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碱性镀锌高纯度电镀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75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碱性镀锌高纯度电镀液,由以下原料组成:偏硼酸钡、磷酸、甲基苯并三氮唑、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乌洛托品、淀粉、硝酸镍、二丁基羟基甲苯和2‑硫醇基苯并咪唑;所述各个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偏硼酸钡20‑22份,磷酸18‑20份,甲基苯并三氮唑6‑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6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7份,乌洛托品1‑3份,淀粉1‑3份,硝酸镍2‑4份,二丁基羟基甲苯2‑8份,2‑硫醇基苯并咪唑8‑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简单实用,无铬酸盐,安全环保无污染,在与金属表面发生作用时形成一层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由于氧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改变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使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升高,金属表面反应能力下降而钝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碱性镀锌高纯度电镀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处理液,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碱性镀锌高纯度电镀液。
技术介绍
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叫钝化。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铝合金表面的化学转化膜工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铬酸盐钝化处理法,一种是非铬酸盐钝化处理法,虽然铬酸盐钝化处理具有许多优越之处,但是由于(Cr)毒性高,易致癌,对环境污染大,许多国家已经严格限制铬酸盐的使用与排放,并且随着欧盟指令的生效使得铬酸盐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研制新型无铬钝化工艺与处理液取代传统铬酸盐钝化十分必要。金属表面处理剂指对金属表面进行各种处理的化学药剂的总称。金属表面处理包括了除油、除锈、磷化、防锈等基体前处理,是为金属涂层技术、金属防护技术做准备的,基体前处理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碱性镀锌高纯度电镀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偏硼酸钡、磷酸、甲基苯并三氮唑、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乌洛托品、淀粉、硝酸镍、二丁基羟基甲苯和2‑硫醇基苯并咪唑;所述各个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偏硼酸钡20‑22份,磷酸18‑20份,甲基苯并三氮唑6‑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6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7份,乌洛托品1‑3份,淀粉1‑3份,硝酸镍2‑4份,二丁基羟基甲苯2‑8份,2‑硫醇基苯并咪唑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碱性镀锌高纯度电镀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偏硼酸钡、磷酸、甲基苯并三氮唑、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乌洛托品、淀粉、硝酸镍、二丁基羟基甲苯和2-硫醇基苯并咪唑;所述各个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偏硼酸钡20-22份,磷酸18-20份,甲基苯并三氮唑6-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6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7份,乌洛托品1-3份,淀粉1-3份,硝酸镍2-4份,二丁基羟基甲苯2-8份,2-硫醇基苯并咪唑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碱性镀锌高纯度电镀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偏硼酸钡、磷酸、甲基苯并三氮唑、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乌洛托品、淀粉、硝酸镍、二丁基羟基甲苯和2-硫醇基苯并咪唑;所述各个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偏硼酸钡20份,磷酸18份,甲基苯并三氮唑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乌洛托品1份,淀粉1份,硝酸镍2份,二丁基羟基甲苯2份,2-硫醇基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