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刚专利>正文

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01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形状与建筑物外窗的窗框相适配,壳体嵌入所述窗框后通过壳体一侧端面上连接凸缘与窗框固定连接;壳体内从室外至室内依次设置有紫外线增透玻璃板、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和穿孔背板;壳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及初级滤网;室外空气经初级滤网和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逐级净化后,由穿孔背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本申请能够在不额外耗能而利用厨房、卫生间现有的排风设备的前提下,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保持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5月27日发表报告称,室内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430万人死亡,室外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370万人死亡,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都是造成本可避免的全球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环境卫生风险。实际上,除了特殊的长时间雾霾天气外,在一般情况下,室内的空气污染要比室外的空气污染更为严重,其中的不少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也更大。当有雾霾或沙尘天气、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时,或者是夏季使用空调制冷、冬季用暖气采暖时,人们都倾向于不开窗通风;虽然很多家庭采用空气净化器(或单体新风机),但无法解决室内氧气含量会大幅下降的问题。室内污染会不断加重,甚至污染水平超过室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会安装管道式家庭新风系统。现有解决家庭室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措施都存在相当的缺点和局限性,见下表:所以利用厨房、卫生间现有的排风设备的窗式被动型的空气净化装置,就成为一种可行的全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建筑的标准配置。本技术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为居住建筑和其它公共建筑、生产建筑内的人员提供了一种不需要额外耗能的空气净化方式。所述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特别是为中低收入家庭在严重空气污染条件下改善户内空气质量、保证身体健康,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这个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健康收益和经济回报,拉动相应外窗的改造和定制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能够在不额外耗能而利用厨房、卫生间现有的排风设备的前提下,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保持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形状与建筑物外窗的窗框相适配,壳体嵌入所述窗框后通过壳体一侧端面上连接凸缘与窗框固定连接;壳体内从室外至室内依次设置有紫外线增透玻璃板、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和穿孔背板;壳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及初级滤网;室外空气经初级滤网和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逐级净化后,由穿孔背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进一步,两片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上下呈对折放置,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紫外线增透玻璃板后的所述壳体上、下内侧壁的沟槽内,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穿孔背板中部的沟槽内。进一步,所述穿孔背板的通孔全部位于穿孔背板的中上部。进一步,所述壳体与所述窗框直接通过螺钉连接或者二者通过固定组件连接。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增透玻璃板、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穿孔背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均通过密封条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增透玻璃板和穿孔背板分别通过外侧压条和内侧压条压合在所述壳体的内外两侧。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增透玻璃板包括普通玻璃基板以及喷涂在所述基板外表面的高透紫外线纳米氧化铝保护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一、能够利用厨房、卫生间现有的排风设备在室内产生的负压,不断向室内补充新鲜洁净的空气。不额外耗能,不产生额外噪声。二、直接安装在外门窗上,不占用室内空间。体积小,厚度有限,对建筑外立面设计无特殊要求。三、紫外线增透玻璃、初级滤网、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等部件都可以通过现有成熟技术实现,不需要另外研发。四、壳体和初级滤网实际上是对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进行防护,避免其沾染空气中灰尘(沙尘)和悬浮物(如柳絮),同时避免沙尘颗粒在风力作用下对光触媒涂层和活性炭颗粒的磨损效应。在这道防护的前提下,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不需要定期取出更换或清理;而初级滤网经过简单操作就可以取下进行清理。五、不会形成室内局部空气短路自循环和二次污染。六、本技术中所述净化箱外壳和穿孔背板的型材可以是与外窗相同的塑钢、铝合金、轻钢、木塑或实木等材料,可以采用现有生产加工工艺制作。整个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的加工、制造、安装成本较低。七、本技术中所述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既可以根据个别家庭和单位的要求定制,也可以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大量使用规格统一的门窗时,根据门窗扇尺寸大批量预制安装,以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另一视角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装填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空气流通示意图;图中,A-外窗,B-空气净化装置,C-固定组件,1-壳体,2-紫外线增透玻璃板,3-穿孔背板,4-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5-窗框,6-初级滤网,7-中空玻璃外窗,8-进风口,9-外侧压条,10-内侧压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技术全面和完整,并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B包括壳体1,壳体1的形状与建筑物外窗A的窗框5相适配,壳体1的尺寸可以根据门窗预留洞口的大小进行调整,壳体1嵌入窗框5后通过壳体1一侧端面上连接凸缘与窗框5固定连接;壳体1内从室外至室内依次设置有紫外线增透玻璃板2、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4和穿孔背板3;壳体1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8及初级滤网6;室外空气经初级滤网6和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4逐级净化后,由穿孔背板3上的小孔进入室内。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4的原理是:将吸附法和光催化法结合使用是满足实用需求的大方向,一方面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对低浓度污染物气体进行吸附,使得污染物在二氧化钛表面富集,从而可以显者改善二氧化钛对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另一方面纳米二氧化钛能够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不断地将活性炭吸附剂吸附的各种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主要产物二氧化碳和水等,因此也就相当于对活性炭吸附剂进行连续解吸,吸附剂的再生同题也就迎刃而解。纳米纤维膜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含PM2.5)、煤尘、烟雾、纤维杂质、花粉等各种可吸入的细小悬浮颗粒物。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4的生产可以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在PET聚酯纤维网窗纱基材上喷涂制备好的静电纺丝液,在PET聚酯纤维网窗纱基材上形成一层纳米纤维膜;在纳米纤维膜上喷涂纳米二氧化钛。在纳米纤维表面或者内部设置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的纳米纤维的直径为0.05μm-0.5μm;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为0.2μm-0.3μm。本技术中的壳体1的型材可以是塑钢、铝合金、轻钢、木塑或实木等材料,可以采用现有生产加工工艺制作,加工、制造、安装成本低。初级滤网6参照家用空调系统的初级滤网,主要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形状与建筑物外窗的窗框相适配,壳体嵌入所述窗框后通过壳体一侧端面上连接凸缘与窗框固定连接;壳体内从室外至室内依次设置有紫外线增透玻璃板、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和穿孔背板;壳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及初级滤网;室外空气经初级滤网和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逐级净化后,由穿孔背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形状与建筑物外窗的窗框相适配,壳体嵌入所述窗框后通过壳体一侧端面上连接凸缘与窗框固定连接;壳体内从室外至室内依次设置有紫外线增透玻璃板、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和穿孔背板;壳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及初级滤网;室外空气经初级滤网和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逐级净化后,由穿孔背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被动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上下呈对折放置,两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活性炭滤网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紫外线增透玻璃板后的所述壳体上、下内侧壁的沟槽内,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穿孔背板中部的沟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刚施宇
申请(专利权)人:宋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