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豆酒及酿制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657 阅读:5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绿豆为原料酿制的酒及酿制工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征在于:所用主料为高梁、绿豆、中温曲和大火曲,辅料为稻壳。其酿制工艺方法采用续∴发酵法和固态蒸馏法,其特征在于:将主料中的高梁、绿豆分别粉碎后,分为三份;接着配料拌和,其粮醅比为14;将稻壳清蒸后分别与主料拌和;上甑;蒸粮蒸酒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酒豆香幽雅细腻,色泽淡绿,甘美醇厚,澄碧清洌,风味独特,是一种无污染的优质营养保健酒,适饮具有利尿、健脾、解毒、舒筋活络之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酒及酿制工艺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含糖野果自然发酵成酒的现象,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就被人们注意和利用了。从大量考古资料可知,距今六千余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开始酿酒。到现在经历了自然发酵、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三个阶段。白酒采用固态酒醅发酵和固态法蒸馏传统操作。随着市场经济的起步,大量商品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到现在供过于求,白酒更是如此。但现有的白酒产品,其共性产品较多,口味近似,风格雷同,具有单一嗜好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利尿、健脾、解毒、舒筋活络之功效的绿豆酒及酿制工艺方法。其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绿豆酒,其所用原材料包括主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列重量配比的组分为原料制成的主料高梁680~820绿豆270~330中温曲 81~99大火曲 44~50辅料稻壳104~126所述的一种绿豆酒的酿制工艺方法,采用续 发酵法和固态蒸馏法,其特征在于一、原料处理将高梁、绿豆、中温曲、大火曲分别粉碎并将高梁分成三份,用于配大、二 各为300,用于配三 的为150;将绿豆均分成三份;将稻壳清蒸20~30分钟后分成四份,用于配大、二、三、回 的分别为35、35、30、15;二、配料拌和将窖池中的母糟取出,且将面糟、大、二、三 和底回分别放置;并将大、二、三 分别与上述三份高梁粉、绿豆粉充分混合,其粮醅比为1∶4,堆积45~90分钟润料;三、拌和润料后,将上述三份母糟与粮粉的混合物分别与配大、二、三 的稻壳拌和均匀;四、装甑五、蒸粮蒸酒流酒温度应控制在25℃,蒸粮时间从流酒开始到大汽蒸粮完成为70分钟;蒸馏吊酒汽压为0.5~0.8Kg/cm2;吊尾汽压在1~1.5Kg/cm2接酒酒度控制在60~62%(V/V);六、加浆加入40℃~50℃以上的热水,加水量控制在使入窖粮糟含水份为53~55%七、摊凉将打完水的醅子摊凉至室温八、撒曲在摊凉好的醅子中加入大曲粉,加曲量为18~20%,其中三分之二的中温曲和三分之一的大火曲;九、入池发酵入池发酵采用原出原入入池水分53~55%入池温度10月至次年4月为15~17℃,4月至10月为低于室温1~2℃入池酸度1.6~2.0入池淀粉16~18%;十、封窖发酵发酵时间为120天。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绿豆为明系1号绿豆,其为安徽省明光市的地方名产,具有粒大皮薄,晶莹透明,蒸煮即烂的特点,内含蛋白质、淀粉和多种微量元素为指定出口产品而享誉海内外。所用高梁产于辽宁省北部,北靠内蒙科尔沁沙地,当地无污染,水资源丰富,生产的高梁籽粒饱满、无壳、淀粉含量高,适宜酿制大曲酒。本专利技术的酒属其它香型,豆香幽雅细腻,色泽淡绿,甘美醇厚,澄碧清冽,风味独特。