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启源专利>正文

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38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缸,包括缸体,所述鱼缸还包括管式除污装置(1),所述管式除污装置(1)包括除油管(16)以及套管式的外套管(13)和内部气管(81),所述外套管(13)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鱼缸的缸底,且所述外套管(13)的底端外壁连接有向上延伸至鱼缸水面的所述除油管(16),所述内部气管(81)的底端连接有发泡体(5),该发泡体(5)设置在所述外套管(13)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缸能同时采用多种除污装置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组合进行除污,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除污要求,具有灵活的适用性。此外,该鱼缸在只使用一台供氧装置的情况下,即可同时实现供氧和除污,大大节省了养殖成本,经济环保。

Fish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quarium,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wherein the tank also comprises a tube type scrubbing device (1), the tube type scrubbing device (1) including tubing (16) and the sleeve of the outer tube (13) and (81), the internal pipe of the outer sleeve tube (13). The end extends downward to the bottom of the tank, and the outer casing (13)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tank to extend to the tubing (16), in addition to the internal pipe (81)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foam, the foam (5) (5)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tube (13). The fish tank of the invention can simultaneously remove one or a plurality of combinations of various decontamination devices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moving pollutant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has flexible applicability. In addition, the fish tank can provide oxygen supply and decont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using only one oxygen supply device, greatly saving the cost of breeding, an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缸水质净化
,具体地,涉及一种鱼缸。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鱼缸除污技术中,常通过设置自动过滤装置对其水质进行净化,例如,养殖鱼缸一般会配置有专用的抽水泵,用于吸除悬浮于水中或沉积于鱼缸底部的鱼粪等污物。但上述抽水泵等除污装置工作时仍会存在一定的吸污盲点,会造成一些特定区域的污物不能被轻易地吸进抽水泵内,从而使得鱼缸的水质净化效果不佳。此外,鱼粪等污物在被抽水泵吸纳时会受到其叶轮的高速旋打而被进一步击散,散碎的污物能轻松渗透通过滤材而重新回流至鱼缸中,进一步加重鱼缸的浑浊程度,严重污染缸内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因此,现阶段亟待设计出一种灵活温和、清污范围广的除污装置以进一步增强鱼缸的水质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缸,大方美观,能实现灵活温和、适用性广的除污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缸,包括缸体,所述鱼缸还包括管式除污装置,所述管式除污装置包括除油管以及套管式的外套管和内部气管,所述外套管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鱼缸的缸底,且所述外套管的底端外壁连接有向上延伸至鱼缸水面的所述除油管,所述内部气管的底端连接有发泡体,该发泡体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管腔横截面由下而上逐渐递减。优选地,所述鱼缸还包括过滤管组件,所述过滤管组件包括过滤器和过滤排水管,所述管式除污装置的所述外套管的顶端连接至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过滤水通过所述过滤排水管外排。优选地,所述过滤管组件设置在所述鱼缸外,所述过滤器通过挂钩连接于所述鱼缸的顶沿。优选地,所述过滤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排水管中的储水箱。优选地,所述鱼缸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鱼缸顶部的换水阀座,所述换水阀座包括挡水件、连接所述过滤排水管的过滤水接头、通向所述鱼缸内的回水口以及进出水接头,所述挡水件能够封堵或打开所述回水口,当所述挡水件封堵所述回水口时,所述过滤排水管中的过滤水通过所述进出水接头外排,当所述挡水件打开所述回水口时,所述过滤排水管中的过滤水能够通过所述回水口回流至所述鱼缸内,和/或,能够通过所述进出水接头和所述回水口往所述鱼缸内补水。