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宽频流体俘能器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与微电子器件供能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宽频流体俘能器。
技术介绍
目前,新型微电子产品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微机器人、生物传感器、健康监测仪等,且它们在正常工作时需要的功率可低至几微瓦。因此,这为小型俘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流体流动在自然界中分布非常广泛,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比如海洋流、河流等。此外,大气中的风也是典型的流体运动,它们都可诱发结构出现所谓的流致振动。传统方式主要是通过涡轮机或叶片实现将流体流动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转化机制是电磁俘能。但是,要想获得比较可观的能量,必须要有较大的起转流速来驱动涡轮机或叶片,这一方面造成流体能量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流体能量利用技术的广泛推广。流体流动诱发结构产生的涡激振动现象在风工程、海洋工程中经常发生,当漩涡脱落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接近时,耦合系统发生锁频效应,结构产生较大的振动幅值。近年来这一固有特性在压电涡激振动能量采集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调节结构固有频率和质量比(结构与流体质量比值),可在流体流速较小时就能实现能量采集。然而,以往研究发现,在利用涡激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宽频流体俘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俘能机构和整流储存电路,支撑杆的下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以使支撑杆能够随风旋转,俘能机构有一个以上,俘能机构包括悬臂梁、压电双晶片和轻质圆柱体,悬臂梁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压电双晶片顶部固定于悬臂梁的另一端上,双电压晶片底部固定于轻质圆柱体顶部中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宽频流体俘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俘能机构和整流储存电路,支撑杆的下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以使支撑杆能够随风旋转,俘能机构有一个以上,俘能机构包括悬臂梁、压电双晶片和轻质圆柱体,悬臂梁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压电双晶片顶部固定于悬臂梁的另一端上,双电压晶片底部固定于轻质圆柱体顶部中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宽频流体俘能器,其特征在于:俘能机构有两个,两个俘能机构由上俘能机构和下俘能机构构成,上俘能机构包括上悬臂梁、上压电双晶片和上轻质圆柱体,上悬臂梁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上,上压电双晶片顶部固定于上悬臂梁的另一端上,上双电压晶片底部固定于上轻质圆柱体顶部中央,下俘能机构包括下悬臂梁、下压电双晶片和下轻质圆柱体,下悬臂梁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上,下压电双晶片顶部固定于下悬臂梁的另一端上,下双电压晶片底部固定于下轻质圆柱体顶部中央,上轻质圆柱体位于下悬臂梁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宽频流体俘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向标,风向标安装于支撑杆的上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宽频流体俘能器,其特征在于:上轻质圆柱体和下轻质圆柱体与支撑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胡亮,张岚斌,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