是一种无污染的优质营养保健酒,适饮具有利尿、健脾、解毒、舒筋活络之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酿酒工艺路线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绿豆酒,其所用原材料包括主料和辅料,其主料和辅料是以下列重量配比的组分为原料制成的主料高梁750绿豆300中温曲 90大火曲 45辅料稻壳115下面结合工艺路线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酿制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续 发酵法和固态蒸馏法,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一、原料处理对所用原料的要求是高梁应新鲜、籽粒饱满、无虫蛀、无壳、无夹杂物,淀粉含量在60%以上,水份在15%以下明系1号绿豆应籽粒饱满、粒大皮薄、种皮翠绿;曲料外观应有白色的斑点或菌丝、内心无黑圈、无生心、无窝水现象、横断面要有银白色菌丝生长;稻壳应新鲜、干燥、无霉烂、呈金黄色;将上述组份的高梁、绿豆、中温曲、大火曲分别粉碎;经粉碎后的原料表面积增大,在蒸煮时易于糊化,在糖化时也便于和糖化酶接触,促进淀粉迅速水解生成可发酵性的物质;并将高梁分成三份,用于配大、二 各为300,用于配三 的为150;将绿豆均分成三份;将稻壳清蒸20~30分钟,去除异味,接着将稻壳分成四份,用于配大、二、三、回 的分别为35、35、30、15。二、配料拌和将窖池中的母糟取出,且将面糟、大、二、三 和底回分别放置;并将大、二、三 分别与上述三高梁粉、绿豆粉充分混合,其粮醅比为1∶4,堆积45~90分钟润料;促使粮粉从母糟中吸收水份,有利于蒸煮糊化。搅拌粮醅时应就低翻快搅;次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酒精挥发损失。三、拌和润料后,将上述三份母糟与粮粉的混合物分别与配大、二、三 的稻壳拌和均匀。四、装甑上甑前要将高梁粉、明系1号绿豆、酒醅、辅料稻壳拌匀、拌松;装甑时要探气装,要撒得准,撤得轻,撤得匀,做到上汽齐、装的平,不压汽、不跑气。五、蒸粮蒸酒蒸粮蒸酒在同一甑同时进行。蒸馏时要求做到缓火蒸馏,低温流酒。流酒温度应控制在25℃,蒸粮时间从流酒开始到大汽蒸粮完成为70分钟;蒸熟的粮要求达到“内无生心,外无粘连”。蒸馏吊酒汽压为0.5~0.8Kg/cm2;吊尾汽压在1~1.5Kg/cm2;接酒酒度控制在60~62%(V/V)。六、加浆蒸馏糊化好的醅要进行加水,目的是使醅子入窖发酵前含适量水份,具体条件是加入40℃~50℃以上的热水,加水量控制在使入窖粮糟含水份为53~55%。七、摊凉将打完水的醅子摊凉至室温;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散厚约15cm左右,用吹风机吹冷。整个操作要求细致迅速,不可时间过长,以免杂菌污染。八、撒曲醅子经过通风凉楂后,温度下降至略高于入窖温度,即可加入大曲粉。加曲量为18~20%,夏季少加,冬季多加。其中中温曲占三分之二,大火曲占三分之一。九、入池发酵入池发酵采用原出原入;入池水分53~55%,冬减夏增;入池温度10月至次年4月为15~17℃,4月至10月为低于室温1~2℃;入池酸度1.6~2.0;入池淀粉16~18%,冬高夏低;将前面窖池中取出的面糟,底回分别与清蒸后留下的稻壳拌和后,再经上甑等处理后,见图1,入池发酵。十、封窖发酵封窖发酵时间为120天。封窖的目的是将酒醅与外界空气隔绝,造成厌氧条件,有利酒精发酵。封窖采用优质黄泥与老窖皮泥混合踩揉、和熟,将泥抹在窖顶厚约4~6cm,抹平、抹光,发现裂缝应及时抹严,直到定型不裂为止。权利要求1.一种绿豆酒,其所用原材料包括主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列重量配比的组分为原料制成的主料高梁 680~820绿豆 270~330中温曲 81~99大火曲 44~50辅料稻壳 104~1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豆酒的酿制工艺方法,采用续 发酵法和固态蒸馏法,其特征在于一、原料处理将高梁、绿豆、中温曲、大火曲分别粉碎并将高梁分成三份,用于配大、二各为300,用于配三 各为300,用于配三 的为150;将绿豆均分成三份将稻壳清蒸20~30分钟后分成四份,用于配大、二、三、回 的分别为35、35、30、15;二、配料拌和将窖池中的母糟取出,且将面糟、大、二、三 和底回分别放置;并将大、二、三 分别与上述三份高梁粉、绿豆粉充分混合,其粮醅经为1∶4,堆积45~90分钟润料;三、拌和润料后,将上述三份母糟与粮粉的混合物分别与配大、二、三 的稻壳拌和均匀;四、装甑五、蒸粮蒸酒流酒温度应控制在25℃,蒸粮时间从流酒开始到大汽蒸粮完成为70分钟;蒸馏吊酒汽压为0.5~0.8Kg/cm2;吊尾汽压在1~1.5Kg/cm2;接酒酒度控制在60~62%(V/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豆酒,其所用原材料包括主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列重量配比的组分为原料制成的: 主料: 高梁 680~820 绿豆 270~330 中温曲 81~99 大火曲 44~50 辅料: 稻壳 104~12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南张成军叶华国钱炳琪沈庆东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