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短路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297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短路测试装置,用于锂电池的短路检测,包括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升降装置以及在升降装置驱动下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的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用于探测铝塑膜与电池内部是否存在短路的膜刺针,以及用于探测电芯正极耳和负极耳之间是否短路的正极耳测试针和负极耳测试针,两者检测同步进行,更加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和人力;并通过双正极耳测试针、双负极耳测试针和多膜刺针设计,用于判定三种探针是否分别完全接触到电芯极耳及铝塑膜,防止误判,使测试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短路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检测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短路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软包装锂电池是聚合物电池的另一种叫法,具有容量大、重量轻、内阻小、安全性高、设计灵活等多种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系统等领域。软包装锂电池采用了正、负极及电解质聚合物膜的多层叠加组合的层压技术和软包装技术,如图1所示,软包装锂电池10一般包括电芯、分别电气连接于电芯的正极耳12和负极耳13以及用于封装电芯的铝塑膜。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难题之一是,电池内部容易发生物理接触而产生短路。这些内部短路使电芯性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准确地诊断电芯内部的短路情况非常重要。锂电池内部短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电芯在层压和软包装过程中,阴阳极的集流体突破电解质隔膜,发生物理接触而形成短路;另一种是电芯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电极活性材料和电解质隔膜材料自身起了化学变化而引起的局部电子导通。目前锂电池短路检测装置市场面上有很多设备,如电池短路综合测试仪、万用表、遥控大电流短路装置等等,都只单测试电芯的某一项短路,如万用表,只能测试电芯短路,但测试不出铝塑膜短路;同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短路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短路测试装置,用于软包装锂电池的短路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升降装置以及在升降装置驱动下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的测试机构(500);所述测试机构(500)包括用于探测铝塑膜与电池内部是否存在短路的膜刺针(580),用于探测电芯正极耳(12)和负极耳(13)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的正极耳测试针(540)和负极耳测试针(550);所述测试机构(500)固定安装有至少两根互相绝缘的膜刺针(580),用于判定所述膜刺针(580)是否完全接触到铝塑膜;所述正极耳测试针(540)包括互相绝缘的第一测试针(541)和第二测试针(542),用于判定所述正极耳测试针(540)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短路测试装置,用于软包装锂电池的短路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升降装置以及在升降装置驱动下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的测试机构(500);所述测试机构(500)包括用于探测铝塑膜与电池内部是否存在短路的膜刺针(580),用于探测电芯正极耳(12)和负极耳(13)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的正极耳测试针(540)和负极耳测试针(550);所述测试机构(500)固定安装有至少两根互相绝缘的膜刺针(580),用于判定所述膜刺针(580)是否完全接触到铝塑膜;所述正极耳测试针(540)包括互相绝缘的第一测试针(541)和第二测试针(542),用于判定所述正极耳测试针(540)是否完全接触到电芯正极耳(12);所述负极耳测试针(550)包括互相绝缘的第三测试针和第四测试针,用于判定所述负极耳测试针(550)是否完全接触到电芯负极耳(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测试机构(500)可活动地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用于在所述测试机构(500)向下运动时,使膜刺针(580)、正极耳测试针(540)和负极耳测试针(550)分别与铝塑膜、电芯正极耳(12)和负极耳(13)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立板(10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立板(104)上下两端的第三底板(103)和第一底板(101),以及间隔所述第一底板(101)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二底板(102);所述第一底板(101)和第二底板(102)上均开设有数量不等的安装腰孔(107),所述安装腰孔(107)为中间设置有平面接触部的长条形槽状结构,调整固定螺丝与所述平面接触部的接触位置不同,用于将第一底板(101)和第二底板(102)在工作台面上的安装定位沿着长条形槽状结构长方向做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两个,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三底板(103)上的上升降装置(210)和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102)上的下升降装置(220);所述上升降装置(210)包括有自上而下依序设置的第一气缸(211)、第一气缸连接杆(212)以及测试固定板(213),所述第一气缸(211)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杆(212)的传动作用带动固定安装在测试固定板(213)下方的测试机构(500)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所述下升降装置(220)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垫块固定板(224)、第二气缸连接杆(223)、气缸固定板(222)以及第二气缸(221),所述第二气缸(221)通过第二气缸连接杆(223)的传动作用带动固定安装在垫块固定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秋林黄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汇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