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86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上曲面不锈钢、上曲面滑板、中间衬板、下座板、下曲面不锈钢、下曲面滑板;所述中间衬板位于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上曲面不锈钢、上曲面滑板自上而下设置在上座板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上表面之间,下曲面不锈钢、下曲面滑板自下而上设置在下座板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下表面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上、下座板内侧凹曲面及中间衬板凸曲面设置为椭球面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支座在日常滑移过程中的抬升位移,并设置限位块结构,有效地限制支座滑动位移,具备防落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减震装置,更具体的是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建筑、桥梁作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公共性强、维护管理困难的特点。同时又是抗震防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建筑、桥梁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损失、加强区域安全最重要的基本措施之一。目前,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在日常水平滑移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竖向抬升,形成较大的抬梁现象,各墩的不同上升位移会使梁体产生不等高的支座沉降,引起行车的不平顺和主梁的次内力,给行车及桥梁结构带来安全隐患。同时,支座在地震力作用下极有可能滑出设计位移量,若不设置限位结构,容易造成落梁危险。因此,针对现有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减小和控制支座抬升位移,限制支座滑动位移和避免落梁危险是迫切和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通过上座板、中间衬板以及下座板的椭球形结构设计,在摩擦阻尼和钢阻尼双重作用下,有效的解决了桥梁、建筑工程防落梁、抗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上曲面不锈钢、上曲面滑板、中间衬板、下座板、下曲面不锈钢、下曲面滑板;所述中间衬板位于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上曲面不锈钢、上曲面滑板自上而下设置在上座板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上表面之间,下曲面不锈钢、下曲面滑板自下而上设置在下座板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下表面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座板的内侧表面为内凹的椭球形面,下座板的内侧表面为内凹的椭球形面或球形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衬板上表面为外凸的椭球形面,中间衬板下表面为外凸的椭球形面或球形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曲面不锈钢和上曲面滑板均为椭球形壳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曲面不锈钢和下曲面滑板均为椭球形或球形壳体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曲面不锈钢贴附在上座板的内侧表面内,下曲面不锈钢贴附在下座板的内侧表面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座板内侧表面、下座板内侧表面以及中间衬板的长轴线平行设置,且均与本支座的滑动方向保持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曲面滑板内嵌在中间衬板上表面内,下曲面滑板内嵌在中间衬板的下表面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衬板上下表面均设有密封环,两个密封环内嵌在中间衬板的上下表面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座板的下端设有限位挡块;所述上座板的下端和下座板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除具有通用支座的一切功能外,通过上、下座板内侧凹曲面及中间衬板凸曲面的椭球形结构设计,具有摩擦阻尼和钢阻尼双重作用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支座在日常滑移过程中的抬升位移,并设置限位块结构,有效地限制支座滑动位移,具备防落梁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的1/2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的1/2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座板2:上曲面不锈钢3:上曲面滑板4:中间衬板5:密封环6:下座板7:下曲面不锈钢8:下曲面滑板9: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1、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中间衬板4、下座板6、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其中,上座板1和下座板6的内侧表面均为内凹的椭球形面,中间衬板4上下表面均为外凸的椭球形面,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下曲面不锈钢7以及下曲面滑板8均为椭球形壳体结构;所述上座板1内侧表面、下座板6内侧表面以及中间衬板4的长轴线平行设置,且均与本支座的滑动方向保持平行;所述中间衬板4位于上座板1和下座板6之间,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自上而下设置在上座板1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4上表面之间,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自下而上设置在下座板6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4下表面之间;所述上曲面不锈钢2贴附在上座板1的内侧表面内,下曲面不锈钢7贴附在下座板6的内侧表面内;所述上曲面滑板3内嵌在中间衬板4上表面内,下曲面滑板8内嵌在中间衬板4的下表面内;所述中间衬板4上下表面均设有密封环5,两个密封环5内嵌在中间衬板4的上下表面内;所述上座板1的下端和下座板6的上端均设有限位挡块9。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1、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中间衬板4、下座板6、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其中,上座板1的内侧表面为内凹的椭球形面,下座板6的内侧表面为内凹的球形面,中间衬板4上表面为外凸的椭球形面,中间衬板4下表面为外凸的球形面,上曲面不锈钢2和上曲面滑板3均为椭球形壳体结构,下曲面不锈钢7和下曲面滑板8均为球形壳体结构;所述上座板1内侧表面、下座板6内侧表面以及中间衬板4的长轴线平行设置,且均与本支座的滑动方向保持平行;所述中间衬板4位于上座板1和下座板6之间,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自上而下设置在上座板1和中间衬板4之间,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自下而上设置在下座板6和中间衬板4之间;所述上曲面不锈钢2贴附在上座板1的内侧表面内,下曲面不锈钢7贴附在下座板6的内侧表面内;所述上曲面滑板3内嵌在中间衬板4上表面内,下曲面滑板8内嵌在中间衬板4的下表面内;所述中间衬板4上下表面均设有密封环5,两个密封环5内嵌在中间衬板4的上下表面内;所述上座板1的下端端设有限位挡块9。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除具有通用支座的一切功能外,通过上、下座板内侧凹曲面及中间衬板凸曲面的椭球形结构设计,具有摩擦阻尼和钢阻尼双重作用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支座在日常滑移过程中的抬升位移,并设置限位块结构,有效地限制支座滑动位移,具备防落梁功能。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专利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板(1)、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中间衬板(4)、下座板(6)、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所述中间衬板(4)位于上座板(1)和下座板(6)之间,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自上而下设置在上座板(1)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4)上表面之间,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自下而上设置在下座板(6)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4)下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板(1)、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中间衬板(4)、下座板(6)、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所述中间衬板(4)位于上座板(1)和下座板(6)之间,上曲面不锈钢(2)、上曲面滑板(3)自上而下设置在上座板(1)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4)上表面之间,下曲面不锈钢(7)、下曲面滑板(8)自下而上设置在下座板(6)内侧表面和中间衬板(4)下表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1)的内侧表面为内凹的椭球形面,下座板(6)的内侧表面为内凹的椭球形面或球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衬板(4)上表面为外凸的椭球形面,中间衬板(4)下表面为外凸的椭球形面或球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曲面不锈钢(2)和上曲面滑板(3)均为椭球形壳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球型防落梁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孙鹏徐彬汪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