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353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已种植苜蓿多年的土壤于11月下旬和苜蓿返青前10~15天进行翻耕;步骤二、第二次翻耕后,对进行翻耕后的土壤施加返青肥料,返青肥料包括如下组分:生根素、脱落酸和复合肥,在苜蓿植株主干和枝条上进行环削,形成螺旋形的伤口,该螺旋形伤口沿主干或者枝条的轴向分布,施加返青肥料后调节土壤pH值为6.8,调节土壤湿度为50%~60%;步骤三、对返青后的苜蓿施加发芽肥料,发芽肥料包括赤霉素、生长激素、复合肥、钾肥和磷肥;步骤四、于苜蓿发芽后,至苜蓿芽长至4~6厘米时,向土壤施加追肥,追肥包括脱落酸份、细胞分裂素和有机肥,并向苜蓿植株喷洒叶面钾肥。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thod of Alfalf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alfalf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one, the years of planting alfalfa and alfalfa soil in late November 10 ~ 15 days before reviving tillage; step two, second times after tillage, fertilizer applied to green tillage soil, including green fertilizer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rooting hormone, abscisic acid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ring cutting in alfalfa plant trunk and branches, forming a spiral wound, the spiral woun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r trunk branches distribution, applying fertilizer after reviving regulating soil pH value is 6.8, adjusting the soil humidity is 50% ~ 60%; step three and after reviving the alfalfa germination applied fertilizer, fertilizer including germination of gibberellin, growth hormone, compound fertilizer, phosphate fertilizer and potash fertilizer on alfalfa; step four, after germination, to alfalfa sprouts grow to 4 to 6 cm, to the soil The following fertilizer was applied, including abscisic acid, cytokinin and organic fertilizer, and foliar potassium fertilizer was sprayed to alfalfa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
,涉及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为豆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苜蓿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同时,苜蓿也是可以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且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苗,其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经常食用苜蓿素可平衡人体的酸碱值,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但是传统方法培植苜蓿芽苗菜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产量少,质量差,无法满足市场的供应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已种植苜蓿多年的土壤于11月下旬和苜蓿返青前10~15天分别进行一次翻耕,每次翻耕深度均为15~50厘米,翻耕后对土壤进行浇灌,每次浇灌水量为每棵苜蓿20~30L;步骤二、在第二次翻耕后,对进行翻耕后的土壤进行一次施加返青肥料,所述返青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根素2份、脱落酸1~3份和复合肥100~300份,同时,在苜蓿植株主干和直径大于5厘米的枝条上进行环削,形成螺旋形的伤口,该螺旋形伤口沿主干或者枝条的轴向分布,宽度为2~5mm,深度为4~6mm,长度不超过5厘米,施加返青肥料后调节土壤pH值为6.8,调节土壤湿度为50%~60%;步骤三、对返青后的苜蓿施加发芽肥料,所述发芽肥料包括赤霉素1~3份、生长激素1~3份、复合肥100~300份、钾肥50~80份和磷肥10~20份;步骤四、于苜蓿发芽后,至苜蓿芽长至4~6厘米时,向土壤施加追肥,所述追肥包括脱落酸1~3份、细胞分裂素1~3份和有机肥200~300份,并向苜蓿植株喷洒10%(w/w)的叶面钾肥。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中,所述复合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20份的有机肥、5~10份过磷酸钙、4~10份钼酸铵和1-2份硝普钠。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浇灌的水为皂角水。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中,所述返青肥料、所述发芽肥料和所述追肥均还包括:1-5份植物蛋白胶、1-5份骨胶和1-5份氨基酸。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中,所述有机肥包括牲畜粪便10-15份、腐殖酸3-5份、草木灰2-3份、碎木屑1-5份和水果渣4~10份。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翻耕的深度为30厘米。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中,所述复合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5份的有机肥、7份过磷酸钙、7份钼酸铵和1.5份硝普钠。