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机构及卷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58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料机构及卷绕机,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卷绕盘,卷绕盘上安装有卷绕工位和下料工位,在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卷针;其特征是:所述下料工位的下方为下料位置,下料位置处安装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端上安装第一支架板,在第一支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前后驱动装置,前后驱动装置的前后移动端上安装左右驱动装置,以实现左右驱动装置沿卷针长度方向的移动;在左右驱动装置的左右移动端上安装夹爪驱动装置,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夹爪驱动装置沿电芯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在夹爪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设置用于夹住电芯内外圈的两根夹杆;在所述卷针上设置有允许夹杆插入电芯内侧的避让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轻松、高质量的将电芯从卷针上进行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料机构及卷绕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料机构,尤其是一种将电芯从卷针上下料的机构,属于电芯卷绕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和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达165WH/kg,是氢镍电池的3倍)、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性能,因此受到很多动力设备厂商的使用。当使用圆形卷针进行卷绕电芯时,如何高质量的下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圆形卷针卷绕电芯时卷绕后的电芯中部内腔大,使用现有技术中利用推板卡住然后推动卸料的方式,会存在很多问题。如,卸料过程中电芯的内层隔膜塌陷,压扁后造成电芯内层褶皱;此外,使用推板下料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抽芯,使得电芯质量不达标;再者,常规的卸料方式将电芯卸料之后,由于电芯整体呈椭圆形,其会发生滚动,而滚动会造成电芯上极耳对齐度降低以及电芯上极耳相对位置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下料机构,结构简单,能够轻松、高质量的将电芯从卷针上进行下料。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卷绕盘,卷绕盘上安装有卷绕工位和下料工位,在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卷针;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下料机构及卷绕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机构,包括卷绕盘(101),卷绕盘(101)上安装有卷绕工位和下料工位,在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卷针(102);其特征是:所述下料工位的下方为下料位置,下料位置处安装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端上安装第一支架板(202),以实现第一支架板(202)在下料工位和下料位置之间的升降动作;在第一支架板(202)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前后驱动装置,前后驱动装置的前后移动端上安装左右驱动装置,以实现左右驱动装置沿卷针(102)长度方向的移动;在左右驱动装置的左右移动端上安装夹爪驱动装置,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夹爪驱动装置沿电芯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在夹爪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设置用于夹住电芯内外圈的两根夹杆(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机构,包括卷绕盘(101),卷绕盘(101)上安装有卷绕工位和下料工位,在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卷针(102);其特征是:所述下料工位的下方为下料位置,下料位置处安装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端上安装第一支架板(202),以实现第一支架板(202)在下料工位和下料位置之间的升降动作;在第一支架板(202)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前后驱动装置,前后驱动装置的前后移动端上安装左右驱动装置,以实现左右驱动装置沿卷针(102)长度方向的移动;在左右驱动装置的左右移动端上安装夹爪驱动装置,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夹爪驱动装置沿电芯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在夹爪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设置用于夹住电芯内外圈的两根夹杆(206);在所述卷针(102)上设置有允许夹杆(206)插入电芯内侧的避让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下料位置的一侧设置电芯压扁机构,电芯压扁机构包括直线移动装置,直线移动装置的移动端上安装压扁驱动装置,以实现压扁驱动装置在下料位置和压扁驱动装置的初始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压扁驱动装置的升降端连接用于压扁电芯的压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下料位置设置用于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顾力玮是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