优选地,所述过滤排水管包括沿所述鱼缸的宽边、长边或棱边延伸的多个伸缩管,相邻所述伸缩管之间通过直角弯头相连。优选地,所述鱼缸还包括: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的气体分流至所述第一管式除污装置和第二管式除污装置的各自所述内部气管中;三维滑轨机构,该三维滑轨机构布置在所述鱼缸的顶部周沿并包括能够沿所述鱼缸的三维方向滑移的移动控制滑块;第一管式除污装置,所述第一管式除污装置的所述外套管的顶端连接所述过滤器;以及第二管式除污装置,所述第二管式除污装置的所述外套管连接于所述移动控制滑块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管式除污装置的所述外套管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过滤器。优选地,所述鱼缸还包括供氧装置和延伸至缸底的供氧支管,所述进气总管连接所述供氧装置并将氧气分流至所述供氧支管和所述内部气管。优选地,所述鱼缸还包括手持管式除污装置,所述手持管式除污装置包括吸污机构,所述吸污机构包括与所述进气总管相连的进气管、上水管和设有过水孔的挡网,所述挡网设置在所述上水管的管腔内并将所述管腔分隔为上方的出气管腔和下方的容污管腔,所述出气管腔设有顶端排气口,所述容污管腔设有底端污物入口,所述出气管腔内设有与所述进气管相连的发泡体,所述发泡体散发气泡以吸引污物从所述底端污物入口进入并被所述挡网阻截而滞留于所述容污管腔内。优选地,所述出气管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容污管腔的轴向长度,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从所述上水管的周壁穿入所述出气管腔内。优选地,所述鱼缸除污装置还包括纳污机构,所述纳污机构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承接所述容污管腔内的污物的纳污容器。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和手持杆均为伸缩杆。优选地,所述纳污容器形成为向上扩口的漏斗状且底部设有滤水层,所述纳污容器的底端可拆卸地套接有软套管,所述软套管内设有作为所述滤水层的棉网。优选地,所述鱼缸还包括移动式除污装置,所述移动式除污装置包括:顶端的本体部,该本体部包括设有过滤层的滤水容腔和总进气口;多个中空的支腿,该支腿从所述本体部向下伸出且底端设有移动轮,各个所述支腿的支腿中空腔的顶端分别连通所述滤水容腔,所述支腿中空腔内分别设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的顶端连接所述总进气口,所述进气支管的底端连接有发泡体并向下延伸至所述支腿中空腔的底部;以及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腿移动。其中,所述鱼缸还包括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的气体分流至所述管式除污装置的所述内部气管和所述移动式除污装置的所述进气支管中。优选地,所述移动式除污装置还包括排水泵,所述支腿中空腔的顶端连通所述过滤层上方的所述滤水容腔,所述排水泵用于对外排出所述过滤层下方的所述滤水容腔中的流体。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主方向控制电机、辅助方向控制电机、主传动轴、辅助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两侧的第一动力泵和第二动力泵;其中,所述第一动力泵和第二动力泵分别铰接于所述主传动轴的两端并由所述主方向控制电机驱动而围绕所述主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及所述辅助传动轴同轴布置在所述主传动轴内,所述辅助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微调传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泵和第二动力泵,所述辅助方向控制电机驱动所述辅助传动轴旋转并通过所述微调传动构件驱动所述第一动力泵和第二动力泵分别围绕各自的铰接中心枢转。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呈三角形形状,所述移动式除污装置包括从所述本体部的三个边角部向下伸出的三个所述支腿,所述排水泵、第一动力泵和第二动力泵分别布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三个侧向。优选地,所述移动式除污装置还包括作为所述动力机构的浮力推进器,该浮力推进器用于对外排出所述过滤层下方的所述滤水容腔中的流体并推动所述支腿移动。优选地,所述本体部还设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浮力推进器包括顶端伸入所述所述滤水容腔中的中空升降管,所述过滤层下方的所述滤水容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中空升降管流向所述浮力推进器,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中空升降管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移动式除污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布置在所述本体部的周壁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在感测到移动前方的障碍物时生成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触发信号控制驱动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使得所述浮力推进器避开所述障碍物。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为圆盘形清扫器,多个所述支腿沿周向布置在所述圆盘形清扫器的径向外侧,所述圆盘形清扫器通过中心竖向轴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底端。