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微偏振片阵列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线透过不同方向的偏振片后各个偏振方向的光强的器件,使用图像传感器(例如数码相机)采集包含由该微偏振片阵列获得的各偏振分量的图像,并可以进行实时相移分析。微偏振片阵列在干涉光的实时相移、微弱可见光图像增强、红外目标识别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偏振片一般可以分为反射及折射偏振片、二向色性偏振片、双折射晶体偏振片等传统偏振片和光栅偏振片。传统的偏振片体积过大、制作过程复杂,而且仅仅在较小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大的消光比,不能满足显示行业轻量型、超薄型、低成本的要求;同时现有的偏振片也不具有调节角度的功能。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包括角度调节机构、偏振片本体和控制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偏振片本体(7)和控制板(9),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的一侧通过导线与控制板(9)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的顶部安装有偏振片本体(7),所述控制板(9)电性连接角度调节机构(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偏振片本体(7)和控制板(9),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的一侧通过导线与控制板(9)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的顶部安装有偏振片本体(7),所述控制板(9)电性连接角度调节机构(1)。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金属纳米光栅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包括指针(2)、第一螺纹杆(3)、滑槽(4)、刻度条(5)、支撑柱(6)、第二螺纹杆(8)、底座(10)、移动条(11)、第一齿轮(12)、连接杆(13)、伺服电机(14)、齿轮条(15)、滑块(16)、滑轨(17)、第二齿轮(18)和主动齿轮(19),所述底座(10)的一侧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刻度条(5),所述底座(10)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万向铰链与偏振片本体(7)连接,所述底座(10)的底部内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滑轨(17),所述滑轨(17)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块(16),且两个滑块(16)通过移动条(11)连接,所述移动条(11)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齿轮条(15),所述移动条(11)的另一侧中心处安装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穿过滑槽(4)与空气接触,所述连接杆(1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指针(2),所述指针(2)与刻度条(5)配合使用,所述齿轮条(15)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8),且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8)均与齿轮条(15)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2)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二齿轮(18)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8),且第一螺纹杆(3)和第二螺纹杆(8)均穿过底座(10)与偏振片本体(7)的对应两侧连接,所述齿轮条(15)的中心处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9),所述主动齿轮(19)的中心处与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巧芬,王华英,刘秀红,韩海燕,郎利影,王雪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