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能动风冷却安全壳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厂的反应堆安全壳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风冷却安全壳的结构。
技术介绍
安全壳是核电厂防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最后一道屏障,核电厂发生事故时,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使安全壳温度压力上升,将威胁核电厂最后一道屏障的完整性。目前核电厂安全壳采用了各种能动或非能动的安全壳冷却系统设计,来排出安全壳内的热量,包括二代核电厂的能动喷淋,三代核电厂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等,使安全壳压力低于设计值,维持安全壳屏障的完整性。现有风冷安全壳的设计技术,一般都局限于在钢安全壳外设置空气导流板,来构成空气循环流道,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10576926.0“环境风冷却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非能动安全壳”,201210050477.1“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和方法”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在这些现有技术中,空气循环流道的进气口一般都设置在安全壳外屏蔽构筑物的上部,同时空气出口竖直向上,由于钢安全壳不具有中子屏蔽能力,堆内中子能够穿过出口发生天空散射,导致环境剂量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能动风冷却安全壳,包括内层钢安全壳(2)和外层混凝土安全壳(3),在钢安全壳(2)和混凝土安全壳(3)之间形成环形空间(1),其特征在于:环形空间(1)通过通风管道(6)连接风冷空气入口(4),风冷空气出口(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安全壳(3)的顶部,在所述钢安全壳(2)的内部设有贴近钢安全壳壁面的内空气循环流道,从而在钢安全壳(2)内外构成能够提高换热效率的双重循环空气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能动风冷却安全壳,包括内层钢安全壳(2)和外层混凝土安全壳(3),在钢安全壳(2)和混凝土安全壳(3)之间形成环形空间(1),其特征在于:环形空间(1)通过通风管道(6)连接风冷空气入口(4),风冷空气出口(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安全壳(3)的顶部,在所述钢安全壳(2)的内部设有贴近钢安全壳壁面的内空气循环流道,从而在钢安全壳(2)内外构成能够提高换热效率的双重循环空气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风冷却安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空气出口(5)的朝向避开正对堆芯的竖直向上方向,以防止堆内中子穿出风冷空气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能动风冷却安全壳,其特征在于:风冷空气出口(5)的朝向呈水平方向。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能动风冷却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喆,李精精,孙婧,王辉,石雪垚,陈巧艳,雷宁博,李汉辰,王贺南,蔡盟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