优选地,所述鱼缸还包括周壁清污组件,该周壁清污组件包括贴合所述鱼缸的内侧壁设置的侧壁清扫单元以及贴合所述鱼缸的外侧壁设置的磁吸件,所述侧壁清扫单元和所述磁吸件之间位置相对且相互磁吸,所述磁吸件能够沿所述鱼缸的外侧壁滑移并带动所述侧壁清扫单元沿所述鱼缸的内侧壁相应移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鱼缸能同时采用上述除污装置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组合进行除污,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除污要求,具有灵活的适用性。此外,该鱼缸在只使用一台供氧装置的情况下,即可同时实现供氧和除污,大大节省了养殖成本,经济环保。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鱼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缸,包括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还包括管式除污装置(1),所述管式除污装置(1)包括除油管(16)以及套管式的外套管(13)和内部气管(81),所述外套管(13)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鱼缸的缸底,且所述外套管(13)的底端外壁连接有向上延伸至鱼缸水面的所述除油管(16),所述内部气管(81)的底端连接有发泡体(5),该发泡体(5)设置在所述外套管(13)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缸,包括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还包括管式除污装置(1),所述管式除污装置(1)包括除油管(16)以及套管式的外套管(13)和内部气管(81),所述外套管(13)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鱼缸的缸底,且所述外套管(13)的底端外壁连接有向上延伸至鱼缸水面的所述除油管(16),所述内部气管(81)的底端连接有发泡体(5),该发泡体(5)设置在所述外套管(13)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3)的管腔横截面由下而上逐渐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还包括过滤管组件(6),所述过滤管组件(6)包括过滤器(61)和过滤排水管(62),所述管式除污装置(1)的所述外套管(13)的顶端连接至所述过滤器(61),所述过滤器(61)的过滤水通过所述过滤排水管(62)外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组件(6)设置在所述鱼缸外,所述过滤器(61)通过挂钩(63)连接于所述鱼缸的顶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组件(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排水管(62)中的储水箱(6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鱼缸顶部的换水阀座(7),所述换水阀座(7)包括挡水件(71)、连接所述过滤排水管(62)的过滤水接头(72)、通向所述鱼缸内的回水口(73)以及进出水接头(74),所述挡水件(71)能够封堵或打开所述回水口(73),当所述挡水件(71)封堵所述回水口(73)时,所述过滤排水管(62)中的过滤水通过所述进出水接头(74)外排,当所述挡水件(71)打开所述回水口(73)时,所述过滤排水管(62)中的过滤水能够通过所述回水口(73)回流至所述鱼缸内,和/或,能够通过所述进出水接头(74)和所述回水口(73)往所述鱼缸内补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排水管(62)包括沿所述鱼缸的宽边、长边或棱边延伸的多个伸缩管,相邻所述伸缩管之间通过直角弯头(621)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还包括:三维滑轨机构(9),该三维滑轨机构(9)布置在所述鱼缸的顶部周沿并包括能够沿所述鱼缸的三维方向滑移的移动控制滑块(91);第一管式除污装置(11),所述第一管式除污装置(11)的所述外套管(13)的顶端连接所述过滤器(61);以及第二管式除污装置(12),所述第二管式除污装置(12)的所述外套管(13)连接于所述移动控制滑块(91)上。进气总管(8),所述进气总管(8)的气体分流至所述第一管式除污装置(11)和第二管式除污装置(12)的各自所述内部气管(81)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式除污装置(11)的所述外套管(13)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过滤器(6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还包括供氧装置和延伸至缸底的供氧支管(82),所述进气总管(8)连接所述供氧装置并将氧气分流至所述供氧支管(82)和所述内部气管(81)。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还包括手持管式除污装置(2),所述手持管式除污装置(2)包括吸污机构,所述吸污机构包括与所述进气总管(8)相连的进气管(21)、上水管(22)和设有过水孔的挡网(23),所述挡网(23)设置在所述上水管(22)的管腔内并将所述管腔分隔为上方的出气管腔(221)和下方的容污管腔(222),所述出气管腔(221)设有顶端排气口,所述容污管腔(222)设有底端污物入口,所述出气管腔(221)内设有与所述进气管(21)相连的发泡体(5),所述发泡体(5)散发气泡以吸引污物从所述底端污物入口进入并被所述挡网(23)阻截而滞留于所述容污管腔(222)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除污装置还包括纳污机构,所述纳污机构包括手持杆(24),所述手持杆(24)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承接所述容污管腔(22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源
申请(专利权)人:何启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