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模组的技术的发展,高色域,薄型化,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传统液晶模组的色域70%NTSC左右。目前提升色域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使用蓝光激发氟化物新红粉+β-silion,色域可以达到85%NTSC,此种方案的效率较高,但色域提升有限。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量子点,此种方案色域可以达到100%NTSC或以上。现有技术在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实现方式是使用量子管或者量子膜的方式。具体的,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子管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子管的背光模组10,包括:中框110、背板100,所述中框110围设在所述背板100的边缘形成可容置背光组件的腔体,位于所述腔体中且依次层叠于背板100上方的反射片120、导光板130、光学膜片140。其中,散热片150包括连接在背板100上的底边151,及垂直于底边151的立边152,灯源101和灯源PCB102固定在立边152上,其目的是当灯源101在工作时,将灯源101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背板100上,从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外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装置,光传输装置,匀光装置;其中,所述光传输装置包括光纤,所述光纤包括涂覆层,所述涂覆层设置在光纤的最外层;纤芯,所述纤芯设置在光纤的最内层;包层,所述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纤芯的折射率;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纤芯和所述包层之间,所述量子点层内封装量子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外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装置,光传输装置,匀光装置;其中,所述光传输装置包括光纤,所述光纤包括涂覆层,所述涂覆层设置在光纤的最外层;纤芯,所述纤芯设置在光纤的最内层;包层,所述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纤芯的折射率;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纤芯和所述包层之间,所述量子点层内封装量子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外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装置还包括所述光纤两端的输出光耦合装置和输入光耦合装置;所述输出光耦合装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内,所述光源装置通过所述输出光耦合装置与所述光纤的光入口连接,所述输入光耦合装置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内,所述光纤的光出口通过所述输入光耦合装置与所述匀光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外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的两端不设置量子点层。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玉帅,高上,张志睿,区可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