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装置及其尾气后处理系统本申请要求了申请日为2016年6月6日、申请号为201610393901.0、专利技术名称为“集成装置、尾气后处理系统以及控制方法”以及申请日为2016年9月13日、申请号为201610821175.8、专利技术名称为“喷嘴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装置及其尾气后处理系统,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内燃机汽车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为了降低排气中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目前业界通常采用的后处理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并在SCR的上游安装向排气中喷射尿素溶液。尿素溶液发生水解、热解产生氨气,并与氮氧化合物等发生化学反应,进而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目前市场上的尿素喷射系统通常包括空气辅助系统和非空气辅助系统。当然,无论哪种系统均包括尿素箱总成、通过低压管道与所述尿素箱总成相连的泵供给单元、通过高压管道与泵供给单元相连的喷嘴模块以及控制器。泵供给单元中包括尿素泵以及压力传感器等,喷嘴模块包括尿素喷嘴等。尿素泵与尿素喷嘴间隔较远的距离,并通过尿素管相连。另外,现有的尿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与喷嘴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泵用以向所述喷嘴泵送流体介质,所述喷嘴用以向发动机的排气中喷射该流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包括泵组件以及喷嘴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泵组件壳体以及与所述泵组件壳体相配合的所述泵,所述泵组件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泵的上游且与所述泵连通的入口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泵的下游且与所述泵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喷嘴组件连通,所述泵组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入口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泵组件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泵的电机线圈、与所述电机线圈相互作用的磁性体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组件与第二齿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轴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6 CN 2016103939010;2016.09.13 CN 201610821.一种泵与喷嘴的集成装置,其中所述泵用以向所述喷嘴泵送流体介质,所述喷嘴用以向发动机的排气中喷射该流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装置包括泵组件以及喷嘴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泵组件壳体以及与所述泵组件壳体相配合的所述泵,所述泵组件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泵的上游且与所述泵连通的入口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泵的下游且与所述泵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喷嘴组件连通,所述泵组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入口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泵组件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泵的电机线圈、与所述电机线圈相互作用的磁性体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组件与第二齿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轴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齿轮轴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泵组件壳体设有收容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入口通道连通的进液腔,所述齿轮槽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出口通道连通的出液腔;所述喷嘴组件包括用以驱动所述喷嘴的喷嘴线圈、与所述喷嘴线圈相配合的磁性部、与所述喷嘴线圈相配合的阀针部、位于所述磁性部与所述阀针部之间的弹簧、与所述阀针部配合的阀座体以及与所述阀座体分开制造且贴靠在所述阀座体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球,樊高峰,彭威波,陈国立,宋红卫,王学良,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