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已种植苜蓿的土壤进行翻耕,11月下旬翻耕能够促进苜蓿根部的呼吸作用,返青前翻耕,能够促进侧根生根,而浇灌皂角水能够促进苜蓿返青和发芽,同时,施加有生根素,能够进一步促进侧根生长,提高土壤和植株的吸肥能力,侧根的增加使苜蓿地上部分获得了更多的营养,所以苜蓿单株枝条增多、株高增加,施加返青肥料后,调节土壤pH值和湿度,能够促进苜蓿的健康生长,使其返青后迅速适应良好的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本专利技术对苜蓿植株进行环削,环削伤口保证了再其树皮外部形成,不对木质部造成伤害,避免了对木质部运输营养成分的影响,避免了苜蓿植株顶端生长的优势,降低了其株高,促进了其枝叶发育,再对苜蓿施加发芽肥料,能够促进其发芽,后续再进行追肥,能够使其枝条生长迅速,最终使得苜蓿嫩叶的产量增加,叶片相对较大,且叶片也较柔嫩,最终经过耕翻施肥处理的苜蓿提高了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翻耕深度适于苜蓿叶片的生长发育,苜蓿的返青率提高,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明显增加苜蓿产量和提高苜蓿品质,尤其是翻耕30厘米同步施用本专利技术提高的肥料,使苜蓿每平方米地上部分叶片增加了3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安全绿色,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增加苜蓿的产量和提高苜蓿的品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保障了食品安全健康。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已种植苜蓿多年的土壤于11月下旬和苜蓿返青前10~15天分别进行一次翻耕,每次翻耕深度均为15~50厘米,翻耕后对土壤进行浇灌,每次浇灌水量为每棵苜蓿20~30L;步骤二、在第二次翻耕后,对进行翻耕后的土壤进行一次施加返青肥料,所述返青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根素2份、脱落酸1~3份和复合肥100~300份,同时,在苜蓿植株主干和直径大于5厘米的枝条上进行环削,形成螺旋形的伤口,该螺旋形伤口沿主干或者枝条的轴向分布,宽度为2~5mm,深度为4~6mm,长度不超过5厘米,施加返青肥料后调节土壤pH值为6.8,调节土壤湿度为50%~60%;步骤三、对返青后的苜蓿施加发芽肥料,所述发芽肥料包括赤霉素1~3份、生长激素1~3份、复合肥100~300份、钾肥50~80份和磷肥10~20份;步骤四、于苜蓿发芽后,至苜蓿芽长至4~6厘米时,向土壤施加追肥,所述追肥包括脱落酸1~3份、细胞分裂素1~3份和有机肥200~300份,并向苜蓿植株喷洒10%(w/w)的叶面钾肥。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复合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20份的有机肥、5~10份过磷酸钙、4~10份钼酸铵和1-2份硝普钠。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浇灌的水为皂角水。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返青肥料、所述发芽肥料和所述追肥均还包括:1-5份植物蛋白胶、1-5份骨胶和1-5份氨基酸。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肥包括牲畜粪便10-15份、腐殖酸3-5份、草木灰2-3份、碎木屑1-5份和水果渣4~10份。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翻耕的深度为30厘米。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复合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5份的有机肥、7份过磷酸钙、7份钼酸铵和1.5份硝普钠。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实施例和对比例:实施例1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已种植苜蓿多年的土壤于11月下旬和苜蓿返青前10天分别进行一次翻耕,每次翻耕深度均为15厘米,翻耕后对土壤进行浇灌,每次浇灌水量为每棵苜蓿26L;步骤二、在第二次翻耕后,对进行翻耕后的土壤进行一次施加返青肥料,所述返青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根素2份、脱落酸1份和复合肥100份,同时,在苜蓿植株主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已种植苜蓿多年的土壤于11月下旬和苜蓿返青前10~15天分别进行一次翻耕,每次翻耕深度均为15~50厘米,翻耕后对土壤进行浇灌,每次浇灌水量为每棵苜蓿20~30L;步骤二、在第二次翻耕后,对进行翻耕后的土壤进行一次施加返青肥料,所述返青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根素2份、脱落酸1~3份和复合肥100~300份,同时,在苜蓿植株主干和直径大于5厘米的枝条上进行环削,形成螺旋形的伤口,该螺旋形伤口沿主干或者枝条的轴向分布,宽度为2~5mm,深度为4~6mm,长度不超过5厘米,施加返青肥料后调节土壤pH值为6.8,调节土壤湿度为50%~60%;步骤三、对返青后的苜蓿施加发芽肥料,所述发芽肥料包括赤霉素1~3份、生长激素1~3份、复合肥100~300份、钾肥50~80份和磷肥10~20份;步骤四、于苜蓿发芽后,至苜蓿芽长至4~6厘米时,向土壤施加追肥,所述追肥包括脱落酸1~3份、细胞分裂素1~3份和有机肥200~300份,并向苜蓿植株喷洒10%(w/w)的叶面钾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苜蓿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已种植苜蓿多年的土壤于11月下旬和苜蓿返青前10~15天分别进行一次翻耕,每次翻耕深度均为15~50厘米,翻耕后对土壤进行浇灌,每次浇灌水量为每棵苜蓿20~30L;步骤二、在第二次翻耕后,对进行翻耕后的土壤进行一次施加返青肥料,所述返青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根素2份、脱落酸1~3份和复合肥100~300份,同时,在苜蓿植株主干和直径大于5厘米的枝条上进行环削,形成螺旋形的伤口,该螺旋形伤口沿主干或者枝条的轴向分布,宽度为2~5mm,深度为4~6mm,长度不超过5厘米,施加返青肥料后调节土壤pH值为6.8,调节土壤湿度为50%~60%;步骤三、对返青后的苜蓿施加发芽肥料,所述发芽肥料包括赤霉素1~3份、生长激素1~3份、复合肥100~300份、钾肥50~80份和磷肥10~20份;步骤四、于苜蓿发芽后,至苜蓿芽长至4~6厘米时,向土壤施加追肥,所述追肥包括脱落酸1~3份、细胞分裂素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花莫文油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