具有水平流道的横浇道和具有L形流道的模底砖,所述水平流道与所述L形流道的侧向开口连通形成所述引流道,所述L形流道的顶部开口能与所述下通孔连通;所述模底砖的上表面与所述下固定板的下表面密封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浇注底盘还包括置于所述本体外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件、以及能驱动所述传动件水平移动的驱动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通过所述驱动器的驱动,依次带动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推杆沿所述滑移板的径向做推拉运动。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驱动器为一旋转手柄,所述传动件能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传动件能沿其轴向滑动;或者所述驱动器为一液压缸或气缸,所述驱动器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浇注底盘,通过推杆在安装通道内的伸缩运动,缩小和增大过流孔的中心线与流钢孔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分别相应增大和缩小过流孔与流钢孔的重叠面积,进行浇注通道的通钢面积的调整。不仅能控制浇注过程中的流量,还能在浇注完成后,利用滑移板的剪切运动,封堵浇注通道,将钢水阻断,将浇注通道切断,避免形成连续钢柱,使得铸件的开箱清理和转移操作顺畅。本技术的浇注底盘,实现对钢水流量和出口速度(即竖直浇道处的速度)的精确控制,满足钢锭在浇注过程中,不同高度需要匹配不同的浇注速度的需求,同时能与钢包或浇注车的浇注速度进行匹配,实现钢锭浇注过程的全程精确控制。另外,本技术实现钢锭底部与浇注通道的完全分离,避免人工切割,缩短了脱模时间和效率,同时对钢锭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二的浇注通道为全开状态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二的浇注通道为全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二的浇注通道为半开状态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二的浇注通道为半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二的浇注通道为切断状态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实施例二的浇注通道为切断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用于连接推杆和滑移板的连接件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浇注底盘的用于连接推杆和滑移板的连接件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0-本体;12-流钢砖孔;14-容纳腔;16-安装通道;22-流钢砖;222-流钢孔;23-上固定板;232-上通孔;24-滑移板;242-过流孔;25-下固定板;252-下通孔;26-引流体;262-引流道;264-横浇道;266-模底砖;28-推杆;29-连接件;32-传动件;34-支架;342-固定部;344-安装部;36-旋转手柄;38-液压缸或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浇注底盘,其包括本体10和控流切断装置。本体10的内部设置容纳腔14,在本体10上开设延伸到本体10上表面的流钢砖孔12,流钢砖孔12与容纳腔14连通。控流切断装置包括流钢砖22、能水平滑动的滑移板24、引流体26和能沿滑移板24的径向做推拉运动的推杆28。流钢砖22具有贯通的流钢孔222,滑移板24具有贯通的过流孔242,引流体26具有贯通的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浇注底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底盘包括本体和控流切断装置;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容纳腔,在所述本体上开设延伸到所述本体上表面的流钢砖孔,所述流钢砖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控流切断装置包括流钢砖、能水平滑动的滑移板、引流体和能沿所述滑移板的径向做推拉运动的推杆;所述流钢砖具有贯通的流钢孔,所述滑移板具有贯通的过流孔,所述引流体具有贯通的引流道;所述流钢砖置于所述流钢砖孔内,所述滑移板和所述引流体均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流钢砖、所述滑移板和所述引流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密封贴合,所述流钢孔的下端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引流道的上端口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移板能拆卸地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所述本体的外部;通过所述推杆的推拉运动带动所述滑移板水平滑动,所述流钢孔、所述过流孔与所述引流道能从上至下依次连通,形成密封的浇注通道,并能调节所述过流孔的上端口与所述流钢孔的下端口的重叠面积,控制所述浇注通道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底盘包括本体和控流切断装置;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容纳腔,在所述本体上开设延伸到所述本体上表面的流钢砖孔,所述流钢砖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控流切断装置包括流钢砖、能水平滑动的滑移板、引流体和能沿所述滑移板的径向做推拉运动的推杆;所述流钢砖具有贯通的流钢孔,所述滑移板具有贯通的过流孔,所述引流体具有贯通的引流道;所述流钢砖置于所述流钢砖孔内,所述滑移板和所述引流体均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流钢砖、所述滑移板和所述引流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密封贴合,所述流钢孔的下端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引流道的上端口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移板能拆卸地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所述本体的外部;通过所述推杆的推拉运动带动所述滑移板水平滑动,所述流钢孔、所述过流孔与所述引流道能从上至下依次连通,形成密封的浇注通道,并能调节所述过流孔的上端口与所述流钢孔的下端口的重叠面积,控制所述浇注通道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切断装置还包括具有上通孔的上固定板和具有下通孔的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密封贴合在所述流钢砖与所述滑移板之间,且所述上通孔与所述流钢孔连通;所述下固定板密封贴合在所述滑移板与所述引流体之间,且所述下通孔与所述引流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滑移板的上表面、所述滑移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为光滑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浇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钢孔、所述上通孔、所述过流孔和所述下通孔均沿竖向开设,且所述上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流钢孔的中心线、所述过流孔的中心线分别重合,所述下通孔的中心线经过所述引流道的上端口的中心;所述推杆为水平设置。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明山李耀军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