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018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截面呈倒置的梯形池,梯形池下底的末端设有集污管,梯形池上底的右侧通过分隔墙隔开一个净化池,所述净化池的下端与梯形池上底的下端相通,所述净化池的上端与梯形池的上端相通,所述净化池池底分布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净化池池面设有栈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一种鳗鱼的微型循环养殖池,能将污物集中到池底,通过集污管对污物进行排放。

An eel inner circulating aquaculture p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nal circulation eel pond, including the breeding poo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tank body is an inverted trapezoidal tank, the sewag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ladder under the pool bottom, the bottom of the pool ladder right through the walls separated by a purification tank, the lower end of the net pool and pool at the bottom of the ladder is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ladder and purifying pool pool is communicated, the purifying pool bottom distribution of micropore aeration tube, the purifying pool surface is arranged along the cliff. The utility model is aimed at a micro circulating aquaculture pool of eel, which can concentrate the dirt to the bottom of the pond and discharge the dirt through a sewage collec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
技术介绍
由于鳗鱼的营养价值高,野生鳗鱼已经大大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为人工养殖鳗鱼成为一大生财之道。由于鳗鱼自身特性,具有善逃、难捕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特点,目前使用的鳗鱼池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易注排水等,不能给鳗鱼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导致养殖质量不好,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而,现在的养殖池不具有一些独立循环,而且无法在养殖池上方直接观察池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截面呈倒置的梯形池,梯形池下底的末端设有集污管,梯形池上底的右侧通过分隔墙隔开一个净化池,所述净化池的下端与梯形池上底的下端相通,所述净化池的上端与梯形池的上端相通,所述净化池池底分布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净化池池面设有栈道。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池宽度为梯形池直角腰尺寸的四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墙与梯形池池底的距离为20cm。进一步的,所述集污管通向排水沟,直径为200mm。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池的直角腰、下底、腰和净化池组成循环回路。通过循环回路能使水流具有一定的循环能力,在集污管排水的时候,净化池上端的水面超过梯形池,净化池内的水从上端溢出,对梯形池进行补充,而持续的有水从净化池底部进入,并通过微孔曝气管的气泡带动力,水流向上循环,达到一个微循环的结构。可以两个养殖池进行拼接,增加栈道的宽度和面积。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净化池和梯形池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养殖池具有一定的水流循环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2、在净化池上设置栈道,能让工人查看净化池内的动向及充分利用地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的循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池体截面呈倒置的梯形池1,梯形池下底2的末端设有集污管3,梯形池上底的右侧通过分隔墙4隔开一个净化池5,净化池5的下端与梯形池1上底的下端相通,净化池5的上端与梯形池1的上端相通,净化池池底分布有微孔曝气管6,净化池池面设有栈道7。净化池5宽度为梯形池1直角腰尺寸的四分之一。分隔墙4与梯形池1池底的距离为20cm。集污管3通向排水沟,直径为200mm。梯形池1的直角腰、下底、腰和净化池组成循环回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截面呈倒置的梯形池(1),梯形池下底(2)的末端设有集污管(3),梯形池上底的右侧通过分隔墙(4)隔开一个净化池(5),所述净化池(5)的下端与梯形池(1)上底的下端相通,所述净化池(5)的上端与梯形池(1)的上端相通,所述净化池池底分布有微孔曝气管(6),所述净化池池面设有栈道(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截面呈倒置的梯形池(1),梯形池下底(2)的末端设有集污管(3),梯形池上底的右侧通过分隔墙(4)隔开一个净化池(5),所述净化池(5)的下端与梯形池(1)上底的下端相通,所述净化池(5)的上端与梯形池(1)的上端相通,所述净化池池底分布有微孔曝气管(6),所述净化池池面设有栈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内循环养殖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